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利用乙烯利控制常温贮运芒果炭疽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4~40mg/L乙烯利溶液浸泡采收后不超过48小时的芒果果实3~7分钟,取出后将芒果在室温下晾干,用厚度为0.02~0.04毫米的聚乙烯塑料薄膜袋包装,贮藏于20~25℃中。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使乙烯利分解产生的低浓度乙烯在催熟芒果前先诱导芒果产生抗病性,有效抵御炭疽病的发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操作简单、成本低,施用效率高,容易推广;可替代化学杀菌剂在芒果防腐中的应用,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性;芒果保鲜不用冷库和低温运输,节约了能源,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是一种低碳保鲜技术。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处理芒果可以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ango anthracnose at normal temperature by utilizing Etheph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ango anthracnose at normal temperature by utilizing ethephon.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4 ~ 40mg/L ethephon solution after harvest is not more than 48 hours of mango fruit 3 ~ 7 minutes after the removal of the mango was dried at room temperature, with a thickness of 0.02 ~ 0.04 mm polyethylene plastic film bag packaging, storage in 20 ~ 25 DEG C. Low concentration of ethylene by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can be produced by decomposition of Ethephon on ripening of Mango Mango before inducing disease resistance, effective against anthracnose occurrenc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low cost, easy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high efficiency; application of alternative chemical fungicides in mango anticorrosion, improve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the preservation of mango without cold storage and low temperature transportation, saving energy, conducive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is a kind of low carbon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By adopting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the mango can be produced with good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乙烯利控制常温贮运芒果炭疽病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芒果保鲜
,特别涉及一种利用乙烯利控制常温贮运芒果炭疽病的方法。
技术介绍
芒果(MangiferaindicaL.)具有皮色和肉色鲜艳美观、肉质嫩滑、风味好和香气浓等特点,备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芒果是世界五大热带水果之一,分布于几乎所有的热带、亚热带国家和地区(田密霞等,2007)。中国是芒果主要生产国之一,产量和面积位居世界第四位。芒果生产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福建、台湾等省区。芒果商品价值较高,经济效益显著,是我国热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支柱产业。近年来,广西、四川和云南等省区利用充分区位和气候优势,大力发展芒果产业,种植面积和产量正迅速扩大。但由于芒果是呼吸跃变型果实,本身具有不耐贮运的特点,加之芒果多在夏季成熟,气候高温多湿,采后极易发病腐烂,往往导致严重采后损失。炭疽病是导致芒果采后损失的主要病害,感病果实表面变黑,后变软腐,使果实失去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肖敏等,2004)。控制芒果采后炭疽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应用化学杀菌剂(黄日升,1999),然而长期使用化学杀菌剂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农药残留以及病原菌抗药性增强等问题已经引起消费者的普遍担忧,其使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刘新华等,2009)。低温贮运也是延长果蔬保鲜期的有效方法,但在我国广西、云南、海南和四川,芒果主产区均处于边远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低温贮运的芒果不到5%,绝大部分芒果采收后在常温条件下贮藏,并通过常温运输送到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北方各大城市的市场销售。主要原因是冷链物流体系造价高,使用和维护成本高,导致我国芒果冷链物流技术推广困难。因此,很有必要研发既能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又经济实惠、操作简便的高效常温防腐技术,减少芒果采后损失,促进芒果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同时,这样的技术无论是对促进芒果北运销售,还是对提高我国芒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乙烯是一种与果实成熟衰老相关的激素,采后乙烯利处理通常会导致果实衰老和腐烂(刘红霞等,2002;BrownandLee,1993)。