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滤煤泥制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3684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5:04
一种压滤煤泥制浆机,属于煤泥分选技术领域,用于解决传统制浆方法难以控制矿浆浓度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构成中包括搅拌桶、驱动电机和安装于搅拌桶内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桶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进水管和放矿管,搅拌桶的外侧壁上部设有出料箱,所述出料箱的进料口与搅拌桶侧壁上的溢流口对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搅拌桶上部的支撑梁上,所述搅拌机构悬挂在支撑梁上并通过传动装置与驱动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搅拌机构促进压滤煤泥的溶解,制浆时煤泥由搅拌桶的上方给入,水从桶体下部的进水管给入,二者的用量可独立控制,因此所制备的矿浆的浓度也可以控制在最佳范围内,这样就降低了浮选环节的药耗和能耗,减小了煤泥水处理环节的压力。

Press filter slime pulping machine

A filter of slime pulping machin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al slime separation, to solve the traditional pulping method to pulp concentration control problems,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that comprises a mixing mechanism of mixing barrel, a driving motor and installed in the mixing barrel, on both sides of the bottom of the stirring barrel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pipe and discharging pipe. The upper part of the lateral wall of the stirring barrel is provided with a feed box, the discharging box inlet and overflow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stirring barrel mouth docking; the drive motor is fixed on the supporting beam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stirring barrel, wherein the stirring mechanism is suspended on the support beam and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motor. The utility model uses the mixing mechanism to promote the dissolution of slime pulp slurry filter, by the above mixing barrel into the water from the water inlet, the lower part of the bucket body tube into the two, the amount can be controlled independently, so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prepared slurry can be controlled in optimal range, thus reducing the flotation process the medicine and energy consumption, reduce the pressure of coal slime water treatment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滤煤泥制浆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以压滤煤泥为原料给浮选设备制备入料矿浆的装置,属于煤泥分选

技术介绍
