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壳体、连接器、安全气囊控制器及安全气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65252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汽车安全气囊的连接器壳体、连接器、安全气囊控制器及安全气囊装置体。所述连接器壳体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设置有隔离墙。所述隔离墙具有贯穿设置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有端子安装部,所述端子安装部用于支撑连接端子。所述端子安装部设置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与所述通气孔相对设置,且沿所述通气孔的轴向延伸设置。且所述通气孔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开口端的全部与所述让位槽连通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连接器壳体便利于制造、量产稳定性强。

Connector housing, connector, airbag controller, and airba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nector shell, a connector, a safety air bag controller and an air bag device body used for an automobile safety air bag. The connector housing comprises a first mounting part and a two mounting part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A separation wal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mounting part and the second mounting part. The separation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which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first mounting part and the two mounting part. The first mount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terminal mounting part which is used for supporting the connecting terminal. The terminal mount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way out slot. The release slot is set relative to the vent and extends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air vent. And the opening of the air vent at the first mounting part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release slot. The connector shell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for manufacturing and mass production, and has strong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壳体、连接器、安全气囊控制器及安全气囊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器件的安装结构,特别是一种可用于汽车安全气囊的连接器壳体、连接器、安全气囊控制器及安全气囊装置。
技术介绍
连接器壳体,作为机械结构,用于支撑连接器的电子器件,并将电子器件保持在相应的位置,以实现相应的电连接。因而,连接器壳体是实现连接器电连接的重要基础。在工业化批量生产过程中,如何提高成品质量的稳定性则是技术人员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特别地,在某些重要的部件中,譬如汽车上的安全气囊装置,如何保证相应的可用于安全气囊控制器的壳体的成品质量稳定、可靠则成为需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便利于制造、量产稳定性强的连接器壳体、连接器、安全气囊控制器及安全气囊装置。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壳体。所述连接器壳体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设置有隔离墙。所述隔离墙具有贯穿设置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有端子安装部,所述端子安装部用于支撑连接端子。所述端子安装部设置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与所述通气孔相对设置,且沿所述通气孔的轴向延伸设置。且所述通气孔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开口端的全部与所述让位槽连通设置。优选地,所述通气孔为圆孔。所述让位槽为圆弧槽。优选地,所述让位槽为半圆弧槽。优选地,所述让位槽与所述通气孔具有共同的中心轴线。优选地,所述让位槽具有大于所述通气孔的曲率半径。优选地,在沿所述通气孔的径向高度方向上,所述让位槽具有小于所述通气孔的最小高度;且所述让位槽具有小于所述通气孔的最大高度。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具有底壁。所述端子安装部自所述底壁突出设置。优选地,所述让位槽为贯穿所述端子安装部设置的通槽。优选地,所述端子安装部自所述隔离墙连续延伸设置。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端子及如前述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壳体。所述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端子安装部上,且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围挡侧壁及底壁。所述围挡侧壁、所述隔离墙与所述底壁围成容置腔。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有第二容置腔。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优选地,所述连接端子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容置腔及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优选地,所述容置腔及所述第二容置腔可用于容置外部部件,并围成密封腔地设置。优选地,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容置在所述容置腔内,并与容置在所述容置腔内的所述连接端子的一端电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端子的一端为压配端。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压配通孔。所述压配端延伸至压配通孔内,并与所述电路板压配电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器为嵌入注塑一体件,其中所述连接端子为嵌入件。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气囊控制器。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前述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与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电连接,并传输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测得的信号。优选地,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内,并与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和所述连接端子电连接。优选地,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密封配合,形成第一气密性容腔。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件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内的灌胶固化结构。