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钢构件之间的摩擦自锁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58850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2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构件之间的摩擦自锁连接件,用于上部钢构件和下部钢构件之间的自锁连接,包括插杆、锥形卡笋、套筒、复位弹簧、安全弹簧、限位块、内定位筒、外定位筒、定位板和定位螺杆,插杆与下部钢构件固定,插杆的侧面设有第一环形齿,锥形卡笋的形状为分瓣式的锥台形,锥形卡笋的內孔壁上设有与第一环形齿相配合的第二环形齿,限位块设置于锥形卡笋内,套筒的内壁与锥形卡笋的外壁相配合,定位板通过定位螺杆与所述上部钢构件固定;内定位筒固定于定位板上,外定位筒套接于内定位筒的外侧,安全弹簧设置于内定位筒和外定位筒之间。只需将预装有这种连接件的钢构件在对应位置处插入贴近即可实现可靠连接,不需要额外的连接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构件之间的摩擦自锁连接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设工程
,具体是一种钢构件之间的摩擦自锁连接件。
技术介绍
在钢结构或组合结构中,钢构件之间的连接一般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连接,现有的连接形式在连接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操作的空间和较长的连接时间。但对于某些部位或某些区域,却需要在缺乏操作空间和时间的情况下进行连接。例如对于模块化钢结构,在中柱节点位置布置有多个梁柱和多面墙体、楼板等构件,若采用现有的连接形式,则缺乏操作空间,无法在不破坏这些周围构件的情况下实现连接;模块化结构对于连接时间的长短较为敏感,而现有的连接形式都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连接过程。因此,采用一种不需要操作空间和较短的连接时间的连接形式,是解决模块化钢结构中柱节点连接问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钢构件之间的摩擦自锁连接件,只需将预装有这种连接件的钢构件在对应位置处插入贴近即可实现可靠连接,不需要额外的连接操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钢构件之间的摩擦自锁连接件,用于上部钢构件和下部钢构件之间的自锁连接,包括插杆、锥形卡笋、套筒、复位弹簧、安全弹簧、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钢构件之间的摩擦自锁连接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构件之间的摩擦自锁连接件,用于上部钢构件和下部钢构件之间的自锁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插杆、锥形卡笋、套筒、复位弹簧、安全弹簧、限位块、内定位筒、外定位筒、定位板和定位螺杆,所述插杆与所述下部钢构件固定,插杆的侧面设有第一环形齿,所述锥形卡笋的形状为分瓣式的锥台形,锥形卡笋的內孔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环形齿相配合的第二环形齿,所述限位块设置于锥形卡笋内,所述套筒的内壁与所述锥形卡笋的外壁相配合,所述套筒的外壁设有用于与所述复位弹簧相连的凸边,所述定位板通过定位螺杆与所述上部钢构件固定,用于为所述复位弹簧和安全弹簧提供支撑面;所述内定位筒固定于所述定位板上,外定位筒套接于内定位筒的外侧,所述安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构件之间的摩擦自锁连接件,用于上部钢构件和下部钢构件之间的自锁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插杆、锥形卡笋、套筒、复位弹簧、安全弹簧、限位块、内定位筒、外定位筒、定位板和定位螺杆,所述插杆与所述下部钢构件固定,插杆的侧面设有第一环形齿,所述锥形卡笋的形状为分瓣式的锥台形,锥形卡笋的內孔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环形齿相配合的第二环形齿,所述限位块设置于锥形卡笋内,所述套筒的内壁与所述锥形卡笋的外壁相配合,所述套筒的外壁设有用于与所述复位弹簧相连的凸边,所述定位板通过定位螺杆与所述上部钢构件固定,用于为所述复位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骁蒙宗亮丁阳罗云标严加宝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