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压流转换器及压力延迟渗透能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837714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渗透能发电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压流转换器及压力延迟渗透能发电系统,旨在解决因渗透的液体流量较低而导致的发电功率密度低的问题以及现有的压力延迟渗透能发电系统自身能耗高的问题。该压流转换器,包括小缸体、中间封盖、大缸体和活塞连接杆,小缸体和大缸体各自的内腔中分别设置有小缸活塞和大缸活塞,活塞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小缸活塞和大缸活塞相连。该压力延迟渗透能发电系统包括上述的压流转换器。通过压流转换器转换可以显著提高通过水轮发电机的液体介质流量,进而提高发电机的流量效率,从而增加发电机的功率密度。该压力延迟渗透能发电系统可使浓溶液侧在不施加外压的条件下就可以达到理想的背压,从而有效降低能耗。

Pressure converter and pressure delayed osmosis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osmotic power equipment field, specifically discloses a pressure flow converter and pressure retarded osmosis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aiming at solving the fluid flow caused by penetration of the lower power density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 of low pressure retarded osmosis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is itself the problem of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The pressure flow converter, including a small cylinder, the middle cover, cylinder and piston connecting rod, a small cylinder and a large cylinder respectively in the cavity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small cylinder piston and cylinder piston, piston at both ends of the connecting rod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small cylinder piston and cylinder piston. The pressure delayed osmotic energy generation system includes the aforementioned pressure converter. Through the converter converter, the flow rate of the liquid medium through the hydro generator can be remarkably improved, and the flow efficiency of the generator can be increased, thereby increasing the power density of the generator. The pressure delayed permeability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enables the concentrated solution side to achieve ideal back pressure without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hereby effectively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流转换器及压力延迟渗透能发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渗透能发电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流转换器及压力延迟渗透能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工业化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能量的需求也与日骤增。然而矿产能源是有限的,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正在加速减少,而且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探索和开发绿色环保且储量大的新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攻坚的难题。据研究,河水与海水混合可以产生巨大的渗透能。对于一般的海水(~3.5%)与河水混合产生的渗透能的能量密度相当于280米高的重力势能,比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三峡水电站大坝还高100多米;更为突出的是,对于死海中的高浓咸水,这种渗透能相当于高达5100多米的重力势能。全球每年河流入海口处的渗透能约为2.6TW,相当于全球每年能量需求总量的20%。而且,渗透能是一种绿色、可再生的能源。20世纪70年代,Loeb等报道了一种仅依靠渗透压驱动膜分离的压力延迟(PRO)渗透能发电技术,并提出采用此技术可以直接将巨大的渗透能转化为电能。该方法中浓溶液(如海水)和稀溶液(如河水)通过聚合物PRO膜隔开,在渗透压的作用下,液体从稀溶液一侧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压流转换器及压力延迟渗透能发电系统

【技术保护点】
压流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小缸体(6)、中间封盖(10)、大缸体(13)和活塞连接杆(12);所述小缸体(6)和大缸体(13)分别设置在中间封盖(10)的两端,且小缸体(6)的内腔与大缸体(13)的内腔彼此相通;所述小缸体(6)内腔的横截面尺寸小于大缸体(13)内腔的横截面尺寸,且小缸体(6)和大缸体(13)各自的内腔中分别设置有小缸活塞(9)和大缸活塞(16),所述活塞连接杆(12)的两端分别与小缸活塞(9)和大缸活塞(16)相连,所述中间封盖(10)上设有能够将大缸体(13)的内腔与外界连通的通孔(10‑1)。

【技术特征摘要】
1.压流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小缸体(6)、中间封盖(10)、大缸体(13)和活塞连接杆(12);所述小缸体(6)和大缸体(13)分别设置在中间封盖(10)的两端,且小缸体(6)的内腔与大缸体(13)的内腔彼此相通;所述小缸体(6)内腔的横截面尺寸小于大缸体(13)内腔的横截面尺寸,且小缸体(6)和大缸体(13)各自的内腔中分别设置有小缸活塞(9)和大缸活塞(16),所述活塞连接杆(12)的两端分别与小缸活塞(9)和大缸活塞(16)相连,所述中间封盖(10)上设有能够将大缸体(13)的内腔与外界连通的通孔(10-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流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连接杆(12)与大缸活塞(16)之间的大缸活塞(16)的端面上设置有加强板(1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流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缸活塞(9)与小缸体(6)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小缸活塞密封圈(8),所述大缸活塞(16)与大缸体(13)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大缸活塞密封圈(1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流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缸体(6)和大缸体(13)同轴设置,且小缸体(6)和大缸体(13)分别与中间封盖(10)密封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流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缸体(6)和大缸体(13)各自的端部上分别设置有小缸端盖(4)和大缸端盖(18),所述小缸端盖(4)与中间封盖(10)之间连接有小缸拉杆(2),所述大缸端盖(18)与中间封盖(10)之间连接有大缸拉杆(20)。6.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压流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小缸换向阀(1)和大缸换向阀(21),所述小缸活塞(9)和小缸端盖(4)之间的小缸体(6)内腔空间与小缸换向阀(1)相连通,所述大缸活塞(16)和大缸端盖(18)之间的大缸体(13)内腔空间与大缸换向阀(21)相连通。7.压力延迟渗透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渗透池(24)、稀溶液池(30)、第一小缸换向阀(38)、第一压流转换器(40)、浓缩池(42)、第一大缸换向阀(46)、第一水轮发电机(47)和大缸液体介质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盖景刚伍丽萍张红梨陈立业高钰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