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泡聚氨酯的制造方法,该方法使用含多元醇的成分(1)、聚异氰酸酯成分(2)、催化剂(3)以及发泡剂(4)通过反应注塑成形法来制造发泡聚氨酯,其中,所述含多元醇的成分(1)含有羟基值为15~60mgKOH/g、官能团数为2~4的聚醚型多元醇(1a)以及分子量为60~200、官能团数为2~4的增链剂(1b),所述聚异氰酸酯成分(2)含有脂肪族和/或脂环族聚异氰酸酯以及该聚异氰酸酯的异氰脲酸酯改性体,NCO含量为22~32重量%,所述催化剂(3)含有有机酸铋,所述发泡剂(4)为加压流体。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发泡聚氨酯适用于例如汽车用密封材料、建材用密封材料、减振材料、缓冲材料、研磨垫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以适用于例如汽车用密封材料、建材用密封材料、减 振材料、缓冲材料、研磨垫等的。
技术介绍
反应注塑成形(RIM)法是通过将高反应性的原料成分在混合室中 混合并注塑到密闭模具中来得到成形品的方法。在发泡聚氨酯的制造方 法中也可以使用反应注塑成形法,通常使用芳香族异氰酸酯作为原料聚 异氰酸酯。此外,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7-206977号公报中,作为可以不使 用高价的原料来进行制造,且在注塑后可以在短时间内从成形模具中取 出的成形品,公开了使用特定的脂肪族异氰酸酯和特定的多元醇并通过 RIM法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在曰本专利申请特开2006-124579号公报中,作为没有外观不良的 板状的聚氨酯泡沫的制造技术,公开了下述的制造方法在反应注塑成 形法中将在压力下溶解有造泡用气体的气体溶解原料在调压下注入到 成形模具中,注入后回到常压。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6-70118号公报中公开了在使用脂肪族聚 异氰酸酯来制造聚氨酯树脂时不使用铅作为催化剂的技术。另外,作为汽车用密封材料,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8-165323号 公报中公开了在用脂肪族聚异氰酸酯制造无发泡聚氨酯树脂时,使用锡 和三亚乙基二胺作为催化剂的技术。还有,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6-306215号公报中,公开了具有将 溶解有二氧化碳的热固化性树脂注塑成形后得到的部件的车辆用顶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该方法使用含多元醇的成分(1)、聚异氰酸酯成分(2)、催化剂(3)以及发泡剂(4)通过反应 注塑成形法来制造发泡聚氨酯,其中,所述含多元醇的成分(1)含有 羟基值为15 60mgKOH/g、官能团数为2 4的聚醚型多元醇(la)以 及分子量为60 200、官能团数为2 4的增链剂(lb),所述聚异氰酸 酯成分(2)含有脂肪族和/或脂环族聚异氰酸酯以及该聚异氰酸酯的异 氰脲酸酯改性体,NCO含量为22 32重量%,所述催化剂(3)含有 有机酸铋,所述发泡剂(4)为加压流体。具体实施例方式在通过使用了超临界气体的反应注塑成形法进行制造的方法中,为 了得到在表面上没有气孔的外观优良的发泡聚氨酯,在将混合后的聚氨 酯原料注入到金属模具内之后,对超临界气体的控制成为关键点。为了 实施该控制,提高原料的反应性是重要的。此外,脂肪族以及脂环族聚 异氰酸酯虽然容易提高耐候性,但是由于反应性低,所以使用有机酸铅 类催化剂等催化剂来提高反应性。因此,在使用脂肪族以及脂环族聚异 氰酸脂并使用了超临界气体的反应注塑成形法中,必须使用有机酸铅类 催化剂等用来提高反应性的催化剂。但是,从环境负荷的观点来看,优 选不使用有机酸铅类催化剂。此外,在按照上述制造方法来制造汽车用 密封材料时,优选所得到的聚氨酯的外观优良,而且还具有优良的机械 性能。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其通过反应注塑成形法来 制造发泡聚氨酯,不使用作为环境负荷物质的有机酸铅就能以高的反应 性进行制造,该发泡聚氨酯即使通过发泡进行低密度化,表面性也是良 好的,而且能维持高的硬度、断裂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通过反应注塑成形法来制造优良的发泡聚 氨酯,不使用作为环境负荷物质的有机酸铅就能以高的反应性进行制造,该发泡聚氨酯即使通过发泡进行低密度化,表面性也是良好的,而 且能维持高的硬度、断裂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另外,所述发泡聚氨酯 即使是低密度的,表面性也是良好的,而且由于具有足够的强度,适合 用作汽车用密封材料。本专利技术的这些优点以及其它的优点通过以下说明来明确。 