因此,多年来,水果产业采取了多种方法清除贮藏环境的乙烯,以延长保鲜寿命。比如,苹果等水果采后用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一种乙烯受体抑制剂),阻断乙烯受体,抑制采后乙烯的生成,延缓果实衰老的进程(李富军等,2004),香蕉等水果用高锰酸钾清除包装袋或贮藏环境的乙烯,推迟衰老,减少采后腐烂。对于香蕉、芒果、番茄等呼吸跃变型果蔬,乙烯利是有效的催熟剂。这些果蔬经过乙烯利的处理变黄(红)、变软、变甜,但果实的成熟后会很快腐烂。因此,尚未见利用乙烯利控制呼吸跃变型水果芒果贮藏期腐烂病的研究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乙烯利控制常温贮运芒果炭疽病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利用乙烯利控制常温贮运芒果炭疽病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4~40mg/L乙烯利(乙烯磷)溶液浸泡采收后不超过48小时的芒果果实3~7分钟,取出后将芒果在室温下晾干,用厚度为0.02~0.04毫米的聚乙烯塑料薄膜袋包装,贮藏于20~25℃的贮藏库中。所述的芒果果实优选为刚采收的或采收后不超过48小时的芒果果实;所述的4~40mg/L乙烯利溶液优选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配制:量取乙烯利,加水稀释,配制成4~40mg/L乙烯利溶液;所述的水优选为蒸馏水、自来水、井水或纯净水。所述的聚乙烯塑料薄膜袋的厚度优选为0.03毫米。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机理:乙烯作为植物系统获得抗性(SAR)的诱抗剂和信号分子而参与包括对植物细胞壁木质化、富羟糖蛋白、病原相关蛋白及植物保卫素等功能分子的诱导(Jiangetal,1994;Lersetal,1998)。芒果在果园中虽然已经被炭疽菌潜伏侵染了,采后并不立即发病,在催熟过程中,芒果逐渐变黄变软。当芒果完全黄熟以后,抵抗力下降,炭疽菌孢子萌发,长出菌丝体,入侵果皮,导致发病。一般催熟芒果的乙烯利浓度为500~1000mg/L,这样的浓度导致芒果成熟快,成熟后很快发病。我们的研究发现,低浓度的乙烯利增强了抗病性的分子标记基因PR1基因,几丁质酶基因的表达,增强了POD(过氧化物酶)和PDF(植物防卫素)基因等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还增强了ERS(乙烯受体基因)的表达,表明乙烯利处理激活了芒果的防御体系。当乙烯利溶液的浓度为4~40mg/L时,这些基因的表达最高,抗病性最强,可以有效控制芒果炭疽病的产生。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1)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将4~40mg/L乙烯利溶液浸泡刚采收的或采收后不超过48小时的芒果果实表面,晾干后用0.02~0.04毫米聚乙烯塑料薄膜袋包装,可以使乙烯利分解产生的低浓度乙烯在催熟芒果前先诱导芒果产生抗病性,有效抵御炭疽病的发生。本专利技术的操作简单、成本低,施用效率高,容易推广;可替代化学杀菌剂在芒果防腐中的应用,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性;芒果保鲜不用冷库和低温运输,节约了能源,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是一种低碳保鲜技术。(2)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处理芒果可以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采用化学杀菌剂处理芒果,虽然可以控制病害,减少采后损失,但会产生农残。本专利技术技术是利用所有芒果催熟都要施用的乙烯利保鲜芒果,使用浓度是用于催熟的乙烯利浓度的1/5~1/25。既节约了成本,又减少了腐烂损失。我国每年芒果产量约100万吨,每年因各种因素导致的采后损失约为30万吨,其中炭疽病导致的采后损失约为20%;以每公斤芒果8元计,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可以控制芒果炭疽病导致的损失9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可以减少芒果采后损失18万吨,相当于每年可以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4.4亿元。附图说明图1是用低浓度(4mg/L)乙烯利(Eth)处理后控制芒果炭疽病的效果;其中,对照为蒸馏水处理,贮藏时间单位(d)为天,如9d表示9天。图2是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Eth)对芒果炭疽病的影响,其中,图中数据为处理后14天采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用4mg/L乙烯利水溶液浸泡刚采收的芒果(MangiferaindicaL.,下同。)果实3分钟,取出晾干后用0.03毫米聚乙烯塑料薄膜袋包装贮藏于20℃的贮藏库中;经4mg/L乙烯利水溶液浸泡的芒果病斑直径比对照降低52%(见表1)。贮藏时间为5d、7d、9d、11d的控制芒果炭疽病的效果,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用低浓度乙烯利处理的芒果,在整个贮藏期间接种点病斑均显著小于对照。表明,乙烯有效控制了芒果的采后炭疽病。贮藏时间为14d的控制芒果炭疽病的效果,如图2所示。实施例2将40mg/L乙烯利水溶液浸泡采收后24小时的芒果果实5分钟,取出晾干后用0.03毫米聚乙烯塑料薄膜袋包装贮藏于25℃的贮藏库中;经40mg/L乙烯利水溶液浸泡的芒果的病斑直径比对照降低46%(见表1)。贮藏时间为14d的控制芒果炭疽病的效果,如图2所示。实施例3将20mg/L乙烯利水溶液浸泡采收后48小时的芒果果实7分钟,取出晾干后用0.03毫米聚乙烯塑料薄膜袋包装贮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乙烯利控制常温贮运芒果炭疽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用4~40mg/L乙烯利溶液浸泡采收后不超过48小时的芒果果实3~7分钟,取出后将芒果在室温下晾干,用厚度为0.02~0.04毫米的聚乙烯塑料薄膜袋包装,贮藏于20~25℃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乙烯利控制常温贮运芒果炭疽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用4~40mg/L乙烯利溶液浸泡采收后不超过48小时的芒果果实3~7分钟,取出后将芒果在室温下晾干,用厚度为0.02~0.04毫米的聚乙烯塑料薄膜袋包装,贮藏于20~25℃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乙烯利控制常温贮运芒果炭疽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世江,弓德强,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