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成形体及发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2003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发泡倍率高、轻质、且无表面粗糙的具有优异外观的发泡成形体以及该发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通过所述发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即使在注射成形中使用热膨胀性微囊时,也均匀地进行热膨胀性微囊的发泡,由此可以得到发泡倍率高、具有优异外观的发泡成形体。还提供一种发泡成形体,其均匀地具有独立气泡,其特征在于,孔径为60~120μm,比重为0.6g/ml以下,并且表面粗糙度为4μm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泡倍率高、轻质、且无表面粗糙的具有优异外观的发泡 成形体以及发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所述发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即使在 注射成形中使用热膨胀性微囊时,也均匀地进行热膨胀性微囊的发泡,由 此可以得到发泡倍率高、具有优异外观的发泡成形体。
技术介绍
树脂发泡体通过使原材料或形成的气泡的状态等变化,可以显现遮热 性、隔热性、隔音性、吸音性、防震性、轻质化等各种性能,因此其可以 用于各种用途。作为这样的树脂发泡体,使用例如,在通过使化学发泡剂 发泡而得到的发泡聚氨酯、发泡聚丙烯、发泡聚乙烯、发泡聚氯化乙烯等 发泡树脂的表面上由聚氯乙烯或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等构成的树脂片材, 或在这样的树脂片材上作为表皮材料贴合有织物等的复合成形体所构成 的缓冲材料等。另外,近年来,不仅提出了贴合有表皮材料的发泡体,而 且也提出了将含有化学发泡剂的热塑性弹性体与表皮用树脂通过空腔移动(cavitymoving)法进行注射成形而得到的附带表皮的发泡体。但是,含有化学发泡剂的成形用树脂组合物,有时即使加热也不会发泡,在用于注射成形的情况下,在成形机内发泡剂可能急剧分解等,难以处理。另外,有时根据使用的树脂的种类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泡倍率,作为成形体不能得到所期望的硬度。与此相对,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主旨通过使用含有偶氮化合物、亚硝基化合物、肼衍生物、碳酸氢盐等化学发泡剂的乙烯-a-烯烃共聚物的母料颗粒(maste batch pellets),不论树脂的种类如何,都可以得到硬度和发泡率高且形成均匀的气泡的注射发泡成形体。但是,加热分解后的化学发泡剂无论怎样都会在分解气体同时产生发泡残渣,在成形体中残留的残渣有时对成形体的粘合性能产生影响。另外,如果使用化学发泡体,则存在以下问题点不会全部成为独立气泡,无论 怎样都产生连续气泡的部分,从而难以得到气密性非常高的发泡成形体。作为没有成为独立气泡的理由,有以下原因由于树脂的粘度过低, 分解气体的发泡力超过树脂的熔融张力,结果树脂的泡壁破裂。因此,特 别是要应用于注射成形法的情况下,为了降低树脂的温度,提高其粘度, 需要在将树脂填充到模具内之后使该树脂冷却(模具释放前冷却时间)。与此相对,近年来,进行了使用热膨胀性微囊代替化学发泡剂来制造 发泡成形体的尝试,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利用热膨胀性微 囊使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进行发泡而形成的热塑性弹性体发泡体,所述热 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由自由基交联性弹性体与热塑性树脂构成并进行交联 而成。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热膨胀性微囊,它是使用由含有腈 类单体80重量%以上、非腈类单体20重量%以下和交联剂0.1 1重量% 的聚合成份得到的聚合物,将挥发性膨胀剂进行微囊化而得到的热膨胀性 微囊,其中,非腈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酯类或丙烯酸酯类。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由壳聚合物和发泡剂构成的热膨胀 性微囊,所述壳聚合物由含腈类单体85重量%以上的乙烯性不饱和单体的 均聚物或共聚物构成,所述发泡剂含有异辛烷50重量%以上。但是,即使是使用这样的热膨胀性微囊来制造发泡成形体,在应用于 注射成形的情况下,也不能得到满意的发泡成形体,面对的问题有不能 得到所期望的发泡倍率(比重);或者成形物中出现变形或外观不良;或 者即使得到所期望的发泡倍率,在成形品的表面也发泡,从而具有表面粗 糙,外观变差。