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3243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充气装置,其包括中空管状结构的支撑管,支撑管的一端开口为进气端部、另一端开口为排气端部,支撑管上介于进气端部、排气端部之间的中间管道部分设置有邻近排气端部的通气环槽;支撑管内滑动匹配有气针,气针包括支撑座体、与支撑座体连接的针管,支撑座体滑动设置于支撑管内并可沿支撑管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支撑座体上设置有沿其径向布置并且至少有一端开口的径向气孔a、径向气孔b,径向气孔a、径向气孔b相互独立并且互不接通,支撑座体朝向支撑管进气端部的一端侧面上设置有用于接通径向气孔a、进气腔室的连通孔,支撑座体上设置有用于接通径向气孔b、针管内腔的中心气道。

Charg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harg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ing tube hollow tubular structure, one end of the supporting tube is opening for the intake end and the other end is open for the exhaust end of the supporting tube between the inlet end of the pipeline, the exhaust end part is provided on the adjacent ends of the exhaust gas ring groove of the support tube; slide in the matching of the gas needle, the gas needle comprises a supporting seat, and the supporting seat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needle support sliding seat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tube and can move along the direction of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support tube, the supporting seat is arranged on the arrangement along the radial direction and at least one open end of the A, the radial radial hole air B, a, B radial radial hole hole is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and are not mutually connected, supporting the base end side toward the support tube inle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hole on the intake chamber, a radial hole, supporting the base A central air duct for connecting the radial air hole B and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needle tube is provi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可应用于篮球、足球等充气球体的便携式充气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篮球、足球等充气球体的充气设备为中空的气针,气针的进气端连接气筒等压缩空气设备的排气端口,气针的排气端深入至球体的内腔,完成灌气过程;目前的气针体积小,气针的针管部位延伸较长并且针管的排气端部较为锋利,导致气针的携带并不方便,并且儿童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携带,并且具备隐藏气针针管功能的充气装置,提高气针的安全使用性。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充气装置,其包括中空管状结构的支撑管,支撑管的一端开口为进气端部、另一端开口为排气端部,支撑管上介于进气端部、排气端部之间的中间管道部分设置有邻近排气端部的通气环槽,支撑管内滑动匹配有气针,气针包括支撑座体、与支撑座体连接的针管,支撑座体滑动设置于支撑管内并可沿支撑管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支撑座体将支撑管的内腔分隔成相互独立并且互不接通的进气腔室、排气腔室,进气腔室与支撑管的进气端部接通,排气腔室与支撑管的排气端部接通,支撑座体朝向支撑管排气端部的一端侧安装有针管,支撑座体上设置有沿其径向布置并且至少有一端开口的径向气孔a、径向气孔b,径向气孔a、径向气孔b相互独立并且互不接通,支撑座体朝向支撑管进气端部的一端侧面上设置有用于接通径向气孔a、进气腔室的连通孔,支撑座体上设置有用于接通径向气孔b、针管内腔的中心气道;上述的通气环槽的直径大于支撑管的中间管道的直径,径向气孔a、径向气孔b可通过通气环槽接通。