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药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3224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2:36
一种防治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药物,具体为大黄酸或其衍生物,大黄酸或大黄酸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水合物可作为预防或治疗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相关疾病的药物。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该大黄酸或其衍生物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预防或治疗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相关症状或疾病的药物的用途。通过发明专利技术人对该大黄酸或其衍生物的新机制和新功能的发现,能够做到科学用药,有的放矢,疗效显著,利于病猪的康复。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Haemophilus suis and its application

A control of Haemophilus parasuis disease drugs, specifically rhein or its derivatives, drug related diseases of rhein or derivatives or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alts and hydrates for the prevention or treatment of Haemophilus parasuis caused by the. The present invention also relates to the use of the rhein or its derivatives in the preparation of a medicament for the prevention and / or treatment of or prevention or treatment of associated symptoms or diseases caused by Haemophilus influenzae. Through the discovery of the new mechanism and the new function of the rhein or its derivatives, the invention can be used scientifically, with definite aims and remarkable curative effect, and is beneficial to the rehabilitation of diseased pi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药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兽药
,特别涉及一种防治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药物,具体为大黄酸或/和其衍生物,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所述药物的用途。
技术介绍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parasuis,HPS)普遍存在于猪的上呼吸道中,能够引起猪的格拉赛尔氏病(disease)[1],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40℃-42.5℃,食欲下降,厌食,反应迟钝,呼吸困难,咳嗽,腹式呼吸,关节肿胀,跛行甚至瘫痪,耳部皮下、腹部皮下水肿,耳尖发紫,耳朵四肢内侧发绀,苍白贫血,眼睑周围皮下水肿,眼结膜变红,背毛粗乱,背部毛孔有针尖样出血,两后腿之间腹部皮肤有大量蓝紫色斑点[2-5]。发病年龄从2周龄至4月龄通常多见于5-8周龄的仔猪。卫生状况良好和较为健康的猪群,一旦遇到应激因素,如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II型、伪狂犬病病毒及流感病毒等感染后往往更易暴发本,甚至与传染性胸膜炎放线杆菌、巴氏杆菌、链球菌等混合感,感染过程往往也更为严重,发病率可达10%-15%,有时可高达40%,病死率可达50%-80%[6,7]。此外副猪嗜血杆菌还可引起败血症,并且在急性感染后可能留下后遗症,如母猪流产、公猪慢性跛行[8]。该病目前呈世界性分布,己成为影响养猪业的典型的细菌性传染病,在养猪业发达国家均有此病的流行和发生,且嗜血杆菌病有趋于严重的态势,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9、10]。目前,国内外对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是抗生素药物防治和疫苗免疫。许多养殖户和生产企业采取抗生素拌料的方式对整个猪群进行预防,发病猪群选用敏感抗生素大剂量肌肉注射进行治疗。但在防治过程中由于不科学的、盲目的滥用抗生素,不但导致该病对很多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延误了病情,还导致动物体内抗生素毒性残留,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潜在威胁。而疫苗免疫由于副猪嗜血杆菌众多血清型间的交叉保护力低不能对该病提供完全有效的免疫保护。鉴于该病在养猪业中危害的严重性、滥用抗生素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疫苗免疫经常失败的应用现状,必须研究开发一种能够很好地防治该病的安全无耐药性产生的新兽药并推广应用。基于专利技术者的知识,目前没有报道显示大黄酸及其衍生物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的药物用途更是没有报道。参考文献:1.ZhouX,XuX,ZhaoY,ChenP,ZhangX,ChenH,CaiX.DistributionofantimicrobialresistanceamongdifferentserovarsofHaemophilusparasuisisolates.Veterinarymicrobiology,2010,141:168-173.2.贾爱卿,李春玲,王贵平等.副猪嗜血杆菌毒力因子的研究现状.畜牧与兽医,2008,40:92-94.3.万世平,王建,葛菲菲等.副猪嗜血杆菌毒力因子的研宄进展.畜牧与兽医,2010,42:101-104.4.薛国聪,任涛.副猪嗜血杆菌病流行病学及致病因子的研宄进展.中国畜牧兽,2009,36:168-171.5.OliveiraS,PijoanC.Haemophilusparasuis:newtrendsondiagnosis,epidemiol-ogyandcontrol.VetMicrobiol.2004,99:1-12.6.Costa-HurtadoM,BallesterM,Galofré-MilàN,DarjiA,AragonV.VtaA8andVtaA9fromHaemophilusparasuisdelayphagocytosisbyalveolarmacrophages.VetRes.2012,27:43-57.7.NaritaM,KawashimaK,MatsuuraS,UchimuraA,MiuraY.PneumoniainpigsinfectedwithpseudorabiesvirusandHaemophilusparasuisserovar4.JCompPathol.1994,110:329-39.8.KimJ,ChungHK,JungT,ChoWS,ChoiC,ChaeC.PostweaningmultisystemicwastingsyndromeofpigsinKorea:prevalence,microscopiclesionsandcoexistingmicroorganisms.JVetMedSci.2002,64:57-62.9.