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高温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5713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轨道高温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由二氧化硅、聚异丁烯、氮化硼和氧化锌混合研磨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二氧化硅无机稠化剂稠化聚异丁烯,作为基础无机润滑脂,并加入氮化硼和氧化锌,制得的润滑脂可保证超高温条件下的轨道润滑,并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轨道高温润滑脂所用的原料均具有优良的性能,添加后各原料除发挥自身的优异性能外,原料间还具有相互协同作用,最终使制得的润滑脂具有非常优异的耐高温性能、抗氧化性能和耐磨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轨道高温润滑脂成分简单,无需添加其他基础油和添加剂;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轨道高温润滑脂的制备方法简单,工序少,产品质量稳定,易于监控。

Track high temperature greas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rack high temperature lubricating greas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omprising a mixed grinding process of silicon dioxide, polyisobutylene, boron nitride and Zinc Oxide. The invention adopts silica inorganic thickener polyisobutylene, as basic inorganic grease, and adding boron nitride and Zinc Oxide, grease prepared can ensure the rail lubrication the high temperature, and has good wear resistance under high temperature. The track of the invention of the high temperature grease materials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 after adding various raw materials in addition to playing its own excellent performance, but also has the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raw materials, the grease prepared has excellent high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xidation resistance and wear resistance. Track grease composition of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no need to add other base oil and additives; at the same time,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rail lubricating grease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process, small, stable product quality, easy to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高温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润滑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高温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许多润滑部位工作温度要求越来越高,对润滑脂的耐高温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多常用润滑脂在高温时将软化、熔化或者挥发,容易滴油,流失,从而失去润滑效果。润滑脂通常分为皂基润滑脂和非皂基润滑脂,其中皂基润滑脂是最常用的润滑脂,无论是皂基脂还是非皂基脂,润滑脂本身的特点是随温度的变化,润滑脂稠度变化较大,特别是高温脂,虽然具有较高的滴点(滴点大于300℃),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润滑脂变软流失或变硬结焦,已经失去润滑作用。一般润滑脂很难满足高温下的润滑需求,很容易造成润滑失效。而轨道一般承载物品移动,轨道与物品的摩擦一般较大,需要及时的润滑、降温,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提高轨道的使用寿命。所以,为了解决轨道在高温条件下的润滑问题,解决现有轨道润滑脂在高温条件下易失效的问题,需要制备一种轨道高温润滑脂,使该润滑脂具有非常好的耐高温性,不结焦积碳,不流失,可保证用于超高温条件下的轨道润滑。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高温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二氧化硅无机稠化剂稠化聚异丁烯,作为无机润滑脂,并加入氧化锌、氮化硼而制成,可保证超高温条件下的轨道润滑。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道高温润滑脂,由二氧化硅、聚异丁烯、氮化硼和氧化锌混合研磨制得;进一步,所述原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聚异丁烯15~40%、二氧化硅1~20%、氮化硼40~60%、氧化锌1~5%,上述各原料组分总量为100%;进一步,所述原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聚异丁烯32%、二氧化硅15%、氮化硼50%、氧化锌3%;进一步,所述聚异丁烯的平均分子量为950~3000;进一步,所述聚异丁烯的平均分子量为2400;进一步,所述二氧化硅是气相法生产的纳米级的二氧化硅,纯度不低于99.0%;进一步,所述氮化硼为六方氮化硼,纯度不低于98.5%,所述六方氮化硼粒度为500目~1000目;进一步,所述氧化锌粒度为500目~1000目。