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材拿取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3477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卷材生产领域应用的卷材拿取机构。其结构包括安装架,套筒和套设在套筒内并沿套筒轴向移动的内拉杆,所述内拉杆与套筒之间设置有压块,所述套筒周向设置有若干朝向套筒的夹板,所述安装架设置轨道和用于夹板沿轨道进行往复运动的驱动电机,所述夹板沿轨道朝向套筒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进行卷材制品的拿取时,通过压块将卷材通道进行挤压并利用外部的夹板对卷材制品的外表面进行夹持,进而使套筒与夹板形成卷材制品的容置槽,有效增大了卷材制品的提拿受力面积。并且压块与夹板相配合的方式,避免了拿取过程中装置对卷材制品的损坏以及卷材制品的坠落状况的发生,为拿取过程中卷材制品质量的保持提供了保障,有效提高了拿取效率。

Coil taking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il taking mechanism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coiled material production. The structure comprises a mounting frame, the sleeve and the sleeve arranged in the sleeve and the sleeve rod along the axial movement, pressing block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pull rod and the sleeve, the sleeve hoop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plate number toward the sleeve, the mounting frame is provided for driving the motor to track and splint for reciprocating motion along the track. The clamping sleeve moves along the track towards.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 coil products taken, by pressing block will roll channel plate extrusion and use outside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membrane products clamp, and the sleeve groove and the splint forming a web products, effectively increases the coil products carrying the force area. And the pressing blocks with the cleats way, avoid the falling condition of the device in the process of taking plate product damage and coil products, quality of products to keep taking material to provide a guarantee,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handl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卷材拿取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卷材生产领域应用的卷材拿取机构。
技术介绍
卷材制品的存在状态通常为圆筒形固定结构上的缠绕。由于卷材制品的外周面一般为材料层,由于卷材制品形状的特殊性,若只用夹爪对其进行拿取容易对产品造成损坏,不利于产品质量的保持。而卷材制品的内部一般为光滑的圆筒形壁面,因此也很难与现有的夹持结构进行有效的连接,且容易造成拿取中途的掉落状况,对卷材制品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都带来了威胁。在生产运输过程中,卷材制品通常采用人工手动完成。当卷材制品的质量或体积较大时则往往需要多个人对其进行操作,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降低了工作效率,不利于工作的持续安全进行。如专利技术CN201510105105.8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卷材制品的翻转、提升的卷材提升机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包括安装架,还包括套筒以及位于套筒内并可沿套筒轴向移动的阀芯,在位于套筒内的阀芯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组斜坡滑槽组,所述斜坡滑槽组包括两个成镜像对称分布的斜坡滑槽,在每个斜坡滑槽组包括两个成镜像对称分布的斜坡滑槽,在每个斜坡滑槽与套筒之间设置有滑块,并且滑块上朝向套筒壁面的一侧设置有突出端块,所述突出端块活动的插入到设置在套筒上对应位置的允许突出端块穿出的伸缩孔内。通过套筒与阀芯的相对移动,可带动滑块实现胀开和收拢,以便将卷材提升机构卡紧在卷材制品的内部通孔内;最终方便对卷材制品的翻转或提升等操作。但是该方式的定位仍需要人工进行将套筒放置在卷材制品的圆筒内,降低了工作效率,并且滑块与斜坡滑槽的设置位置并不能进行限定,当出现滑块不随斜坡滑槽的运动进行运动时则会导致突出端块的固定情况的出现,此时会造成卷材制品运输过程的暂停,不利于工作的持续进行,且工作稳定性较差,不利于工作进程中安全系数的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提高卷材提拿质量的卷材拿取机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卷材拿取机构,包括安装架,套筒和套设在套筒内并沿套筒轴向移动的内拉杆,所述内拉杆与套筒之间设置有压块,所述压块包括突出端,所述套筒包括用于突出端穿过的通过孔,所述套筒周向设置有若干朝向套筒的夹板,所述安装架设置有轨道和用于驱动夹板沿轨道进行往复运动的驱动电机,所述夹板沿轨道朝向套筒移动。本专利技术在进行卷材制品的拿取时,通过压块将卷材通道进行挤压进而形成拿取摩擦力,同时利用外部的夹板对卷材制品的外表面进行夹持。在操作过程中套筒与夹板形成卷材制品的容置槽,有效增大了卷材制品的提拿受力面积。并且压块与夹板相配合的方式,有效降低了拿取过程中对卷材制品的损坏,为产品质量的保持提供了保障。进一步的是,所述内拉杆朝向套筒周向设置有用于压块移动的斜坡滑槽,所述斜坡滑槽包括朝向套筒的开口部和容纳部,所述开口部小于容纳部,所述压块包括与斜坡滑槽相适配的滑动端。进一步的是,所述内拉杆包括上端和下端,所述上端与电缸连接,所述下端设置有用于限制内拉杆移动距离的止退结构。进一步的是,所述轨道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夹板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三夹板相对设置在第一轨道的两端,所述第二夹板和第四夹板相对设置在第二轨道的两端,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垂直设置在同一平面。进一步的是,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同时反向移动第一夹板和第三夹板,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同时反向移动第二夹板和第四夹板,所述套筒的轴线为四个夹板的相交处。