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通信放大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4589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放大模块,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阻R1、电感L、三极管VT1、电容C3和电容C6,所述电容C1一端接地,电容C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源VCC、接地电容C2和电阻R1,电阻R1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3、电感L和电阻R2,电阻R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4、接地电阻R3、电阻R5和三极管VT1基极,电容C4另一端连接输入信号Vi。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信放大模块采用三极管进行放大控制,由电阻R1、R2、R3共同提供稳定的直流工作点,电感L是射频扼流电感,同时它与C5组成输出匹配电路,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高,同时避免了采用运放设计时为了获得较大的输入电阻和放大倍数而采用较大阻值的反馈电阻造成的较大的漂移温差以及较大的能量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放大模块
本技术涉及一种放大模块,具体是一种通信放大模块。
技术介绍
通信放大模块是手机无线发射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手机无线发射机的前级电路中,调制振荡电路所产生的射频信号功率很小,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前级放大、中间放大、末级功率放大,获得足够的射频功率以后,才能馈送到天线上辐射出去,为了获得足够大的射频输出功率,必须采用射频功率放大电路;现有的很多各级放大电路都采用运算放大器芯片设计,抗干扰能力较差,而且为了获得较大的输入电阻和放大倍数而设计较大阻值的放大器反馈电阻,较大阻值的反馈电阻会产生较大的漂移温差以及较大的能量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三极管设计的通信放大模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信放大模块,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阻R1、电感L、三极管VT1、电容C3和电容C6,所述电容C1一端接地,电容C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源VCC、接地电容C2和电阻R1,电阻R1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3、电感L和电阻R2,电阻R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4、接地电阻R3、电阻R5和三极管VT1基极,电容C4另一端连接输入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通信放大模块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信放大模块,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阻R1、电感L、三极管VT1、电容C3和电容C6,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C1一端接地,电容C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源VCC、接地电容C2和电阻R1,电阻R1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3、电感L和电阻R2,电阻R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4、接地电阻R3、电阻R5和三极管VT1基极,电容C4另一端连接输入信号Vi,电阻R5另一端连接电容C6并接地,电容C6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1发射极,三极管VT1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4和电容C5电容C5另一端连接输出端Vo,电阻R4另一端连接电感L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放大模块,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阻R1、电感L、三极管VT1、电容C3和电容C6,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C1一端接地,电容C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源VCC、接地电容C2和电阻R1,电阻R1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3、电感L和电阻R2,电阻R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4、接地电阻R3、电阻R5和三极管VT1基极,电容C4另一端连接输入信号Vi,电阻R5另一端连接电容C6并接地,电容C6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1发射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秋晨蔡直言朱雅洁董家明陈苗苗李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