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度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6248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厚度加工设备,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两侧的两个侧板、设置在两个侧板上的顶板、以及设置在底板中间的加工总成,加工总成包括加工底板、分别设置在加工底板两侧且与两个侧板平行的第一加工支撑板和第二加工支撑板、第三加工支撑板、可滑动支撑板、穿过顶板和可滑动支撑板的转动把手、以及与转动把手的伸入端连接的铡刀;第三加工支撑板通过设置在第一加工支撑板与第二加工支撑板底部内侧的滑轨和顶板对应位置处的滑轨而前后移动;可滑动支撑板通过设置在第一加工支撑板和第二加工支撑板上的凹槽而带动铡刀下上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各种厚度的防水材料进行厚度加工。

Thickness processing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hickness processing equipment,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two side plate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ottom plate and two side plates arranged in the roof and in the middle of the bottom plate processing assembly, assembly processing including processing plat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two sides of the soleplate and processing with two side parallel to the first processing the support plate and second support plates, third processing processing support plate, sliding support plate, through the roof and sliding support plate and a rotating handle and a rotating handle connected into the guillotine; third processing support plate through the slide at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rails and the roof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processing support plate and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processing seco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fore-and-aft movement; the sliding support plate through the groove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processing support plate processing on the supporting plate and drive plate on mobile.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used for thickness processing of waterproof materials of various thicknes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厚度加工设备
本技术涉及加工工装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厚度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528-2009/ISO37:2005《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试》规程要求,非标准式样的最窄部分的厚度不得大于(1型和1A型为3.0mm,2型和3型为2.5mm,4型为2.0mm)。在现有的切割设备中还没有规范的切样机来进行这样的处理,使得很多试样的厚度大于此前的厚度就无法进行试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厚度加工工装,其可对各种厚度的防水材料进行厚度加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厚度加工设备,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两侧的两个侧板、设置在两个侧板上的顶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中间的加工总成,所述加工总成包括加工底板、分别设置在加工底板两侧且与所述两个侧板平行的第一加工支撑板和第二加工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工支撑板与第二加工支撑板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加工支撑板和第二加工支撑板垂直的第三加工支撑板、横跨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工支撑板和第二加工支撑板之间且与所述加工底板平行的可滑动支撑板、穿过所述顶板和所述可滑动支撑板的转动把手、以及与转动把手的伸入端连接的铡刀;所述第三加工支撑板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工支撑板与第二加工支撑板底部内侧的滑轨和顶板对应位置处的滑轨而前后移动;所述可滑动支撑板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工支撑板和第二加工支撑板上的凹槽而带动所述铡刀下上移动。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把手与所述铡刀之间的连接为球阀式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工支撑板的远离所述铡刀的面上固设有两层固定块,一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穿过侧板且固定在所述侧板上。进一步地,所述两个侧板的形状为等腰梯形。进一步地,所述加工底板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第一加工支撑板和第二加工支撑板的内侧底边设置有刻度线。