蔡旭旺,陈焕春.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危害及其防治策略.养殖与饲料,2004,6:34-37.10.StrawBE,AllaireSD,MeigelingWL,TaylorDJ.Diseasesofswine.8thEdition.Ames,lowa,USA:Lowastateuniversitupress,1999,475-481.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经过筛选后补化合物而提供一种新型的防治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药物,安全无耐药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种药物作为制备预防或治疗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相关疾病药物中的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治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药物是大黄酸或大黄酸衍生物,其分别由下式(I)或(II)所定义:包括其单独的异构体、异构体的外消旋或非外消旋混合物、氧化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水合物其中,R1选自-COOH或-SO3H;R2~R6选自氢、烃基、卤素、-CN、-OH、-N3、-NO2、-N(R)2、-CH═NR、-OR、-COR、-OCOR,其中,R为甲基或乙基。本专利技术涉及所述的取代基为烷基、环烷基、环烯基、烯基、炔基或芳基;其中,烷基的碳的数目为1-10,环烷基的碳的数目为3-8,环烯基的碳的数目为5-6,烯基的碳的数目为2-6,炔基的碳的数目为2-6,芳基的碳的数目为6-10。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提供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选自钾盐或钠盐。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所述药物的可选剂型为口服制剂、外用制剂、吸入制剂、经鼻制剂、经直肠制剂、经皮制剂或注射制剂。优选为口服制剂。在本专利技术的在一个方面,对已经患有或正在患有或处在患有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风险的猪猪施用预防和/或治疗有效量的含有大黄酸及其衍生物的药物。所述有效量包括对猪每天施用约0.1mg/kg至约10000mg/kg体重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含有大黄酸或/和其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在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中,大黄酸或/和其衍生物所占比例,以重量计,占整个制剂的总重量为10%-80%。在国际上,专利技术人使用从天然中草药中筛选获得了一个无任何毒副作用的大黄酸及其衍生物,首次有效地防止和/或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做到科学用药,有的放矢。也是首次发现了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这种功能,填补了中草药现代化的国内、国际空白,利于猪的康复,生产和产量的提高。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实质性理解,在下文中以不同的详细程度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面、模式、实施方式、变型和特征。在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使用了动物学、药物有机化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很多传统技术。这些技术是熟知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阐述:一种防治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药物是大黄酸或大黄酸衍生物或其药用盐,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大黄酸或/和其衍生物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药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为大黄酸或大黄酸衍生物分别为下式(I)和(II)所定义、包括其单独的异构体、异构体的外消旋或非外消旋混合物、氧化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水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大黄酸或/和其衍生物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药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为大黄酸或大黄酸衍生物分别为下式(I)和(II)所定义、包括其单独的异构体、异构体的外消旋或非外消旋混合物、氧化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水合物,其中,R1选自-COOH或-SO3H;R2~R6选自氢、烃基、卤素、-CN、-OH、-N3、-NO2、-N(R)2、-CH═NR、-OR、-CHO、-COR、-OCOR,其中,R为甲基或乙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代基为烷基、环烷基、环烯基、烯基、炔基或芳基;其中,烷基的碳的数目为1-10,环烷基的碳的数目为3-8,环烯基的碳的数目为5-6,烯基的碳的数目为2-6,炔基的碳的数目为2-6,芳基的碳的数目为6-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选自钾盐或钠盐。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口服制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用途还包括对猪施用预防和/或治疗有效量0.1mg/kg至约10000mg/kg体重的含有大黄酸及其衍生物的药物。6.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猪是已经患有或正在患有或处在患有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风险的猪。7.一种五甲基大黄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的具体步骤为:在250mL三颈瓶中依次加入大黄酸(1.42g,0.005mol),DMF(50mL),搅拌下加入碘甲烷(7.1g,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欣刘思国张万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