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杆联动传送机构及其读写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2983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6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读写卡机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杆联动传送机构及其读写卡机,本传送机构包括:第一主、从动轮,第二主、从动轮,第三主、从动轮;以及首尾相互铰接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连杆,且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连杆分别通过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转轴活动安装于所述读写卡机上,第一从动轮安装于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上,第二从动轮安装于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上;第三从动轮安装于第四连杆的第二端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卡片在传送过程中始终只能受到其中任意一组传动轮组的作用力,不受其它任意两组传动轮组的影响,保证了卡片传送的平稳性,从而提高读写卡片的准确率和成功率,使用更为方便快捷。

Connecting rod linkage transfer mechanism and read-write card machine thereof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read-write card machine products, in particular to a linkage rod transfer mechanism and read-write machine, including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first main drivenwheel second main drivenwheel third main drivenwheel; and hinged both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third, fourth, second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Third, Fourth, second, third respectively,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and the fourth shaft is movably arranged on the reading and writing through the first card, the driven wheel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link on the first end of second, the driven wheel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second; third wheel mounted on the fourth from the second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the utility model the card in the process of transmission is always only one group transmission wheel force is not affected by any other two groups of driving wheel group, the transmission card The utility model improves the accuracy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read-write card, and is more convenient and quick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杆联动传送机构及其读写卡机
本技术涉及读写卡机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杆联动传送机构以及一种具有连杆联动传送机构的读写卡机。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智能卡片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如:银行、公交、门禁以及身份证件等;而在将卡片发放之前,均需要利用到读写卡机对卡片的信息进行读取并写入一些信息;而在读写磁头开始进行读写信息操作时,其要求卡片的传送要保持平稳,尽量减少停顿或抖动或受其它外力作用影响,从而保证读写卡的准确率和成功率;而现有读写卡机中的传送机构是采用自主传动方式,传动轮组之间没有相互联动结构,卡片从任意一组传动轮组到达另一组传动轮组时会受到传动轮组的作用力,受到阻力后卡片会瞬间停顿,读写卡的准确率和成功率会大大降低,故其容易导致读写卡机需要重复多次读写卡片,甚至会造成读写不成功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连杆联动传送机构以及一种连杆联动传送机构的读写卡机。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是一种连杆联动传送机构,其设置于读写卡机内部,包括:三组传动轮组,其分别为:第一传动轮组,第二传动轮组和第三传动轮组;所述第一传动轮组包括: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组包括: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三传动轮组包括:第三主动轮和第三从动轮;所述第一、第二、第三主动轮均安装于所述读写卡机上,所述第一、第二、第三从动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主动轮的上方;所述第一从动轮通过第一安装柱安装于第一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连杆通过第一转轴活动安装于所述读写卡机上,且其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的第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二连杆通过第二转轴活动安装于所述读写卡机上,且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第三连杆的第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二从动轮通过第二安装柱安装于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三连杆通过第三转轴活动安装于所述读写卡机上,且其的第二端与第四连杆的第一端相铰接;所述第四连杆通过第四转轴活动安装于所述读写卡机上,且其的第二端设有第三安装柱,所述第三从动轮安装于第三安装柱上。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柱到第一转轴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安装柱到第二转轴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安装柱到第四转轴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安装柱到第三转轴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柱到第一转轴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三安装柱到第四转轴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二安装柱到第二转轴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安装柱到第三转轴之间的距离相等。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柱到第一转轴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安装柱到第二转轴之间的距离比例为2:1。进一步,所述第一、第二、第三主动轮均与动力装置相连接。本技术一种具有连杆联动传送机构的读写卡机,包括:主机架,所述主机架中安装有读写磁头和如上所述的连杆联动传送机构,所述读写磁头设置于该连杆联动传送机构的上方或下方。进一步,所述读写磁头的中心与所述第二传动轮组的中心相对准。本技术的连杆联动传送机构,其使得卡片在传送过程中始终只能受到其中任意一组传动轮组的作用力,不受其它任意两组传动轮组的影响,保证了卡片传送的平稳性,从而提高读写卡片的准确率和成功率,加快了读写卡的效率,使用更为方便快捷。