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隔热体以及使用其的隔热容器和隔热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6057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00:32
提供一种真空隔热体,其包括芯材(5)和将芯材(5)真空密封的外覆件。而且,芯材(5)包括具有通气性的、第1隔热芯材(11)和第2隔热芯材(12)。进一步,第1隔热芯材(11)比第2隔热芯材(12)的通气阻力大。第1隔热芯材(11)由连续气泡树脂构成,第2隔热芯材(12)由与连续气泡树脂相比通气阻力小的纤维材料或粉体材料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包括上述真空隔热体的隔热容器和隔热壁。

Vacuum heat insulation body and heat insulation container and heat insulation wall using same

A vacuum heat insulating body is provided that includes a core material (5) and an outer cover that seals the core material (5) in vacuum. Furthermore, the core material (5) includes a first insulated core material (11) having a vent and a second heat insulating core material (12). Further, the first heat insulating core material (11) has a greater ventilation resistance than the second heat insulating core material (12). The first heat insulating core material (11) is composed of a continuous bubble resin, and the second heat insulation core material (12) is composed of fibrous material or powder material with little ventilation resistance compared with the continuous bubble resin.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 heat insulating container and a heat insulating wall, comprising the vacuum heat insulating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真空隔热体以及使用其的隔热容器和隔热壁
本技术涉及真空隔热体以及使用其的隔热容器和隔热壁。
技术介绍
近年来,从防止地球暖化的观点出发,强烈期待节能性的提高,在家用电器产品中也成为紧急的课题。特别是在冷藏库、冷冻库和自动售货机等保温保冷设备中,从有效率地利用热的观点出发,要求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的隔热材料。作为一般的隔热材料,使用选自玻璃棉等纤维材料和聚氨酯泡沫等发泡体的材料。为了提高这些隔热材料的隔热性能,需要增加隔热材料的厚度,不过在应填充隔热材料的空间受限的情况下,例如在需要节省空间或实现空间的有效利用的情况下,不能应用。因此,作为高性能的隔热材料,提案有真空隔热材料。其是将具有间隔件的作用的芯材插入具有阻气性的外覆件中,对内部进行减压而密封的隔热体。该真空隔热材料与聚氨酯泡沫相比具有约20倍的隔热性能,具有即使令厚度薄也能够获得充分的隔热性能这样优异的特性。因而,该真空隔热材料作为用于满足要加大隔热箱体的内容积的客户需求并同时实现隔热性能的提高进而实现节能性的提高的有效方式受到瞩目。例如,在冷藏库中,在构成冷藏库主体的隔热箱体,将聚氨酯泡沫发泡填充至内外箱间的隔热用空间。而且,在该隔热用空间追加设置真空隔热材料,提高其隔热性,增大隔热箱体的内容积。但是,在用于冷藏库等的情况下,一般其隔热箱体的隔热用空间呈现复杂的形状。因此,在真空隔热材料能够覆盖的面积,换言之,相对于隔热箱体的传热总面积、真空隔热材料的面积所占的比例的提高中存在界限。因此,例如提案有从隔热箱体的吹塑用的空气送入口向隔热箱体的隔热用空间填充连续气泡聚氨酯,使其发泡后,通过与空气送入口连接的真空排气装置对隔热箱体内进行排气而真空化,将隔热箱体自身作为真空隔热材料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此外,本技术的申请人也与专利文献1同样提案有在作为冷藏库主体的隔热箱体的隔热用空间填充连续气泡聚氨酯柄使其发泡而进行真空抽气,将隔热箱体自身作为真空隔热材料的技术。进一步,提案有将在隔热用空间填充连续气泡聚氨酯并使其发泡时产生的、残留在箱体内表面附近的表皮层的独立气泡也连续气泡化从而提高连续气泡率,进一步提高其隔热性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对在隔热用空间填充发泡的连续气泡聚氨酯泡沫进行真空密封而构成的隔热箱体、换言之真空隔热体,连续气泡聚氨酯泡沫的空隙率越高,连续气泡聚氨酯泡沫的内部的表面积就越增加。来自外部的热沿该连续气泡聚氨酯泡沫的表面传导,所以通过其表面积的增加而隔热性提高。另外,只要连续气泡在热的移动方向中整齐形成,隔热性就不会提高。但是,因为气泡是通过发泡无序地形成的,所以在热的移动方向上整齐形成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当内部的表面积增加时隔热性会提高。由此,根据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真空隔热体技术,因为能够将残留在箱体内表面附近的表皮层的独立气泡也连续气泡化,使其表面积增加,所以能够提高隔热性。如以上所述,就上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将连续气泡聚氨酯真空密封而构成的真空隔热体而言,即使其外观形状如隔热箱体那样为复杂的形状,也能够将其全域真空隔热。由此,例如,能够通过用于冷藏库,令隔热箱体自身的厚度薄,令内容积(贮藏空间)更大。此外,通过用于虽然不存在形状的复杂性但是期待隔热性强的用途、例如贮藏液化后的天然气(LNG)等超低温物质的LNG贮藏箱或LNG输送罐船的箱体等隔热容器用面板,能够令隔热容器壁厚薄并同时有效地抑制热对隔热容器内的侵入。由此,如果为LNG箱体,则能够有效地减轻蒸发气体(BOG)的产生,能够降低LNG的自然气化率(蒸发速率,BOR)。但是,就上述的将连续气泡聚氨酯真空密封而构成的真空隔热体而言,其连续气泡的孔径为30~200μm,非常小,存在真空抽气时费时间、生产率低而成本高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1977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531092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完成的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提高真空抽气效率、提高生产率的真空隔热体以及使用其的隔热容器和隔热壁。本技术的真空隔热体包括芯材和将芯材真空密封的外覆件。而且,芯材包括具有通气性的、第1隔热芯材和第2隔热芯材。第1隔热芯材的通气阻力比第2隔热芯材的通气阻力大。此外,本技术的隔热容器能够作为保持比常温低100℃以上的物质的隔热容器使用,隔热容器包括上述的真空隔热体。而且,真空隔热体以在隔热容器的低温侧配置第1隔热芯材和上述第2隔热芯材中热传导率低的隔热芯材的方式构成。此外,本技术的隔热壁能够作为在0℃以下的环境使用的隔热壁使用,隔热壁包括上述的真空隔热体。