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底部四个角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带水准气泡的支座。本技术的厚度加工装置可通过调节第三加工支撑板的前后移动距离和可滑动支撑板的上下高度,从而实现对加工材料厚度的调节,因而加工精度高,且可对各种厚度的防水材料进行厚度加工,从而使得检测的样品加工试件更规范更合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其中两幅,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厚度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底板1;侧板2;顶板3;加工总成4;加工底板41;第一加工支撑板42;第二加工支撑板43;第三加工支撑板44;可滑动支撑板45;转动把手46;铡刀47;固定块48;支撑杆49;支座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的厚度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厚度加工设备包括底板1、两个侧板2、顶板3以及加工总成4,其中侧板2设置在底板1的两侧,顶板3设置在两个侧板2上,该两个侧板的形状为等腰梯形,加工总成4设置在底板1上且位于两个侧板的中间位置处。加工总成4包括加工底板41、分别设置在加工底板41两侧且与两个侧板2平行的第一加工支撑板42和第二加工支撑板43、以及设置在第一加工支撑板42与第二加工支撑板43之间且与其垂直的第三加工支撑板44、横跨设置在第一加工支撑板42和第二加工支撑板43之间且与加工底板41平行的可滑动支撑板45、穿过顶板3和可滑动支撑板45的转动把手46以及与转动把手46的伸入端连接的铡刀47,加工底板上设置有刻度线,第一加工支撑板42和第二加工支撑板43的内侧底边设置有刻度线。第三加工支撑板44通过设置在第一加工支撑板42与第二加工支撑板43底部内侧的滑轨(附图中未示出)和顶板3相应位置处的滑轨(附图中未示出)而实现第三加工支撑板44的前后移动。可滑动支撑板45通过设置在第一加工支撑板42和第二加工支撑板43上的凹槽(附图中未示出)而实现带动铡刀的上下移动,该凹槽可为矩形凹槽。在实际使用中,通过根据刻度线的标识而根据需要来调节第三加工支撑板44的前后移动距离和可滑动支撑板的上下高度,从而实现对加工材料厚度的调节。在优选实施例中,转动把手46与铡刀47之间的连接为球阀式连接。铡刀的正面为楔形面,铡刀背面(即与第三加工支撑板相对的面)为平整面。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二加工支撑板43的远离铡刀47的面上固设有两层固定块48,一支撑杆49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块48上,支撑杆49的另一端穿过侧板(该侧板为与第二加工支撑板同侧的板)且通过外侧螺帽旋紧而固定在该侧板上。通过这种结构,可增加在转动把手时对第二加工支撑板的支撑力,从而防止该板由于大的压力而产生变形。在优选实施例中,底板1的底部四个角的位置处设置有带水准气泡的支座5。该支座通过螺栓与底板连接。在使用中,可以通过手动转动该支座与底板之间的连接高度来调节整体的水平,且通过观察镶嵌在该支座上的水准气泡仪来观察水平度,从而使底板1位于水平面上以使得加工更加准确。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厚度加工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厚度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设置在所述底板(1)两侧的两个侧板(2)、设置在两个侧板(2)上的顶板(3)、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1)中间的加工总成(4),所述加工总成(4)包括加工底板(41)、分别设置在加工底板(41)两侧且与所述两个侧板(2)平行的第一加工支撑板(42)和第二加工支撑板(43)、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工支撑板(42)与第二加工支撑板(43)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加工支撑板(42)和第二加工支撑板(43)垂直的第三加工支撑板(44)、横跨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工支撑板(42)和第二加工支撑板(43)之间且与所述加工底板(41)平行的可滑动支撑板(45)、穿过所述顶板(3)和所述可滑动支撑板(45)的转动把手(46)以及与转动把手(46)的伸入端连接的铡刀(47);所述第三加工支撑板(44)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工支撑板(42)与第二加工支撑板(43)底部内侧的滑轨和顶板(3)对应位置处的滑轨而前后移动;所述可滑动支撑板(45)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工支撑板(42)和第二加工支撑板(43)上的凹槽而带动所述铡刀下上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厚度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设置在所述底板(1)两侧的两个侧板(2)、设置在两个侧板(2)上的顶板(3)、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1)中间的加工总成(4),所述加工总成(4)包括加工底板(41)、分别设置在加工底板(41)两侧且与所述两个侧板(2)平行的第一加工支撑板(42)和第二加工支撑板(43)、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工支撑板(42)与第二加工支撑板(43)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加工支撑板(42)和第二加工支撑板(43)垂直的第三加工支撑板(44)、横跨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工支撑板(42)和第二加工支撑板(43)之间且与所述加工底板(41)平行的可滑动支撑板(45)、穿过所述顶板(3)和所述可滑动支撑板(45)的转动把手(46)以及与转动把手(46)的伸入端连接的铡刀(47);所述第三加工支撑板(44)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工支撑板(42)与第二加工支撑板(43)底部内侧的滑轨和顶板(3)对应位置处的滑轨而前后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声焕吴海群井俊玲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凯洲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