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乏燃料篮抓取装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4496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核电站乏燃料干式贮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乏燃料篮抓取装载装置,目的是将乏燃料篮抓取提升到位,通过相应运输工具运送到目的地后,再通过乏燃料篮抓取装载装置,下降燃料篮到位后,抓取装载装置抓取部分与燃料篮分离,提供了一种乏燃料篮抓取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动葫芦链条、气缸活塞、传动杆、钢球、微动开关和壳体;壳体吊装在电动葫芦链条的下端;气缸活塞、传动杆、钢球和微动开关位于壳体的内部;传动杆固定在气缸活塞的下端;微动开关位于传动杆的外侧;钢球位于传动杆的外侧,同时位于微动开关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满足乏燃料篮进行抓取、释放、回收,杜绝了工作人员意外受到伤害风险及设备受到损坏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乏燃料篮抓取装载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核电站乏燃料干式贮存
,具体涉及一种乏燃料篮抓取装载装置。
技术介绍
中核运行三厂有两台重水堆核电机组,其主要优势是不停堆换料,每天均有相应数量的乏燃料从反应堆中卸出,存放于燃料水池,由于燃料水池存放乏燃料能力有限,只能满足6.5年存放,如不将燃料水池中乏燃料转运出去,反应堆的燃料就无法卸载,堆内反应性就会下降,导致机组降功率或被迫停堆停机。为了重水堆机组能稳定运行,重水堆核电厂需将水池乏燃料转移到另一地方存放。也就是将存放在燃料水池中乏燃料放置在一个密闭的篮子里,再将密闭的篮子通过抓取装载装置送到存放地,到达存放地后地再通过乏燃料篮抓取装载装置,下放到存放地就位即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将乏燃料篮抓取提升到位,通过相应运输工具运送到目的地后,再通过乏燃料篮抓取装载装置,下降燃料篮到位后,抓取装载装置抓取部分与燃料篮分离,提供了一种乏燃料篮抓取装载装置。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乏燃料篮抓取装载装置,包括电动葫芦链条、气缸活塞、传动杆、钢球、微动开关和壳体;壳体吊装在电动葫芦链条的下端;气缸活塞、传动杆、钢球和微动开关位于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乏燃料篮抓取装载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乏燃料篮抓取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动葫芦链条(1)、气缸活塞(2)、传动杆(3)、钢球(4)、微动开关(6)和壳体(11);壳体(11)吊装在电动葫芦链条(1)的下端;气缸活塞(2)、传动杆(3)、钢球(4)和微动开关(6)位于壳体(11)的内部;传动杆(3)固定在气缸活塞(2)的下端;微动开关(6)位于传动杆(3)的外侧;钢球(4)位于传动杆(3)的外侧,同时位于微动开关(6)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乏燃料篮抓取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动葫芦链条(1)、气缸活塞(2)、传动杆(3)、钢球(4)、微动开关(6)和壳体(11);壳体(11)吊装在电动葫芦链条(1)的下端;气缸活塞(2)、传动杆(3)、钢球(4)和微动开关(6)位于壳体(11)的内部;传动杆(3)固定在气缸活塞(2)的下端;微动开关(6)位于传动杆(3)的外侧;钢球(4)位于传动杆(3)的外侧,同时位于微动开关(6)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乏燃料篮抓取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葫芦链条(1)整体为链条状,上端与起吊装置连接,下端与壳体(11)的上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乏燃料篮抓取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1)整体为中空的圆柱体形,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壳体(11)下半部分的外径小于上半部分的外径,与乏燃料篮中心柱导向口的内径相匹配,下半部分的内径与传动杆(3)的直径相匹配;在壳体(11)下半部分的外壁上均布有多个通孔;壳体(11)上半部分的内径大于下半部分的内径,与气缸活塞(2)的直径相匹配;在壳体(11)上半部分的外壁上设置有两个气管连接孔和一个电缆孔,分别连接气管(5)和信号电缆(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乏燃料篮抓取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共有三个,通孔直径为钢球(4)直径的二分之一。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乏燃料篮抓取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活塞(2)位于壳体(11)内部的上部,下端与传动杆(3)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军建卓成金谢峥吴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