上述的支撑座体包括支撑体、活塞体,活塞体、针管分别设置于支撑体两端侧,支撑体朝向支撑管进气端部的一端侧安装有活塞体,支撑体朝向支撑管排气端部的一端侧安装有针管,活塞体与支撑管的中间管道部分的内壁滑动配合,上述的进气腔室、排气腔室位于活塞体两端侧,上述的径向气孔a、径向气孔b设置于活塞体,连通孔设置于活塞体朝向支撑管进气端部的一端侧面上,中心气道设置于支撑体上。更为优化地,上述的径向气孔a、径向气孔b相互平行并且沿活塞体的径向延伸以及贯穿于活塞体的环形圆周壁部;上述的连通孔位于活塞体的中心轴线处并且与径向气孔a相接通,支撑体、活塞体、针管均共轴线布置,径向气孔a的中心轴线与径向气孔b的中心轴线之间的间隔小于通气环槽的宽度。支撑管的进气端部安装有与其共轴线布置的首端连接段,支撑管的排气端部安装有与其共轴线布置的尾端连接段,首端连接段的进气端可拆卸的安装有封闭套,尾端连接段处设置有用于限制气针继续向外伸展的限位块,支撑体与限位块接触时,径向气孔a、径向气孔b通过通气环槽处于接通状态。首端连接段与封闭套之间还安装有连接套,首端连接段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连接于连接套,首端连接段的内径与支撑管的中间管道部分的内径相同,连接套的悬置端侧还设置有与其共轴线布置并且向外凸出的螺纹段,连接套悬置端侧的螺纹段的直径小于首端连接段的内径,连接套悬置端侧的螺纹段与封闭套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连接,封闭套为一端开口的环形套体。尾端连接段的内径相对于支撑管的中间管道部分的内径发生向中心处的收窄,并且尾端连接段的内壁与支撑座体的外壁滑动匹配。尾端连接段的悬置端部呈锥面结构,尾端连接段悬置端的开口端的壁厚向内侧逐步增加,尾端连接段的悬置端的壁部设置有若干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布置并且沿其中心轴线方向延伸的槽口,尾端连接段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锁紧套相连接,锁紧套上设置有与设置于尾端连接段外壁处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锁紧套的中心处还设置有与针管相匹配的中心通孔,锁紧套上还设置有与尾端连接段悬置端部的锥面相匹配并且用于推动尾端连接段悬置端部的锥面夹持支撑体的锁紧锥台。上述的支撑管上还连接有定压装置,定压装置包括定压套、压片、定压弹簧,定压套与支撑管连接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接通定压套内腔、通气环槽的溢气孔,定压套内活动安装有用于堵塞溢气孔的压片,定压弹簧安装于定压套内并且用于推动压片朝向溢气孔方向运动,定压装置还包括用于接通定压套内腔以及外部大气的泄气孔。定压套的顶部开口端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调节套相匹配,定压弹簧一端抵向压片、另一端抵向调节套的内壁,通过旋转调节套可调节定压弹簧对压片施加的压力值,上述的泄气孔设置于定压套的壁部或者调节套。上述的定压套的中心轴线与支撑管的中心轴线相垂直,定压套的壁部还设置有沿其轴线方向均匀间隔布置的压力刻度;在旋转调节套过程中,将定压弹簧对压片施加的压力值与设置于定压套的壁部的压力刻度相对应,便于用户精准调节。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取得的进步以及优点在于,可实现气针的收纳并且气针处于收纳状态下不会发生误伸展,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是以气压为动力并驱动气针向外伸展,不需要人工进行气针的伸展操作,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度,并且本专利技术结合了定压装置,可针对不同球体进行定压注气操作,不仅保护球体免受损失,并且可以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处于收缩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处于伸展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支撑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支撑管与气针相匹配并且处于初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支撑管与气针相匹配并且处于初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支撑管与气针相匹配并且处于完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支撑管与气针相匹配并且处于完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气针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图。