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侧发光直立式照明装置(10),所述照明装置(10)包括:壳体(11);一个或多个光源(12),所述一个或多个光源(12)设置在所述壳体(11)内;光学偏转装置(13),所述光学偏转装置(13)设置在所述壳体(11)内并且被配置为用于偏转所述光源(12)发出的光;以及透光罩(14),所述透光罩(14)形成在所述壳体(11)的前表面上并且被配置为接收被所述光学偏转装置(13)偏转的光,其中,所述光源(12)发出的光束大致垂直于所述机动车辆的沿行进方向的竖直平面,并且所述照明装置(10)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长度大于所述照明装置(10)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长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减少了对车身宽度的占用,并且减少了光源刺眼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机动车辆的侧发光直立式照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装置
,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侧发光直立式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用于机动车辆的照明装置,例如前雾灯、近光灯等,包括直插式和底发光式照明装置。图1a-1c示出了一种直插式带反光镜的前雾灯,其主要包括光源1、反光镜2、外壳3和外透镜4,其中光源沿车身纵向方向插入车身。对于这种前雾灯,光源从外侧能够被直接看到,这会影响照明装置的美观性;由于光源为直插式光源,光源发出的光被直接照射出来,会产生刺眼感和眩光,进而影响视觉效果和照明效果;又由于光源的安装方向与车身纵向平行,车身内部沿车身纵向需要预留额外的空间以容纳该前雾灯,因而占用了车身内部体积;此外,这种灯具为横向结构,外观较单一。图2a-2c示出了一种直插式带透镜的前雾灯,其主要包括光源1、内透镜5、外壳3和外透镜4,其中光源沿车身纵向方向插入车身。对于这种前雾灯,由于光源为直插式光源,虽然光源发出的光经过透镜折射,但在透镜中央依然有刺眼感;光源直接照射在透镜上,导致透镜的温度过高,影响灯具的使用寿命;透镜材料一般为塑料材质,在高温下会产生老化、变色等问题,影响灯具的视觉效果;与直插式带反光镜的前雾灯类似,由于光源的安装方向与车身纵向平行,需要占用车身内部体积。此外,这种灯具为横向结构,外观较单一。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一种底发光式带反光镜的前雾灯,如图3a-3b所示,其主要包括光源1、反光镜2、外壳3和外透镜4,其中光源放置在灯具底部。对于这种前雾灯,光源同样能够从外侧被直接看到,因而会影响照明装置的美观性;光源位于灯具底部,靠近地面,安装较困难;光源热量直接到达反光镜,因而设计上需要预留更多散热空间;此外,这种灯具为横向结构,外观较单一。为减小炫光,车辆照明装置设计标准规定应当采用具有截止线光型的灯具。为满足该要求,现有技术通常在光源前面外加遮光罩,遮挡光源直接发出的光,以产生光截止线,减少直接照射出来的光线的眩光和刺眼感,特别是减少对对向车道相向行驶的车辆的司机的影响。然而,这种设计增加了部件,因而增加了产品的重量和成本,并且该遮光罩从车灯外侧能够被看到,因而降低了美观效果。另一种常用的产生光截止线的技术是对外透镜上的位于光源正前方左侧或右侧的部分进行磨砂处理,以减少光源直接照射出来的光线的眩光和刺眼感。然而,这额外增加了制造工艺,增加了产品成本,降低了美观效果;此外,由于部分国家交通法规要求,一些磨砂型外透镜不能用于某些国家。综上,目前用于机动车辆的照明装置在防眩光、美观性、空间利用率等方面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侧发光直立式照明装置,减少光线的刺眼感和眩光,改善视觉效果和照明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侧发光直立式照明装置,减少对车身内部空间的占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侧发光直立式照明装置,其能够以简单方式提供必要的截止线光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侧发光直立式照明装置,提供改善的美观性、改善的安装便利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或目的之一,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侧发光直立式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壳体;一个或多个光源,所述一个或多个光源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光学偏转装置,所述光学偏转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被配置为用于偏转所述光源发出的光;以及透光罩,所述透光罩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前表面上并且被配置为接收被所述光学偏转装置偏转的光,其中,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束大致垂直于所述机动车辆的沿行进方向的竖直平面,并且所述照明装置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长度大于所述照明装置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长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壳体、所述光学偏转装置和所述透光罩均呈大致长方体形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壳体具有壁面,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光源布置在所述壁面之后,以便不为外部观察者所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多个光源沿竖直方向排成一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光学偏转装置沿竖直方向成行布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光学偏转装置包括外壳、和一个或多个反光板组,在所述外壳的一侧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透光孔,所述一个或多个透光孔用于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光源的光线穿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反光板组分别对应于所述一个或多个透光孔设置在所述一个或多个透光孔的一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光学偏转装置还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光学偏转装置的背侧上,用于与所述壳体上的对应的安装部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所述多个反光板组中的相邻反光板组之间设置有间隔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