插头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6526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插头连接器组件,其包括一插头、一金属内壳、一密封塞、一绝缘外壳、一应力释放件及一线缆,所述主体部位于金属内壳内,所述绝缘外壳套设于金属内壳和应力释放件上,所述绝缘外壳设有供应力释放件向后穿过的穿孔,所述密封塞向后收容于绝缘外壳,与绝缘外壳的内侧面过盈配合,所述密封塞具有供插头向前穿过的通孔,所述应力释放件与穿孔内壁面也过盈配合,实现了插头连接器组件前部和后部的密封防水。

Plug connector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lug connector assembly, which comprises a plug, a metal shell, a sealing plug, an insulating shell, a stress release and a cable, the body portion located in the metal shell, the insulating shell is sheathed on the metal shell and stress release, perforation the insulating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back through the release of supply capacity, the sealing plug back contained in the insulating shell, and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insulative housing fit, the sealing plug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for plug forward through, the stress release and perforated wall is fit, realize plug connector the front and rear sealing compon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头连接器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头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插头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及内部电连接器均趋于小型化、多样化。由于产品使用环境的不同,为确保电子设备能在特殊环境相持续有效地工作,不同产品对电连接器的性能要求(如防水、防尘等特殊要求)也不同。现有的插头连接器组件一般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及金属外壳,导电端子插入成型于绝缘本体,金属外壳套设于绝缘本体上,为增加防水功能,通常会在绝缘本体与金属外壳的间隙内填充胶体,消除绝缘本体与金属外壳的间隙,实现防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前部和后部密封防水的插头连接器组件。为实现前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头连接器组件,其包括一插头、一金属内壳、一密封塞、一绝缘外壳、一应力释放件及一线缆,所述插头包括金属插头壳体及收容于插头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插头壳体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向前凸伸的水平板状对接部,所述电路板上下表面具有金属接触片,所述对接部设有供接触片暴露于外侧的开口,所述电路板后端向后凸出于插头壳体,与线缆焊接在一起,所述主体部位于金属内壳内,所述绝缘外壳套设于金属内壳和应力释放件上,所述绝缘外壳设有供应力释放件向后穿过的穿孔,所述密封塞向后收容于绝缘外壳,与绝缘外壳的内侧面过盈配合,所述密封塞具有供插头向前穿过的通孔,所述应力释放件与穿孔内壁面也过盈配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塞与绝缘外壳的前端面趋于共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部的上下两侧凸出于对接部,所述密封塞具有向后抵压在主体部上的前盖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盖板向后抵压在金属内壳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塞设有从前盖板向后延伸的凸边,所述凸边被夹持固定在金属内壳与绝缘外壳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外壳设有容纳空间及围设于容纳空间外侧的若干外壁、后端壁,所述穿孔设于后端壁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头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注塑成型于电路板与线缆连接处的绝缘内模,所述应力释放件与绝缘内模粘结在一起。本技术插头连接器组件的密封塞向后收容于绝缘外壳,与绝缘外壳的内侧面过盈配合,所述密封塞具有供插头向前穿过的通孔,所述应力释放件与穿孔内壁面也过盈配合,利用密封塞和应力释放件阻止外部水气进入插头连接器组件内部,实现插头连接器组件前部和后部的密封防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插头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插头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显示绝缘外壳与其他元件分离他。图3为本技术插头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插头连接器组件100,其包括一插头10、一金属内壳20、一密封塞30、一绝缘外壳40、一绝缘内模50、一应力释放件60及一线缆70。插头10为苹果公司发布的闪电插头,其包括一金属插头壳体11及收容于插头壳体11内的电路板12,插头壳体11包括主体部111及自主体部111向前凸伸的水平板状对接部112,主体部111的上下两侧凸出于对接部112,主体部111与对接部112内设有收容电路板12的收容空间(未图示)。电路板12前端插设于收容空间内,上下表面具有金属接触片121,用以与插座连接器(未图示)的端子接触,对接部112具有供接触片121暴露于外侧的开口113。电路板12后端向后凸出于插头壳体11,与线缆70焊接在一起。金属内壳20包裹在插头壳体11与电路板12的后端,金属内壳20前端的内表面面与插头壳体11主体部111的外表面一致,紧密贴合在一起。密封塞30包括呈直立的前盖板31及自前盖板31上下两侧向后凸伸的凸边32,前盖板31设有前后贯穿的通孔33,供插头壳体11对接部112穿过,前盖板31向后收容于绝缘外壳50内,抵在主体部111和金属内壳20前端面上,前盖板31的外表面与插头壳体11前端的内表面过盈配合,消除了两者的间隙,实现防水功能,两者之间还填充UV胶固定,加强密封防水功能。绝缘外壳40包括一容纳空间41及围设于容纳空间41外侧的若干外壁42、后端壁43,前盖板31收容于容纳空间41,凸边32被夹紧在金属内壳20与外壁42之间,前盖板31收容于容纳空间41,前盖板31和绝缘外壳40的前端面趋于共面,改善了插头连接器组件100的外观。后端壁43具有供应力释放件穿过的穿孔44。绝缘内模50注塑成型于电路板12与线缆70连接处,增加电路板12与线缆70的结合力,同时与金属内壳20粘结在一起。应力释放件60也注塑成型于绝缘内模50上,也可以与绝缘内模50一体成型。应力释放件60向后凸伸出绝缘内模50和绝缘外壳40,应力释放件60和绝缘外壳40的穿孔44也是过盈配合,消除了两者的间隙,实现插头连接器组件100后部的防水功能,两者之间还填充UV胶固定,加强密封防水功能。线缆70向后延伸出应力释放件60。本技术插头连接器组件100利用密封塞30、应力释放件60与绝缘外壳40过盈配合,阻止外部水气进入插头连接器组件100内部,实现插头连接器组件100前部和后部防水。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插头连接器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头连接器组件,其包括一插头、一金属内壳、一密封塞、一绝缘外壳、一应力释放件及一线缆,所述插头包括金属插头壳体及收容于插头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插头壳体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向前凸伸的水平板状对接部,所述电路板上下表面具有金属接触片,所述对接部设有供接触片暴露于外侧的开口,所述电路板后端向后凸出于插头壳体,与线缆焊接在一起,所述主体部位于金属内壳内,所述绝缘外壳套设于金属内壳和应力释放件上,所述绝缘外壳设有供应力释放件向后穿过的穿孔,其特在于:所述密封塞向后收容于绝缘外壳,与绝缘外壳的内侧面过盈配合,所述密封塞具有供插头向前穿过的通孔,所述应力释放件与穿孔内壁面也过盈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头连接器组件,其包括一插头、一金属内壳、一密封塞、一绝缘外壳、一应力释放件及一线缆,所述插头包括金属插头壳体及收容于插头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插头壳体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向前凸伸的水平板状对接部,所述电路板上下表面具有金属接触片,所述对接部设有供接触片暴露于外侧的开口,所述电路板后端向后凸出于插头壳体,与线缆焊接在一起,所述主体部位于金属内壳内,所述绝缘外壳套设于金属内壳和应力释放件上,所述绝缘外壳设有供应力释放件向后穿过的穿孔,其特在于:所述密封塞向后收容于绝缘外壳,与绝缘外壳的内侧面过盈配合,所述密封塞具有供插头向前穿过的通孔,所述应力释放件与穿孔内壁面也过盈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与绝缘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珣杨修维杨江杨潇
申请(专利权)人:协讯电子吉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