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含多元醇的成分(1)、聚异氰酸酯成分(2)、催化剂(3)以及发泡剂(4)通过反应注塑成形法来制 造发泡聚氨酯,其中的一个特征是,使用特定的含多元醇的成分和特定 的聚异氰酸酯成分。所述含多元醇的成分(1)含有羟基值为15 60mgKOH/g、官能团数为2 4的聚醚型多元醇(la)以及分子量为60 200、官能团数为2 4的增链剂(lb)。所述聚异氰酸酯成分(2)含有 脂肪族和/或脂环族聚异氰酸酯以及该聚异氰酸酯的异氰脲酸酯改性 体,NCO含量为22 32重量X。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特定的含多元醇的 成分、特定的聚异氰酸酯成分以及有机酸铋催化剂组合,可以提高氨基 甲酸酯化反应的反应性,因此,即使使用低反应性的脂肪族聚异氰酸酯 和脂环族聚异氰酸脂作为氨基甲酸酯原料,也可以通过使用了加压流体 的RIM法进行发泡聚氨酯的制造,而无需使用有机酸铅。含多元醇的成分(1)是与聚异氰酸酯成分反应的成分,含有羟基 值为15 60mgKOH/g、官能团数为2 4的聚醚型多元醇(la)以及分 子量为60 200、官能团数为2 4的增链剂(lb)。聚醚型多元醇(la)只要是羟基值为15 60mgKOH/g以及官能团 数为2 4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定,在制造聚氨酯时,可以例示出通常 使用的聚醚型多元醇。从保持作为发泡聚氨酯的性能的观点来看,羟基值适宜是15 60mgKOH/g,优选为25 50mgKOH/g,更优选为25 40mgKOH/g。另 夕卜,羟基值是根据JISK1557测定得到的值。此外,在使用两种以上的 聚醚型多元醇的情况下,也优选每种聚醚型多元醇的羟基值均为15 60mgKOH/g,但是也可以并用一部分在上述范围之外的聚醚型多元醇。此时,聚醚型多元醇(la)整体的羟基值可以用聚醚型多元醇的加权平 均羟基值来表示,平均羟基值适宜是15 60mgKOH/g,优选为25 50mgKOH/g,更优选为25 40mgKOH/g。官能团数为2 4,在使用两种以上的聚醚型多元醇的情况下,也优 选每种聚醚型多元醇的官能团数均为2 4,但是也可以并用一部分在上 述范围之外的聚醚型多元醇。此时,聚醚型多元醇(la)整体的官能团 数可以用聚醚型多元醇的加权平均官能团数来表示,平均官能团数优选 为2 4。具有所述羟基值和官能团数的聚醚型多元醇的代表例可以举出聚 氧化烯型多元醇,可以由四氢呋喃的开环聚合制得的聚四亚甲基醚二醇 等。聚氧化烯型多元醇可以通过以具有羟基、伯氨基、仲氨基或其它含 活性氢的基团中的两个以上的官能团的化合物等作为起始原料,使环氧 垸进行开环加成反应来制造得到。另外,所述两个以上的官能团分别可 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对于聚氧化烯型多元醇的起始原料,可以举出乙二醇、二乙二醇、 丙二醇、二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甘油、三羟甲 基丙烷、季戊四醇等多元醇;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甲基二乙 醇胺等烷醇胺;乙二胺、1,3-丙二胺、1,6-己二胺、异氟尔酮二胺等多元 胺;这些化合物的改性体等。它们可以分别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混合使 用。在制造聚氧化烯型多元醇时,用于进行开环加成反应的环氧垸可以 举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1,2-环氧丁烷、2,3-环氧丁垸、氧化苯乙烯等, 它们可以分别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混合使用。适宜的聚醚型多元醇的例子可以举出使环氧乙烷和/或环氧丙烷进 行加成反应而得到的(二)乙二醇型聚醚多元醇、(二)丙二醇型聚醚 多元醇、甘油型聚醚多元醇、三羟甲基丙烷型聚醚多元醇、季戊四醇型 聚醚多元醇、单(二、三)乙醇胺型聚醚多元醇、乙二胺型聚醚多元醇等聚氧化烯型多元醇等,它们可以分别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混合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泡聚氨酯的制造方法,该方法使用含多元醇的成分(1)、聚异氰酸酯成分(2)、催化剂(3)以及发泡剂(4)通过反应注塑成形法来制造发泡聚氨酯,其中,所述含多元醇的成分(1)含有羟基值为15~60mgKOH/g、官能团数为2~4的聚醚型多元醇(1a)以及分子量为60~200、官能团数为2~4的增链剂(1b),所述聚异氰酸酯成分(2)含有脂肪族和/或脂环族聚异氰酸酯以及该聚异氰酸酯的异氰脲酸酯改性体,NCO含量为22~32重量%,所述催化剂(3)含有有机酸铋,所述发泡剂(4)为加压流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笃,
申请(专利权)人:花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