每个反光板组包括多个反光板,所述多个反光板相接设置使得形成一个连续的弧形的反光板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多个反光板包括2-8个反光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多个反光板包括4-6个反光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每个反光板在竖直方向的上部均具有折弯部,用于产生带有截止线的光型,尤其是带有雾灯截止线的光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电路板,所述一个或多个光源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和/或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光源为钨丝灯、卤素灯、氙气灯、冷阴极荧光管或LED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光源发出的光部分地或全部地用于形成雾灯。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侧发光直立式设计的用于机动车辆的照明装置,解决了传统车前灯设计上的问题,丰富了灯具的设计样式,改善了美观性;利用该照明装置,光源发出的光不会被人眼直视,因而减少了光线的刺眼感和眩光,视觉效果和照明效果得到改善;该照明装置能利用简单的结构产生光束中的明暗截止线,满足与车辆照明装置(例如前雾灯或近光灯)有关的法规要求;因为采用直立式设计,大大降低了照明装置沿车身宽度方向和纵向方向(Y方向)的长度,占用较少的车身内部空间,为车辆设计提供更大自由度,可以满足不同车型的需要;此外,光源可以从侧面安装,提高了安装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a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直插式带反光镜的前雾灯的俯视图;图1b为直插式带反光镜的前雾灯沿图1a中的A-A线的剖视图;图1c为图1a所示的直插式带反光镜的前雾灯的分解图;图2a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直插式带透镜的前雾灯的透视图;图2b为图2a所示的直插式带透镜的前雾灯的立体图;图2c为图2a所示的直插式带透镜的前雾灯的分解图;图3a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底发光式带反光镜的前雾灯的透视图;图3b为图3a所示的底发光式带反光镜的前雾灯的分解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机动车辆的侧发光直立式照明装置的分解图;图5a-5e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机动车辆的侧发光直立式照明装置的左侧视图、后视图、右侧视图、正视图和俯视图;图6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机动车辆的侧发光直立式照明装置的光学偏转装置的正视图;图6b为图6a的光学偏转装置沿图6a中的A-A线的剖视图;图6c为图6a的光学偏转装置的立体图;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学偏转装置的反光板组的结构示意图;图8a为示出光线经反光板组中的第一反光板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侧发光直立式照明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10)包括:壳体(11);一个或多个光源(12),所述一个或多个光源(12)设置在所述壳体(11)内;光学偏转装置(13),所述光学偏转装置(13)设置在所述壳体(11)内并且被配置为用于偏转所述光源(12)发出的光;以及透光罩(14),所述透光罩(14)形成在所述壳体(11)的前表面上并且被配置为接收被所述光学偏转装置(13)偏转的光,其中,所述光源(12)发出的光束大致垂直于所述机动车辆的沿行进方向的竖直平面,并且所述照明装置(10)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长度大于所述照明装置(10)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侧发光直立式照明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10)包括:壳体(11);一个或多个光源(12),所述一个或多个光源(12)设置在所述壳体(11)内;光学偏转装置(13),所述光学偏转装置(13)设置在所述壳体(11)内并且被配置为用于偏转所述光源(12)发出的光;以及透光罩(14),所述透光罩(14)形成在所述壳体(11)的前表面上并且被配置为接收被所述光学偏转装置(13)偏转的光,其中,所述光源(12)发出的光束大致垂直于所述机动车辆的沿行进方向的竖直平面,并且所述照明装置(10)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长度大于所述照明装置(10)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侧发光直立式照明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所述光学偏转装置(13)和所述透光罩(14)均呈大致长方体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侧发光直立式照明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具有壁面,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光源(12)布置在所述壁面之后,以便不为外部观察者所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侧发光直立式照明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源(12)沿竖直方向排成一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侧发光直立式照明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偏转装置(13)沿竖直方向成行布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侧发光直立式照明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偏转装置(13)包括外壳(31)、和一个或多个反光板组(33),在所述外壳(31)的一侧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透光孔(32),所述一个或多个透光孔(32)用于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光源(12)的光线穿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反光板组(33)分别对应于所述一个或多个透光孔(32)设置在所述一个或多个透光孔(32)的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志林,史新刚,肖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市光法雷奥佛山汽车照明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