而且,真空隔热体以在隔热壁的低温侧配置第1隔热芯材和第2隔热芯材中热传导率低的隔热芯材的方式构成。由此,在对隔热体内进行真空抽气时,通气阻力大的第1隔热芯材、例如连续气泡聚氨酯那样的连续气泡树脂能够通过通气阻力小的第2隔热芯材、例如玻璃棉或岩棉等那样的纤维材料的存在,而使其厚度变薄。由此,与厚度变薄相应地、由连续气泡构成的通路变短,通气阻力减少,真空抽气时间缩短,提高能够生产率。此外,由于与通气阻力大的第1隔热芯材的厚度变薄相应地变短的连续气泡通路的缩短,从连续气泡树脂的内部逐渐释放出的气体自身也能够减少。与此同时,能够使该气体向由连续气泡构成的整个通路分散,所以还能够抑制局部的压力上升引起的变形。而且,通过减少从通气阻力大的第1隔热芯材释放出的气体的量,还能够抑制隔热性的降低。这样,根据本技术,能够提供提高真空抽气效率、提高生产率的真空隔热体以及使用其的隔热容器和隔热壁。附图说明图1是使用本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真空隔热体的、冷藏库的真空隔热箱体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本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真空隔热箱体的壁面的一部分结构的截面图。图3是表示本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连续气泡聚氨酯的真空抽气性能的图。图4是表示本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真空隔热体的真空抽气性能的图。图5A是表示本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真空隔热体的结构例的图。图5B是表示本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真空隔热体的结构例的图。图5C是表示本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真空隔热体的结构例的图。图5D是表示本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真空隔热体的结构例的图。图5E是表示本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真空隔热体的结构例的图。图6A是表示本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真空隔热体的制法的例子的图。图6B是表示本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真空隔热体的制法的例子的图。图7是表示具备本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使用真空隔热体的船内罐的隔膜方式的LNG输送罐船的概略截面结构的图。图8是表示本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LNG输送罐船的船内罐的内表面的双层结构的说明图。图9是本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LNG输送罐船的船内罐的隔热结构体中使用的真空隔热体的放大截面图。图10是表示本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作为真空隔热体的外覆件的层叠片的截面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1是表示使用本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真空隔热体的冷藏库的结构的、从侧门看时的截面图。图12是表示本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门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真空隔热体以及使用其的隔热容器和隔热壁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隔热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材;和将所述芯材真空密封的外覆件,所述芯材包括具有通气性的、第1隔热芯材和第2隔热芯材,所述第1隔热芯材的通气阻力比所述第2隔热芯材的通气阻力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6.03 JP 2014-1145651.一种真空隔热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材;和将所述芯材真空密封的外覆件,所述芯材包括具有通气性的、第1隔热芯材和第2隔热芯材,所述第1隔热芯材的通气阻力比所述第2隔热芯材的通气阻力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隔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隔热芯材由连续气泡树脂构成,所述第2隔热芯材由通气阻力比所述连续气泡树脂小的、纤维材料或粉体材料构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隔热体,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配置于所述第1隔热芯材和所述第2隔热芯材的边界的夹入物。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隔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入物为树脂片或树脂膜。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隔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片或所述树脂膜是不具有官能团的树脂。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隔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片或所述树脂膜的厚度在30~500μm的范围。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隔热体,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形成于所述树脂片或所述树脂膜的贯通孔。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真空隔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的直径在0.1~4mm的范围。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真空隔热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所述贯通孔,所述多个贯通孔彼此之间的间距在2~90mm的范围。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隔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覆件具有内箱和外箱,所述第1隔热芯材配置在所述内箱侧。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隔热体,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1隔热芯材的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野俊明河原崎秀司北野智章平井刚树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