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轨道高温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设定重量百分比将各组分均匀混合后,加热至温度为60~80℃,然后进行研磨,即得轨道高温润滑脂;进一步,按设定重量百分比将各组分均匀混合后,加热至温度为7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二氧化硅无机稠化剂稠化聚异丁烯,作为基础无机润滑脂,并加入氮化硼和氧化锌,制得的润滑脂可保证超高温条件下的轨道润滑,并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本专利技术的轨道高温润滑脂所用的原料均具有优良的性能,添加后各原料除发挥自身的优异性能外,原料间还具有相互协同作用,如添加的二氧化硅、氮化硼和氧化锌在相互协同作用下能大大的提高润滑脂的耐磨性能,而氧化锌还能用于增强润滑脂的抗氧化性能,最终使制得的润滑脂具有非常优异的耐高温性能、抗氧化性能和耐磨性能。本专利技术的轨道高温润滑脂成分简单,无需添加其他基础油和添加剂,所用的二氧化硅、氮化硼和氧化锌的粒度均较小,易于充分分散在润滑脂中,分散稳定性好,不易沉淀;同时,本专利技术的轨道高温润滑脂的制备方法简单,工序少,产品质量稳定,易于监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轨道高温润滑脂,由二氧化硅、聚异丁烯、氮化硼和氧化锌混合研磨制得;采用二氧化硅无机稠化剂稠化聚异丁烯,作为基础无机润滑脂,并加入氧化锌、氮化硼,制得的润滑脂可保证超高温条件下的轨道润滑,并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所用原料均具有优异性能,添加后各原料除发挥自身的优异性能外,如二氧化硅的增稠触变作用、氮化硼的高温润滑性、聚异丁烯的增稠性、氧化锌的抗氧化性,原料间还具有相互协同作用,如二氧化硅、氮化硼、氧化锌相互协同能大大提高润滑脂的耐磨性能。本实施例中,所述原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聚异丁烯15~40%、二氧化硅1~20%、氮化硼40~60%、氧化锌1~5%,上述各原料组分总量为100%;为了制得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抗氧化性和耐磨性能的润滑脂,除了确定的原料组分,还需要确定的原料间配比关系,原料的过多或过少都将影响原料性能的发挥及原料间的协同作用,最终影响润滑脂的性能及使用,而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原料间的配比关系,均是通过科研人员长时间的创造性努力所得到,通过此配比关系制得的润滑脂具有非常优异的耐高温、抗氧化性和耐磨性能。本实施例中,所述原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聚异丁烯32%、二氧化硅15%、氮化硼50%、氧化锌3%;按照此配方制作出的润滑脂性能优良,通用性强。本实施例中,所述聚异丁烯的平均分子量为950~3000;此处平均分子量指数均分子量,最好选择的聚异丁烯在100℃下的运动粘度范围为210mm2/s~4900mm2/s;聚异丁烯的分子量对于润滑脂的润滑性能有较大影响,必须选择合适的聚异丁烯制备润滑脂,低分子量聚异丁烯一般有较好的相溶性,具有低温分散性,高温清净性,剪切稳定性,氧化安定性,能够牢固的吸附在金属表面,降低摩擦系数,改善高温条件下的润滑,可提高润滑脂的粘附性能;且聚异丁烯在高温挥发或热分解后无残留物。本实施例中,所述聚异丁烯的平均分子量为2400;此分子量的聚异丁烯具有优异的运动粘度,适合用于润滑脂中。本实施例中,所述二氧化硅是气相法生产的亲水性或亲油性的纳米级的二氧化硅,纯度不低于99.0%;纳米级的气相二氧化硅具有优良增稠性和触变性,分散性能好,有助于改善润滑脂的抗磨性,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补强性,优选作为润滑脂的无机稠化剂。本实施例中,所述氮化硼为六方氮化硼,纯度不低于98.5%,所述六方氮化硼粒度为500目~1000目;由于六方氮化硼具有类似石墨的层状结晶结构,所以六方氮化硼具有很好的润滑性,且六方氮化硼的耐高温性能非常好,是很好的高温固体润滑材料;添加六方氮化硼能大大改善润滑脂的耐高温性,确保润滑脂在高温条件下不失效,仍然具有优良的润滑性能。此粒度的六方氮化硼易分散,分散稳定性好。本实施例中,所述氧化锌粒度为500目~1000目;氧化锌有着抗氧、抗腐、抗磨的作用,主要用于提高润滑脂的抗氧化性,添加的氧化锌还能与二氧化硅、氮化硼协同配合用于提高润滑脂的抗磨性能。本实施例提供的轨道高温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设定重量百分比将各组分均匀混合后,加热至温度为60~80℃,然后进行研磨,即得轨道高温润滑脂;优选按设定重量百分比将各组分均匀混合后,加热至温度为70℃,然后进行研磨;此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工序少,且制得的润滑脂质量稳定,具有优异抗氧化性和高温抗磨性能,适当的升温研磨有利于降低润滑脂粘度,使固体添加剂被充分研磨分散。本实施例中,按照制备方法制备轨道高温润滑脂时,添加着色剂油溶红,添加量为10-500ppm。本实施中,所述聚异丁烯、二氧化硅、氮化硼、氧化锌、油溶红均可从市场上采购获得。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按重量百分比取聚异丁烯(平均分子量为2400)40%、气相二氧化硅18%、氮化硼(1000目)40%、氧化锌(800目)2%、油溶红100ppm加入到小试釜中,均匀混合后加热至温度为80℃,然后将加热后混合物放入三辊研磨机中研磨至固体添加剂充分分散,即得轨道高温润滑脂。实施例二按重量百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高温润滑脂,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二氧化硅、聚异丁烯、氮化硼和氧化锌混合研磨制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高温润滑脂,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二氧化硅、聚异丁烯、氮化硼和氧化锌混合研磨制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高温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聚异丁烯15~40%、二氧化硅1~20%、氮化硼40~60%、氧化锌1~5%,上述各原料组分总量为1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高温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聚异丁烯32%、二氧化硅15%、氮化硼50%、氧化锌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高温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异丁烯的平均分子量为950~300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高温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异丁烯的平均分子量为2400。6.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塑军龙在安
申请(专利权)人:科特龙流体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