目前,动力煤选煤厂的煤泥往往不经分选直接压滤回收,得到的产品具有灰分低、水分高、粘度大、利用价值低等特点。为充分利用煤炭资源、提高产品附加值,压滤煤泥浮选行业逐渐兴起,分选得到的精矿主要用于制备水煤浆。浮选前首先要将压滤煤泥制成入料矿浆,目前,入料矿浆的制备方法为:用高压水柱冲刷煤泥,将得到的液固混合物用筛子隔粗,筛下水即为入料矿浆。但这种制备方法很难控制矿浆的浓度,这是由于压滤煤泥粘度较高,且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压滤煤泥性质差异也很大。对于粘度较高的煤泥,利用高压水柱对其进行短时间的冲刷难以使其完全溶解,而长时间冲刷就会使浮选入料浓度过低。而入料浓度过低不仅会增加浮选环节的药耗、能耗,还会使后续煤泥水处理环节的压力增大。因此,如何有效控制由压滤煤泥制得的入料矿浆的浓度就成为有关技术人员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能够控制矿浆浓度的压滤煤泥制浆机,以降低浮选环节的药耗、能耗,减小煤泥水处理环节的压力。本技术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压滤煤泥制浆机,构成中包括搅拌桶、驱动电机和安装于搅拌桶内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桶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进水管和放矿管,搅拌桶的外侧壁上部设有出料箱,所述出料箱的进料口与搅拌桶侧壁上的溢流口对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搅拌桶上部的支撑梁上,所述搅拌机构悬挂在支撑梁上并通过传动装置与驱动电机连接。上述压滤煤泥制浆机,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与搅拌桶同轴的搅拌轴、平直叶涡轮式叶轮、折叶涡轮式叶轮和煤泥松散耙,所述搅拌轴的上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搅拌桶上部的支撑梁上并通过传动装置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平直叶涡轮式叶轮、折叶涡轮式叶轮和煤泥松散耙固定在搅拌轴上并按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排列。上述压滤煤泥制浆机,所述搅拌桶内侧下部设有多块矩形的下挡板,它们沿搅拌桶内壁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每块下挡板倾斜放置且其一条短边与搅拌桶的桶底接触,下挡板的平行于短边的中线与搅拌桶的一条半径重合;搅拌桶内侧上部设有数量相同且竖直放置的多块矩形的宽挡板和窄挡板,所述宽挡板与窄挡板沿搅拌桶内壁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每块宽挡板和每块窄挡板均与搅拌桶的轴线共面。上述压滤煤泥制浆机,所述煤泥松散耙、折叶涡轮式叶轮和平直叶涡轮式叶轮的直径与搅拌桶的直径之比分别为2/3、2/5和1/4,三者距搅拌桶的桶底的距离与搅拌桶直径之比分别为1/20、1/4和2/3。上述压滤煤泥制浆机,所述搅拌桶的高度与直径的比为4:3;所述下挡板与搅拌桶底面的夹角为60°,下挡板的宽度为搅拌桶直径的1/20,竖直投影高度为搅拌桶直径的1/2;所述窄挡板的宽度为搅拌桶直径的1/20,所述宽挡板的宽度为搅拌桶直径的1/10,窄挡板和宽挡板的下端与搅拌桶的桶底的距离为搅拌桶直径的1/2,上端与搅拌桶上沿的距离为100mm,窄挡板和宽挡板与搅拌桶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上述压滤煤泥制浆机,所述宽挡板、窄挡板和下挡板的数量均为4块。本技术利用搅拌机构促进压滤煤泥的溶解,制浆时煤泥由搅拌桶的上方给入,制浆用水从桶体下部的进水管给入,二者的用量可独立控制,因此所制备的矿浆的浓度也可以控制在最佳范围内,这样就降低了浮选环节的药耗和能耗,减小了煤泥水处理环节的压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A-A剖视图;图3是折叶涡轮式叶轮的俯视图;图4是平直叶涡轮式叶轮的俯视图;图5是煤泥松散耙的俯视图。图中标记如下:1、驱动电机,2、支撑梁,3、搅拌轴,4、平直叶涡轮式叶轮,5、折叶涡轮式叶轮,6、煤泥松散耙,7、搅拌桶,8、进水管,9、溢流口,10、出料箱,11、宽挡板,12、窄挡板,13、下挡板,14、放矿管,15、排料口,16、传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看图1和图2,本技术主要包括驱动电机1、支撑梁2、搅拌轴3、平直叶涡轮式叶轮4、折叶涡轮式叶轮5、煤泥松散耙6、搅拌桶7、进水管8、出料箱10、宽挡板11、窄挡板12、下挡板13、放矿管14和传动装置16。图中显示,搅拌桶7外侧底部设有进水管8,对称一侧设有放矿管14,搅拌桶7外侧上部设有出料箱10,搅拌桶7内壁设有搅拌附件(宽挡板11、窄挡板12和下挡板13),搅拌桶7轴线处竖直悬挂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由驱动电机1驱动,二者均固定于搅拌桶7上部的支撑梁2上。