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镁合金电磁能加热汤道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4740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2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镁合金电磁能加热汤道管,包括汤道管本体和电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汤道管本体沿径向依次设有双面真丝毯、玻璃纤维布和电磁感应线圈,所述双面真丝毯缠绕在所述汤道管本体的外壁上,所述玻璃纤维布包覆于所述双面真丝毯上,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缠绕于所述玻璃纤维布外边,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与所述电磁发生器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通过电磁感应线圈的高频交流产生磁场,磁场穿过双面真丝毯的保温层到达汤道管,由于汤道管上金属分子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分子与分子间相互撞击,产生热量,进而达到加热的效果,加热区域均匀,消耗电能少,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镁合金电磁能加热汤道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镁合金给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镁合金电磁能加热汤道管。
技术介绍
镁合金给汤设备中,给汤泵将坩埚内的镁合金液体通过汤道管打出,镁合金液体通过汤道管时,需要使镁合金液体保持一定的温度,现有的汤道管一般采用电阻加热进行保温,电阻缠绕在汤道管道外壁上,但是,采用电阻加热时,耗费的电能较多,生产时的成本较高,而且电阻加热容易使汤道管的局部产生温差,使得打出的镁合金液体的质量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镁合金电磁能加热汤道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镁合金电磁能加热汤道管,包括汤道管本体和电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汤道管本体沿径向依次设有双面真丝毯、玻璃纤维布和电磁感应线圈,所述双面真丝毯缠绕在所述汤道管本体的外壁上,所述玻璃纤维布包覆于所述双面真丝毯上,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缠绕于所述玻璃纤维布外边,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与所述电磁发生器电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磁感应线圈的高频交流产生磁场,磁场穿过双面真丝毯的保温层到达汤道管,由于汤道管上金属分子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镁合金电磁能加热汤道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镁合金电磁能加热汤道管,包括汤道管本体和电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汤道管本体沿径向依次设有双面真丝毯、玻璃纤维布和电磁感应线圈,所述双面真丝毯缠绕在所述汤道管本体的外壁上,所述玻璃纤维布包覆于所述双面真丝毯上,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缠绕于所述玻璃纤维布外边,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与所述电磁发生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镁合金电磁能加热汤道管,包括汤道管本体和电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汤道管本体沿径向依次设有双面真丝毯、玻璃纤维布和电磁感应线圈,所述双面真丝毯缠绕在所述汤道管本体的外壁上,所述玻璃纤维布包覆于所述双面真丝毯上,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缠绕于所述玻璃纤维布外边,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与所述电磁发生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合金电磁能加热汤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将所述汤道管本体分为3个电磁加热区,包括第一电磁加热区、第二电磁加热区和第三电磁加热区,所述电磁发生器包括第一电磁发生器、第二电磁发生器和第三电磁发生器,所述第一电磁加热区中线圈的两端与所述第一电磁发生器电连接,所述第二电磁加热区中线圈的两端与所述第二电磁发生器电连接,所述第三电磁加热区中线圈的两端与所述第三电磁发生器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镁合金电磁能加热汤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发生器与所述第二电磁发生器之间通过同频电缆连接,所述第二电磁发生器与所述第三电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嫔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宏格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