进一步的是,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带轮、两个第二带轮、两个与对应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啮合的同步带和驱动丝杆,所述驱动丝杆包括螺杆和与夹板固定连接的螺母,所述驱动电机驱动两个第一带轮同时运动,所述两个第二带轮分别连接两个螺杆端部。进一步的是,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用于调节同步带张力的张紧结构。进一步的是,所述安装架设置有用于控制电缸和驱动电机工作速度的减速器。进一步的是,所述安装架设置有若干用于感应卷材制品边界的测距传感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内压块和夹板相结合的方式,避免了拿取过程中装置对卷材制品的过度挤压损坏或拿取过程中卷材制品的坠落,为拿取过程中卷材制品的质量保持提供了保障,有效提高了拿取效率;2、开口部和容纳部结构的设置,避免了压块与斜坡滑槽的分离状况的出现,有效保证了压块的运动状态,为压块与卷材制品的稳定接触提供了保障,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3、夹板的相对设置,保证了卷材制品在夹持操作过程中的均匀受力,且夹板与卷材制品的接触面积较大,避免了夹持过程中对卷材制品的损坏,为卷材制品的稳定夹取提供了保障;4、传动机构中张紧结构设置,避免了张力的改变而造成对夹板驱动效果的降低,有效提高了传动机构的适用范围以及夹板工作的稳定性;5、减速器的设置,避免了拿取机构运动速度过快对卷材制品的损坏,有效保证了工作质量,并对装置的稳定性提供了保障;6、测距传感器的设置,为装置的拿取精确度提供了保障,避免了工作人员的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强度,有利于工作过程的持续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卷材拿取机构的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卷材拿取机构的拿取卷材制品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卷材拿取机构的套筒、内拉杆和压块的连接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卷材拿取机构的压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卷材拿取机构的压块和斜坡滑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卷材拿取机构的夹板、传动机构和驱动电机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卷材拿取机构的第二夹板和第四夹板的驱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安装架1,轨道11,第一轨道12,第二轨道13,驱动电机14,第一驱动电机15,第二驱动电机16,套筒2,卷材制品容纳槽21,通过孔22,安装台23,内拉杆3,斜坡滑槽31,开口部32,容纳部38,限位挡板33,上端34,下端35,止退结构36,连接螺栓37,压块4,滑动端41,突出端42,限位槽43,夹板5,第一夹板51,第二夹板52,第三夹板53,第四夹板54,传动机构6,第一带轮61,第二带轮62,同步带63,驱动丝杆64,螺杆65,螺母66,张紧结构7,电缸8,电缸连接件81,连接板82,连接孔83,减速器9,测距传感器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在对使用过程中通过处于套筒2内压块4的朝外运动与卷材制品的通道充分接触,进而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如图1所示,同时在卷材制品的外侧均匀分布四个夹板5,此时夹板5的设置方向与套筒2的轴线相平行。在进行卷材制品的拿取时,夹板5朝向套筒2进行水平运动,此时夹板5和卷筒2之间形成卷材制品容容纳槽21。四个夹板5与卷材制品的外表面充分接触,使其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由于夹板5与卷材制品的接触面积较大,因此可以在较小施加力的状况下产生所需摩擦力。如图2所示,在提拿过程中,夹板5对其进行夹持同时压块4对其通道进行挤压,利用内外的摩擦力将卷材制品实现拿取。内部压块4对卷材制品以向外的力,避免了卷材制品在夹板5的操作过程中的形变,有效保证了拿取效果以及卷材制品质量的保持。由于卷材制品的卷材通道通常为圆柱形的,因此为保证拿取的稳定性,通常将套筒2也设置为圆柱形结构,进而保证在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卷材拿取机构

【技术保护点】
卷材拿取机构,包括安装架(1),套筒(2)和套设在套筒(2)内并沿套筒(2)轴向移动的内拉杆(3),所述内拉杆(3)与套筒(2)之间设置有压块(4),所述压块(4)包括突出端(42),所述套筒(2)包括用于突出端(42)穿过的通过孔(22),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周向设置有若干朝向套筒(2)的夹板(5),所述安装架(1)设置轨道(11)和用于驱动夹板(5)沿轨道进行往复运动的驱动电机(14),所述夹板(5)沿轨道朝向套筒(2)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卷材拿取机构,包括安装架(1),套筒(2)和套设在套筒(2)内并沿套筒(2)轴向移动的内拉杆(3),所述内拉杆(3)与套筒(2)之间设置有压块(4),所述压块(4)包括突出端(42),所述套筒(2)包括用于突出端(42)穿过的通过孔(22),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周向设置有若干朝向套筒(2)的夹板(5),所述安装架(1)设置轨道(11)和用于驱动夹板(5)沿轨道进行往复运动的驱动电机(14),所述夹板(5)沿轨道朝向套筒(2)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材拿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拉杆(3)朝向套筒(2)周向设置有若干用于压块(4)移动的斜坡滑槽(31),所述斜坡滑槽(31)包括朝向套筒(2)的开口部(32)和容纳部(38),所述开口部(32)小于容纳部(38),所述压块(4)包括与斜坡滑槽(31)相适配的滑动端(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材拿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拉杆(3)包括上端(34)和下端(35),所述上端(35)与电缸(8)连接,所述下端(35)设置有用于限制内拉杆(3)移动距离的止退结构(3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材拿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1)包括第一轨道(12)和第二轨道(13),所述夹板(5)包括第一夹板(51)、第二夹板(52)、第三夹板(53)和第四夹板(54),所述第一夹板(51)和第三夹板(53)相对设置在第一轨道(12)的两端,所述第二夹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小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和丰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