图中显示,搅拌桶7的高度与直径的比为4:3;搅拌桶7内下部设有四块倾斜放置的下挡板13,其短边与搅拌桶7的桶底接触,下挡板13与搅拌桶7底面夹角为60°,其宽度为搅拌桶直径的1/20,竖直投影高度为搅拌桶直径的1/2,下挡板13沿桶内壁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搅拌桶7内上部设有4块宽挡板11和4块窄挡板12,四块窄挡板12的宽度为搅拌桶7直径的1/20,四块宽挡板11的宽度为搅拌桶7直径的1/10,宽挡板11和窄挡板12均竖直放置,下端与桶底距离为搅拌桶直径的1/2,上端与搅拌桶7上沿的距离为100mm,宽挡板11和窄挡板12沿搅拌桶7内壁均匀、间隔分布;宽挡板11、窄挡板12、下挡板13通过角钢焊接固定于桶壁上,并与桶壁保留一定的间隙;宽挡板11、窄挡板12的短边以及下挡板13的与短边平行的中线均为桶体径向。图中显示,搅拌机构主要包括搅拌轴3、平直叶涡轮式叶轮4、60°折叶涡轮式叶轮5、煤泥松散耙6,搅拌轴3通过轴承固定于搅拌桶7上部的支撑梁2上;搅拌轴3上自下而上安装有煤泥松散耙6、折叶涡轮式叶轮5、平直叶涡轮式叶轮4,三者的直径与搅拌桶7直径之比分别为2/3、2/5、1/4,三者距桶底距离与桶体直径之比分别为1/20、1/4、2/3。图中显示,驱动电机1固定在支撑梁2上,并通过传动装置16与搅拌轴3构成驱动关系,传动装置16为皮带传动机构。桶体底部如有煤泥沉积,煤泥搅拌耙可使其充分分散;折叶涡轮式叶轮直径大、输入能量高、提供的湍流强度高,有利于块状压滤煤泥在水中的分散、溶解,同时,折叶式叶轮产生的轴向流可对桶体底部产生较强的冲刷,避免桶底煤泥的大量淤积,下挡板13既可增加桶下部的湍流强度,又有助于形成以折叶式叶轮为中心的轴向流,从而促进了煤泥的悬浮与分散;平直叶涡轮式叶轮直径较小,但此区域挡板较多,可有效保证该区域的湍流强度并消除打漩现象,该区域挡板分宽、窄两种,二者间隔分布,延长了液流的路径,有利于煤泥分散。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压滤煤泥由搅拌桶7上方给入,制浆用水从进水管8给入;压滤煤泥块度较大,下沉过程中不断受到液流冲刷,未充分分散的煤泥下沉到桶体底部,在煤泥松散耙6的作用下充分松散;之后在折叶式叶轮5与下挡板13配合下产生的强湍流及轴向循环的作用下,实现桶体下部煤泥的充分悬浮和溶解;而后矿浆在底部制浆水的作用下上升至桶体上部;在平直叶涡轮式叶轮4与宽挡板11、窄挡板12的配合下,桶体上部产生了较强的湍流、较长的的液流路径和以叶轮为中心的上下两个轴向循环,从而使上升至桶体上部的煤泥进一步溶解,并有效防止未充分溶解的块状煤泥上升至溢流口9;最后煤泥充分溶解形成的矿浆经溢流口9由出料箱10排出。本技术对压滤煤泥的性质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压滤煤泥制浆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滤煤泥制浆机,其特征是,构成中包括搅拌桶(7)、驱动电机(1)和安装于搅拌桶(7)内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桶(7)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进水管(8)和放矿管(14),搅拌桶(7)的外侧壁上部设有出料箱(10),所述出料箱(10)的进料口与搅拌桶(7)侧壁上的溢流口(9)对接;所述驱动电机(1)固定在搅拌桶(7)上部的支撑梁(2)上,所述搅拌机构悬挂在支撑梁(2)上并通过传动装置(16)与驱动电机(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滤煤泥制浆机,其特征是,构成中包括搅拌桶(7)、驱动电机(1)和安装于搅拌桶(7)内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桶(7)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进水管(8)和放矿管(14),搅拌桶(7)的外侧壁上部设有出料箱(10),所述出料箱(10)的进料口与搅拌桶(7)侧壁上的溢流口(9)对接;所述驱动电机(1)固定在搅拌桶(7)上部的支撑梁(2)上,所述搅拌机构悬挂在支撑梁(2)上并通过传动装置(16)与驱动电机(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滤煤泥制浆机,其特征是,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与搅拌桶(7)同轴的搅拌轴(3)、平直叶涡轮式叶轮(4)、折叶涡轮式叶轮(5)和煤泥松散耙(6),所述搅拌轴(3)的上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搅拌桶(7)上部的支撑梁(2)上并通过传动装置(16)与驱动电机(1)连接;所述平直叶涡轮式叶轮(4)、折叶涡轮式叶轮(5)和煤泥松散耙(6)固定在搅拌轴(3)上并按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压滤煤泥制浆机,其特征是,所述搅拌桶(7)内侧下部设有多块矩形的下挡板(13),它们沿搅拌桶(7)内壁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每块下挡板(13)倾斜放置且其一条短边与搅拌桶(7)的桶底接触,下挡板(13)的平行于短边的中线与搅拌桶(7)的一条半径重合;搅拌桶(7)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明瑞石焕程宏志史英祥刘万超李红旗魏昌杰杨茂青张鹏刘春艳程宇刘红娜郑云婷张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