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0-17837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34336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2894990号说明书专利文献4:欧洲专利申请公开第1149628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发泡倍率高、轻质、且表面不粗糙的具有优异外观的发泡成形体以及该发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通过所述发泡成形体的 制造方法,即使在注射成形中使用热膨胀性微囊时,也均匀地进行热膨胀 性微囊的发泡,由此可以得到发泡倍率高、且具有优异外观的发泡成形体。 本专利技术为均匀地具有独立气泡的发泡成形体,其为孔径为60 120um、比重为0.6g/ml以下、并且表面粗糙度为4um以下的发泡成形体。 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述。本专利技术的发泡成形体均匀地具有独立气泡。由此,本专利技术的发泡成形 体的轻质性、隔热性、耐冲击性、刚性等优异,可以适用于住宅用建材、 汽车用构件、鞋底等用途中,可以特别作为汽车用构件来适宜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发泡成形体的孔径的上限为60um,下限为120um。当小于60um时,孔过小,不能满足对隔热性、轻质化等的发泡成形 体所要求的各种性能,当超过120um时,泡过大,发泡成形体的强度降 低。优选的下限为70um,优选的上限为100um。另外,上述孔径为发泡成形体的任意部位中存在的气泡的平均最大 径,例如,用显微镜等观察发泡成形体的截面,可以通过计算观察到的气 泡的最大径的平均值来求得。本专利技术的发泡成形体的比重的上限为0.6g/ml。当超过0.6g/ml时,不能满足对隔热性、轻质化等的发泡成形体所要求的各种性能。优选的上限 为0.580g/ml。另外,优选的下限为0.480g/ml。上述比重,例如,可以根据以JISK-7112A法(水中置换法)为基准 的方法来进行测定。本专利技术的发泡成形体的表面粗糙度的上限为4 li m。当超过4 li m时, 发泡成形体的外观被显著损坏。优选的上限为2um。另外,上述表面粗 糙度是发泡成形体表面的最大凸凹(日语山高^),例如,根据以JISB 0601为基准的方法,通过使用表面粗糙度形状测定仪等来进行测定。本专利技术的发泡成形体,通过在表面上层压表皮材料,可以得到复合成 形体,可以加工为2次制品、3次制品。作为上述表皮材料,可以列举皮革、树脂膜、织布、无纺布等。另 外,作为上述表皮材料,也可以使用附带由天然皮革、石或木等转印而成 的凹凸的聚硅酮压模等,制成在表面上进行了皮孔或木孔样式等设计的复合成形体,另外,也可以在其表面上形成作为骨料的硬质发泡层,得到3 层结构的复合成形体。另外,使用金属作为上述表皮材料,相对于该金属, 将含有基体树脂和热膨胀性微囊的组合物进行注射成形,由此可以制成金 属一体成形型金属/树脂混合成形体。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从回收等观点考 虑,由发泡成形体构成的发泡层与由表皮材料构成的表皮层优选由同系统 的热塑性弹性体构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发泡成形体的优选方式,可以列举例如环境负荷小、 容易回收、广泛应用于住宅用建材或汽车用构件等的聚烯烃成形体。作为上述汽车用构件,可以列举例如门饰板、仪表盘等内装材料成 形体、保险杠等车身材料等。另外,也可以用于鞋底等。本专利技术的发泡成形体,例如,可以通过使用下述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发泡 成形体的制造方法来进行制造。本专利技术1的发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是通过注射成形来制造发泡成形 体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将基体树脂与发泡起始温度为160 18(TC的热膨 胀性微囊加热至所述热膨胀性微囊的发泡起始温度以上的温度,制备熔融 混合物的熔融混炼工序;以及,将所述熔融混合物填充至模具内后开放模具,从而使所述热膨胀性微囊发泡的发泡工序,在所述发泡工序中,使从所述熔融混合物的填充结束至开放模具的时间为2 4秒。本专利技术2的发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是通过注射成形来制造发泡成形 体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将基体树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泡成形体,它是均匀地具有独立气泡的发泡成形体,其特征在于,孔径为60~120μm,比重为0.6g/ml以下,并且表面粗糙度为4μm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口泰广泽尚志
申请(专利权)人: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