图10为锁紧套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与定压装置相匹配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支撑管与定压装置相匹配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支撑管与定压装置相匹配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支撑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示为:10、支撑管;11、首端连接段;12、尾端连接段;13、槽口;14、通气环槽;20、封闭套;30、锁紧套;31、中心通孔;32、锁紧锥台;40、连接套;50、气针;51、支撑体;51a、中心气道;52、活塞体;52a、连通孔;52b、径向气孔a;52c、径向气孔b;53、针管;60、定压装置;61、定压套;61a、泄气孔;61b、溢气孔;62、压片;63、定压弹簧;64、调节套;64a、压力刻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参见附图1、2、3,应用于篮球、足球等充气球体的充气装置,其包括中空管状结构的支撑管10,支撑管10的进气端部安装有与其共轴线布置的首端连接段11,支撑管10的排气端部安装有与其共轴线布置的尾端连接段12,支撑管10上介于首端连接段11、尾端连接段12之间的中间管道部分的内腔处设置有邻近尾端连接段12的通气环槽14,尤为重要地,通气环槽14的直径大于支撑管10的中间管道的直径。参见附图4-8,支撑管10内滑动匹配有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充气装置

【技术保护点】
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中空管状结构的支撑管,支撑管的一端开口为进气端部、另一端开口为排气端部,支撑管上介于进气端部、排气端部之间的中间管道部分设置有邻近排气端部的通气环槽;支撑管内滑动匹配有气针,气针包括支撑座体、与支撑座体连接的针管,支撑座体滑动设置于支撑管内并可沿支撑管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支撑座体将支撑管的内腔分隔成相互独立并且互不接通的进气腔室、排气腔室,进气腔室与支撑管的进气端部接通,排气腔室与支撑管的排气端部接通,支撑座体朝向支撑管排气端部的一端侧安装有针管,支撑座体上设置有沿其径向布置并且至少有一端开口的径向气孔a、径向气孔b,径向气孔a、径向气孔b相互独立并且互不接通,支撑座体朝向支撑管进气端部的一端侧面上设置有用于接通径向气孔a、进气腔室的连通孔,支撑座体上设置有用于接通径向气孔b、针管内腔的中心气道;上述的通气环槽的直径大于支撑管的中间管道的直径,径向气孔a、径向气孔b可通过通气环槽接通。

【技术特征摘要】
1.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中空管状结构的支撑管,支撑管的一端开口为进气端部、另一端开口为排气端部,支撑管上介于进气端部、排气端部之间的中间管道部分设置有邻近排气端部的通气环槽;支撑管内滑动匹配有气针,气针包括支撑座体、与支撑座体连接的针管,支撑座体滑动设置于支撑管内并可沿支撑管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支撑座体将支撑管的内腔分隔成相互独立并且互不接通的进气腔室、排气腔室,进气腔室与支撑管的进气端部接通,排气腔室与支撑管的排气端部接通,支撑座体朝向支撑管排气端部的一端侧安装有针管,支撑座体上设置有沿其径向布置并且至少有一端开口的径向气孔a、径向气孔b,径向气孔a、径向气孔b相互独立并且互不接通,支撑座体朝向支撑管进气端部的一端侧面上设置有用于接通径向气孔a、进气腔室的连通孔,支撑座体上设置有用于接通径向气孔b、针管内腔的中心气道;上述的通气环槽的直径大于支撑管的中间管道的直径,径向气孔a、径向气孔b可通过通气环槽接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支撑座体包括支撑体、活塞体,活塞体、针管分别设置于支撑体两端侧,支撑体朝向支撑管进气端部的一端侧安装有活塞体,支撑体朝向支撑管排气端部的一端侧安装有针管,活塞体与支撑管的中间管道部分的内壁滑动配合,上述的进气腔室、排气腔室位于活塞体两端侧,上述的径向气孔a、径向气孔b设置于活塞体,连通孔设置于活塞体朝向支撑管进气端部的一端侧面上,中心气道设置于支撑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径向气孔a、径向气孔b相互平行并且沿活塞体的径向延伸以及贯穿于活塞体的环形圆周壁部;上述的连通孔位于活塞体的中心轴线处并且与径向气孔a相接通,支撑体、活塞体、针管均共轴线布置,径向气孔a的中心轴线与径向气孔b的中心轴线之间的间隔小于通气环槽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管的进气端部安装有与其共轴线布置的首端连接段,支撑管的排气端部安装有与其共轴线布置的尾端连接段,首端连接段的进气端可拆卸的安装有封闭套,尾端连接段处设置有用于限制气针继续向外伸展的限位块,支撑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祥
申请(专利权)人:六安永贞匠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