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电压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44466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源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源电压控制装置,包括:电压基准单元,差值比较与控制运算单元,电压调整单元;其中,所述电源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压基准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差值比较与控制运算单元的电源供电端和所述电压调整单元的电压输入端并联连接,所述电压基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差值比较与控制运算单元的信号输入端串联连接,所述差值比较与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调整单元的控制输入端串联连接,所述电压调整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电源输出端,能够在电源输入电压过高时通过控制MOS管的导通状态改变MOS管漏极与源极之间的电阻,从而稳定电源输出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电压控制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源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电源电压控制装置,用于电池供电的便携式通信设备中对电源电压进行限制。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对电源电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多种输出电压,而且要求具有更小的尺寸,更高的效率。特别是在一些便携式通信设备中,对电源功耗和小型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采用电池供电的电路设计中绝大多数采用电源模块设计,而对于部分短时间大电流工作的设备采用电源模块设计存在以下问题:由于短时间大电流工作的设备瞬时功率大,工作时间短,按照最大功率所选择的电源模块体积大,价格昂贵;采用电源模块将输入电压转换为输出电压,当输入电压高于输出电压时需采用降压型DC-DC变换器,当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接近时采用电源模块会降低效率,同时会降低输出电压,但在输入电压小于额定输出电压时再进行电压转换则无端的消耗电量,所以采用电源模块设计存在能耗高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这样的现象:电池供电范围为9~14V,而电路中的发射模块工作电压范围为9~13V,直接采用电池供电有可能会因高电压而损坏发射模块,假如采用电源模块将电池电压转换为12V,当电池电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源电压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电压控制装置,所述电源电压控制装置设置有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电压基准单元,差值比较与控制运算单元,电压调整单元;其中,所述电源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压基准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差值比较与控制运算单元的电源供电端和所述电压调整单元的电压输入端并联连接,所述电压基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差值比较与控制运算单元的信号输入端串联连接,所述差值比较与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调整单元的控制输入端串联连接,所述电压调整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电源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电压控制装置,所述电源电压控制装置设置有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电压基准单元,差值比较与控制运算单元,电压调整单元;其中,所述电源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压基准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差值比较与控制运算单元的电源供电端和所述电压调整单元的电压输入端并联连接,所述电压基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差值比较与控制运算单元的信号输入端串联连接,所述差值比较与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调整单元的控制输入端串联连接,所述电压调整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电源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电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值比较与控制运算单元采用级联的第一级集成运算放大器和第二级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所述电源输出端通过输出电压反馈网络与所述第一级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端通过输入电压采样网络与所述第二级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出电压反馈网络包含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并联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级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入电压采样网络包含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级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正极输入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源电压控制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俊茂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烽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