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远程协同察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2212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远程协同察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控制第一无人机飞行至预设侦察方向的预设区域内,控制第二无人机和第三无人机飞行至预设侦察方向的目标区域内;通过第一无人机向第二无人机发送侦察指令,及接收第二无人机采集到的目标区域的图像信息;依据图像信息确定攻击目标,并通过第二无人机向第二无人机发送定位指令,向第三无人机发送攻击指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无人机远程协同察打方法可以实现远程目标侦察和远程目标攻击,使得激光指示平台或单兵指示人员可以近距离接近攻击目标,并提高激光指示平台或单兵指示人员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机远程协同察打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自动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远程协同察打方法。
技术介绍
半主动激光制导是一种低成本、高精度的制导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在飞行器上设置激光接收器,并在飞行器发射时通过激光器对目标进行指示照射,发射后的飞行器在激光波束内飞行。当飞行器偏离激光波束轴线时,激光接收器依据偏离的大小和方位并形成误差信号,并按照导引规律形成控制指令来修正飞行器的飞行方向。但是,半主动激光制导方法还存在下述缺陷:通过激光器进行指示照射的目标需要在激光指示平台的视距之内。同时在飞行器飞行过程中还需要保持激光器对照射目标进行持续照射。因此,当采用半主动激光制导方法进行目标侦察或目标攻击时,不能近距离靠近侦察目标或攻击目标,同时也会降低激光指示平台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激光指示平台不能对侦察目标或攻击目标进行远程激光照射控制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远程协同察打方法,协同多个无人机实现远程目标侦察和远程目标攻击。本专利技术中一种无人机远程协同察打方法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方法包括:控制第一无人机飞行至预设侦察方向的预设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无人机远程协同察打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人机远程协同察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控制第一无人机飞行至预设侦察方向的预设区域内,控制第二无人机和第三无人机飞行至所述预设侦察方向的目标区域内;通过所述第一无人机向所述第二无人机发送侦察指令,及接收所述第二无人机采集到的所述目标区域的图像信息;依据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攻击目标,并通过所述第二无人机向所述第二无人机发送定位指令,向所述第三无人机发送攻击指令;所述第一无人机依据所述定位指令对所述攻击目标进行激光照射;所述第三无人机依据所述攻击指令和攻击目标反射的激光进行制导飞行,攻击所述攻击目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远程协同察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控制第一无人机飞行至预设侦察方向的预设区域内,控制第二无人机和第三无人机飞行至所述预设侦察方向的目标区域内;通过所述第一无人机向所述第二无人机发送侦察指令,及接收所述第二无人机采集到的所述目标区域的图像信息;依据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攻击目标,并通过所述第二无人机向所述第二无人机发送定位指令,向所述第三无人机发送攻击指令;所述第一无人机依据所述定位指令对所述攻击目标进行激光照射;所述第三无人机依据所述攻击指令和攻击目标反射的激光进行制导飞行,攻击所述攻击目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远程协同察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人机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无人机;所述第三无人机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三无人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远程协同察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多个第一无人机飞行至预设侦察方向的预设区域内,具体包括:确定所述多个第一无人机在预设侦察方向沿线上的各预设区域;控制所述多个第一无人机飞行至各自的预设区域内,并控制所述多个第一无人机中相邻的第一无人机建立通信连接形成串联通信,控制距所述目标区域最近的第一无人机分别与所述第二无人机和第三无人机立通信连接;其中,两个所述相邻的第一无人机的间距小于所述两个第一无人机之间的通信距离;所述预设侦察方向上第二无人机和第三无人机的沿线最远飞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无人机的通信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远程协同察打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依据所述第二无人机和/或第三无人机在所述预设侦察方向的沿线位置,调整所述第一无人机在预设侦察方向的沿线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远程协同察打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国梁袁如意刘振刘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