优选地,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密封对接,形成第二气密性容腔。优选地,所述第二密封件为对配连接件。所述对配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安装部插接配合,并与所述连接端子电连接。优选地,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第一气密性容腔及第二气密性容腔。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气囊装置。所述安全气囊装置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安全气囊及如前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控制器。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安全气囊及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电连接,并依据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传输的信号而控制所述安全气囊的开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连接器壳体通过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能够支撑保持相应的电子器件,提供了机械支撑结构。所述让位槽增强了相应治具、制造装置的活动性能,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提高了批量生产的一致性、稳定性。特别地,在所述连接器壳体通过注塑成型时,所述让位槽能够容纳用于成型所述通气孔的模仁,从而减少该模仁与用于成型第一安装部、隔离墙的模仁之间的干涉,避免了模仁因受力而受到的损伤,从而延长了模具使用寿命。同时,通过所述让位槽的设置,相应的模仁能够无间隙的贴合,避免了融融塑胶流通而形成堵塞所述通气孔的结构,使得所述通气孔具有光滑、均匀且预设的轮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连接器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包括有如图1示出的连接器壳体的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连接器的投影示意图。图4为图3的连接器沿A-A线的剖视图。图5为图3的连接器沿B-B线的剖视图。图6为图3的连接器沿C-C线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安全气囊控制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略去了第一密封件,以显示电路板。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包括有如图7示出的安全气囊控制器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包括有如图7或图8示出的安全气囊控制器的安全气囊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其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连接器壳体101。所述连接器壳体101包括壳本体10。所述连接器壳体101包括第一安装部10及第二安装部20。所述第一安装部10与所述第二安装部20之间设置有隔离墙30。所述隔离墙30贯穿设置有通气孔40。所述通气孔40连通所述第一安装部10与所述第二安装部20。所述第一安装部10设置有端子安装部50。所述端部安装部50设置有让位槽60。所述连接器壳体102为注塑一体件。所述第一安装部10用于安装其他部件。所述第一安装部10的具体结构根据需要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10包括底壁12及侧壁14。所述底壁12、所述侧壁14与所述隔离墙30围成容置腔18。所述容置腔18用于容置外部部件,譬如下述电路板70。所述容置腔18的具体形状根据应用需要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三个彼此周向连接的所述侧壁14与(作为一个侧壁的)一个所述隔离墙30连接,并围成大致矩形管状。所述底壁12与所述侧壁14及所述隔离墙30围成桶状的所述容置腔18。所述容置腔18可以与其他外部部件(譬如密封壳体)密封对接,并形成气密性空间。为了诸如下述电路板70的其他部件提供稳固支撑,所述侧壁14的内侧设置有支撑台阶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台阶17延伸至与所述底壁12连接一体。所述第二安装部20与所述第一连接10彼此连接一体。所述第二安装部20用于安装其他外部部件,譬如线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部20具有第二容置腔28。具体地,所述第二容置腔28由所述第二安装部20具有的第二侧壁24及(作为底壁的)一个所述隔离墙30围成。所述第二容置腔28可与外部部件(譬如第二密封件)密封对接,并形成气密性空间。为了充分利用应用环境中的安装空间,所述第二容置腔28与所述容置腔18彼此垂直延伸设置。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连接器壳体、连接器、安全气囊控制器及安全气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设置有隔离墙;所述隔离墙具有贯穿设置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有端子安装部,所述端子安装部用于支撑连接端子;所述端子安装部设置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与所述通气孔相对设置,且沿所述通气孔的轴向延伸设置;且所述通气孔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开口端的全部与所述让位槽连通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设置有隔离墙;所述隔离墙具有贯穿设置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有端子安装部,所述端子安装部用于支撑连接端子;所述端子安装部设置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与所述通气孔相对设置,且沿所述通气孔的轴向延伸设置;且所述通气孔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开口端的全部与所述让位槽连通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为圆孔;所述让位槽为圆弧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槽为半圆弧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槽与所述通气孔具有共同的中心轴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槽具有大于所述通气孔的曲率半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通气孔的径向高度方向上,所述让位槽具有小于所述通气孔的最小高度;且所述让位槽具有小于所述通气孔的最大高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具有底壁;所述端子安装部自所述底壁突出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槽为贯穿所述端子安装部设置的通槽。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安装部自所述隔离墙连续延伸设置。10.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端子及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壳体;所述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端子安装部上,且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围挡侧壁及底壁;所述围挡侧壁、所述隔离墙与所述底壁围成容置腔;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有第二容置腔;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容置腔及所述第二容置腔内。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春燕金友明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泰科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