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连杆联动传送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杆联动传送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在送卡第一阶段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在送卡第二阶段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在送卡第三阶段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读写卡机在一个角度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读写卡机在另一个角度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是一种连杆联动传送机构,其设置于读写卡机内部,包括:三组传动轮组,其分别为:第一传动轮组,第二传动轮组和第三传动轮组;所述第一传动轮组包括:第一主动轮1和第一从动轮2,所述第二传动轮组包括:第二主动轮3和第二从动轮4,所述第三传动轮组包括:第三主动轮5和第三从动轮6;所述第一、第二、第三主动轮1、3、5均安装于所述读写卡机上,所述第一、第二、第三从动轮2、4、6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主动轮1、3、5的上方;所述第一从动轮2通过第一安装柱7安装于第一连杆8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连杆8通过第一转轴9活动安装于所述读写卡机上,且其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10的第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二连杆10通过第二转轴11活动安装于所述读写卡机上,且该第二连杆10的第二端与第三连杆13的第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二从动轮4通过第二安装柱12安装于第二连杆10的第二端;所述第三连杆13通过第三转轴14活动安装于所述读写卡机上,且其的第二端与第四连杆15的第一端相铰接;所述第四连杆15通过第四转轴16活动安装于所述读写卡机上,且其的第二端设有第三安装柱17,所述第三从动轮6安装于第三安装柱17上。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柱7到第一转轴9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安装柱12到第二转轴11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安装柱17到第四转轴16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安装柱12到第三转轴14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柱7到第一转轴9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三安装柱17到第四转轴16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二安装柱12到第二转轴11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安装柱12到第三转轴14之间的距离相等。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柱7到第一转轴9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安装柱12到第二转轴11之间的距离比例为2:1。进一步,所述第一、第二、第三主动轮1、3、5均与动力装置相连接。本技术中的所有主动轮均安装于读写卡机上的固定位置上,而从动轮可相对主动轮作上下运动。由于主动轮均与动力装置相连接,故放置在主动轮上的卡片20可在主动轮的带动下进行移动。请参阅图3至图5,本技术的连杆联动传送机构在不进行卡片20传送时,从动轮均与主动轮相贴合;而在进行卡片20传送时,卡片20从第一传动轮组的一侧进入,使得第一从动轮2提升了一个卡片20高度;同时,第二、第三从动轮4、6也相应向上运动,分别与第二、第三主动轮3、5形成间隙;而由于所述第一安装柱7到第一转轴9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安装柱12到第二转轴11之间的距离比例为2:1,故,第二从动轮4的提升高度为半个卡片20高度;卡片20在第一主动轮1的带动上向前移动;当卡片20的前端进入第二传动轮组时,第二传动轮组主导卡片20的传送,第二从动轮4适应卡片20厚度向上提升一个卡片20高度,通过连杆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一从动轮2和第三从动轮6进行提升行程倍数放大,其提升高度为两个卡片20高度,使第一从动轮2和第三从动轮6完全脱离卡片20,此时卡片20只受到第二传动轮组的作用力;卡片20通过读写磁头19进行读写信息操作;卡片20在完全通过第二传动轮组后,传递到第三传动轮组,此时,第三从动轮6下落贴在卡片20上表面,接管卡片20传送。请参阅图6至图7,本技术一种具有连杆联动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连杆联动传送机构及其读写卡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杆联动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其设置于读写卡机内部,包括:三组传动轮组,其分别为:第一传动轮组,第二传动轮组和第三传动轮组;所述第一传动轮组包括: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组包括: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三传动轮组包括:第三主动轮和第三从动轮;所述第一、第二、第三主动轮均安装于所述读写卡机上,所述第一、第二、第三从动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主动轮的上方;所述第一从动轮通过第一安装柱安装于第一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连杆通过第一转轴活动安装于所述读写卡机上,且其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的第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二连杆通过第二转轴活动安装于所述读写卡机上,且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第三连杆的第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二从动轮通过第二安装柱安装于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三连杆通过第三转轴活动安装于所述读写卡机上,且其的第二端与第四连杆的第一端相铰接;所述第四连杆通过第四转轴活动安装于所述读写卡机上,且其的第二端设有第三安装柱,所述第三从动轮安装于第三安装柱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杆联动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其设置于读写卡机内部,包括:三组传动轮组,其分别为:第一传动轮组,第二传动轮组和第三传动轮组;所述第一传动轮组包括: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组包括: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三传动轮组包括:第三主动轮和第三从动轮;所述第一、第二、第三主动轮均安装于所述读写卡机上,所述第一、第二、第三从动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主动轮的上方;所述第一从动轮通过第一安装柱安装于第一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连杆通过第一转轴活动安装于所述读写卡机上,且其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的第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二连杆通过第二转轴活动安装于所述读写卡机上,且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第三连杆的第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二从动轮通过第二安装柱安装于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三连杆通过第三转轴活动安装于所述读写卡机上,且其的第二端与第四连杆的第一端相铰接;所述第四连杆通过第四转轴活动安装于所述读写卡机上,且其的第二端设有第三安装柱,所述第三从动轮安装于第三安装柱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波吴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天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