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的桥梁竖向预应力张拉端槽口现浇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27055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捷的桥梁竖向预应力张拉端槽口现浇模板,它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和设在壳体内的空心的穿线套,壳体左右两侧壁顶面上分别固定提手,该壳体侧壁内表面上部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壳体侧壁内表面和壳体底板内表面形成密闭的空间;所述穿线套下端穿过隔板并贯穿壳体底板,其下端面与壳体底板外表平齐,该穿线套上端面高于隔板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壳体侧壁内表面上部固定有隔板,防止混凝土砂浆进入壳体内,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穿线套上端面高于隔板上表面避免了混凝土砂浆进入穿线套并通过穿线套流到桥面,从而造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模板与桥面凝固成一体产生其不易拆除的现象。

A convenient bridge vertical prestress tension notch cast-in-place templat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nvenient vertical prestressed bridge tension notch cast-in-place template, which comprises a casing and an upper opening in the shell of the hollow thread sleeve, a left and right side walls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handle,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side wall of the shell are fix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partition, 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confined space the partition, the side wall of the casing and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shell in the bottom plate; the thread sleeve through the clapboard and through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shell, the lower end of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shell surface flush, the threading sleeve end above the baffle on the surface. The upper part of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shell side wall is fixed on the surface of clapboard, prevent concrete mortar into the casing, and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thread sleeve on the end face on the surface above the baffle to avoid concrete mortar into the thread sleeve and by threading set to the deck, thus making the utility model template and solidified into one of the deck it is not easy to remove the phenomen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的桥梁竖向预应力张拉端槽口现浇模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捷的桥梁竖向预应力张拉端槽口现浇模板,属于桥梁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在我国科技快速进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技术的革新是每个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内的桥梁工程建设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预应力在桥梁建设的各项技术中是一项成熟且应用广泛的技术。高刚度、高强度、高抗渗透性和高抗裂能力的特点使预应力技术在提高桥梁工程施工的质量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随着我国现代化交通建设工程的增加,我国在桥梁施工中也越来越多地应用预应力技术,以使我国路桥施工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在桥梁工程中对桥梁竖向预应力进行张拉前,需要在桥梁施工时预留张拉端槽口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张拉工作,在进行桥梁现浇时通常采用模板对张拉端槽口进行浇筑。常用的模板通常由顶端开口的中空的壳体以及开设在壳体底板上的穿线口组成,这种模板在施工时容易向壳体内灌进混凝土砂浆,从而导致混凝土砂浆通过穿线口流到桥面上,造成浇筑完成后不易将模板拆除。为了取下模板施工人员需要将与外侧已经硬化的混凝土成为一体的模板松动才能进行拆除,此时,通常采用的办法是直接将模板砸松动,此种办法容易将模板砸变形,造成模板不能再次使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便捷的桥梁竖向预应力张拉端槽口现浇模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捷的桥梁竖向预应力张拉端槽口现浇模板,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和设在壳体内的空心的穿线套,壳体左右两侧壁顶面上分别固定提手,该壳体侧壁内表面上部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壳体侧壁内表面和壳体底板内表面形成密闭的空间;所述穿线套下端穿过隔板并贯穿壳体底板,其下端面与壳体底板外表平齐,该穿线套上端面高于隔板上表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壳体具有3°~5°的脱模斜度。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壳体顶面为前高后低的斜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穿线套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矩形和正方形的任一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壳体侧壁内表面上部固定有隔板,防止混凝土砂浆进入壳体内,且本技术的穿线套上端面高于隔板上表面避免了混凝土砂浆进入穿线套并通过穿线套流到桥面,从而造成本技术模板与桥面凝固成一体产生其不易拆除的现象;另外本技术模板的壳体具有脱模斜度,便于完成张拉端槽口浇筑完成后模板的拆除。综上,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易于拆除,且隔板提高了壳体的刚度和强度,使得本技术模板不会发生变形,提高循环利用率,节省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横向断面图。图中标号代表的意义为:1、壳体,2、隔板,3、提手,4、穿线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参见图1和图2,一种便捷的桥梁竖向预应力张拉端槽口现浇模板,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1和设在壳体1内的空心的穿线套4,壳体1左右两侧壁顶面上分别固定提手3,该壳体1侧壁内表面上部固定有隔板2,所述隔板2、壳体1侧壁内表面和壳体底板内表面形成密闭的空间;所述穿线套4下端穿过隔板2并贯穿壳体底板,其下端面与壳体底板外表平齐,位了防止混凝土砂浆顺着穿线套4流到桥面,该穿线套4上端面高于隔板上表面。为了使得本实施例模板完成浇筑后便于脱模,所述壳体具有3°~5°的脱模斜度。所述的壳体顶面为前高后低的斜面。所述的穿线套5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矩形和正方形的任一种。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捷的桥梁竖向预应力张拉端槽口现浇模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捷的桥梁竖向预应力张拉端槽口现浇模板,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和设在壳体内的空心的穿线套,壳体左右两侧壁顶面上分别固定提手,其特征在于:该壳体侧壁内表面上部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壳体侧壁内表面和壳体底板内表面形成密闭的空间;所述穿线套下端穿过隔板并贯穿壳体底板,其下端面与壳体底板外表平齐,该穿线套上端面高于隔板上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的桥梁竖向预应力张拉端槽口现浇模板,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和设在壳体内的空心的穿线套,壳体左右两侧壁顶面上分别固定提手,其特征在于:该壳体侧壁内表面上部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壳体侧壁内表面和壳体底板内表面形成密闭的空间;所述穿线套下端穿过隔板并贯穿壳体底板,其下端面与壳体底板外表平齐,该穿线套上端面高于隔板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华李青耿丙彦舒建辉范悦让余其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