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1979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式压缩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开口;压缩机构,包括:静涡盘,包括设有涡旋齿的低压侧和背向所述涡旋齿的高压侧,所述静涡盘的低压侧与所述壳体的第一开口相对以形成一容置空间;动涡盘,所述动涡盘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动涡盘设有涡旋齿的一侧与所述静涡盘的涡旋齿相对,且所述静涡盘的涡旋齿与所述动涡盘的涡旋齿形成压缩腔;电机机构,包括电机转子和电机定子,所述电机机构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驱动所述动涡盘相对于所述静涡盘转动,以压缩所述压缩腔内的制冷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压缩机改善可靠性和压缩机所占空间的利用率。

Vertical compresso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vertical compressor includes a housing, the housing has a first opening; the compression mechanism, including: static scroll, scroll includes a low side and back to the high side of the scroll, the static vortex disc and the low pressure side of the housing relative to form a first opening a holding space; the dynamic vortex plate, the dynamic vortex plate is positioned in the accommodating space, the moving scroll scroll with scroll tooth side and the static vortex disc relatively, and the static scroll scroll and the moving scroll scroll to form a compression chamber motor; mechanism comprises a motor rotor and a motor stator, the motor mechanism is positioned in the containing space, and drive the dynamic vortex plate relative to the static vortex disc rotation, to compress the refrigerant compression chamber. The compressor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improves the reliability and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the occupied space of the compr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立式压缩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车用涡旋压缩机具有以下特点和不足:1)基本都是卧式结构,即轴系传动机构与泵体为横向安装。相对于立式压缩机,卧式压缩机的缺点是压缩机内部不易形成平稳的润滑油池,油内循环利用和润滑的难度大,压缩机的排油量大,并且如有固体杂质进入压缩机内,杂质很容易随着制冷剂流入泵体内造成泵体零件的损伤。2)采用压铸铝合金壳体毛坯,通过进行较多的机加工得到壳体成品(加工部位包括壳体端面、壳体与电机过盈装配的内孔、轴承座孔及端面等)。由于压铸件容易产生气孔,如果压铸壳体的机加工部位的面积较大或者部位较多,在加工过程中很可能会使气孔贯通,从而导致壳体的气密性不良。3)压缩机吸气口或排气口位于铸造零件上。由于普通铸造铝合金件与锻造或挤压铸造等高强度铝合金相比其材料强度及致密性不高,安装吸气或排气压板的螺纹牙易被破坏。4)现有压缩机的外形结构基本都是类圆柱体,安装在车上时虽然压缩机本体的周边还会有一些狭小空间,但很难用来布置其它零部件。因此对安装空间的利用效率并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车用的电动立式压缩机,其可以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和压缩机所占空间的利用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式压缩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开口;压缩机构,包括:静涡盘,包括设有涡旋齿的低压侧和背向所述涡旋齿的高压侧,所述静涡盘的低压侧与所述壳体的第一开口相对以形成一容置空间;动涡盘,所述动涡盘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动涡盘设有涡旋齿的一侧与所述静涡盘的低压侧相对,且所述静涡盘的涡旋齿与所述动涡盘的涡旋齿形成压缩腔;电机机构,包括电机转子和电机定子,所述电机机构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驱动所述动涡盘相对于所述静涡盘转动,以压缩所述压缩腔内的制冷剂。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势:1)采用立式结构,压缩机内部可形成平稳的润滑油池,润滑油内循环利用和润滑的难度小,压缩机内各部件不容易产生摩擦损伤。2)采用耐磨高强度铝合金材质的静涡盘作为压缩机外壳的一部分,并且其上布置有压缩机的吸气口或排气口,提高压缩机气密性。压缩机吸气口或排气口位于耐磨高强度铝合金材质的静涡盘上,由于其材料强度及致密性高,安装吸气或排气压板的螺纹牙不易被破坏。3)压缩机的外形为类长方体,在保持压缩机总体结构的体积不变的前提下,类长方体外形比类圆柱体外形所占用的安装空间更小,对安装空间的利用效率更高。4)压缩机的润滑油池位于底部而吸气、压缩及排气腔位于顶部,与卧式结构压缩机相比更容易实现压缩机内制冷剂流通与油循环路径的隔离,结合挡油罩可进一步降低润滑油随制冷剂流出压缩机的几率,提高压缩机内油的利用率。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的剖面图。图3为图2中的局部视图F。图4为图2中的局部视图G。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的主视图。图6为图5的A-A剖面图。图7为图5的B-B剖面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壳体分解图。图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壳体主视图。图10为图9的C-C剖面图。图1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支架-电机机构-下支架装配立体图。图1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支架-电机机构-下支架装配仰视图。图13为图12的D-D剖面图。图1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壳体内部的仰视图。图15为图14的E-E剖面图。图1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支架一视角的立体图。图1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上支架-电机机构-下支架装配剖面图。图18为图17中的局部视图T。图1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压缩机壳体内部件的立体图。图20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压缩机剖面图。图21为图20的局部视图O。图2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接线柱的立体图。图2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的剖面图。图2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偏心曲轴的主视图。图25为图24的Q-Q剖面图。图26为图23的局部视图M。图27为图23的局部视图L。图2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下支架的立体图。图2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壳体内部部件的仰视图。图30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未安装油泵端板的壳体内部部件的仰视图。图31和图32分别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油泵的两个视角的立体图。图3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支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3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支架-防自转机构装配示意图。图3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动涡盘的立体图。图3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动涡盘的仰视图。图37示出了根据跟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自转机构的立体图。图3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自转机构-耐磨垫片装配示意图。图3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耐磨垫片-动涡盘装配示意图。图40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回油管装配示意图。图4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冷剂流通路径和回油管安装位置的关系。图4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挡油罩装配示意图。图43示出图42中的上挡油罩和下挡油罩。图4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种挡油罩装配示意图。图45示出图44中的上挡油罩和下挡油罩。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专利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为了改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压缩机,优选地为电动汽车用涡旋压缩机,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缩机不限于电动汽车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缩机为立式结构,即轴系传动机构与涡旋泵体轴线采用立式布置。首先结合图1至图16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立式压缩机包括壳体3、包括静涡盘2和动涡盘15的压缩机构及电机机构。优选地,立式压缩机还包括上盖1。壳体3具有第一开口。可选地,壳体3为铸造件。壳体3包括一挡墙308,挡墙308将容置空间划分为低压腔309和控制器腔302。低压腔309容置电机机构。控制器腔302设有一第二开口。立式压缩机还包括控制器腔盖4和电控部件。控制器腔盖4密封第二开口。具体而言,制器腔盖4和壳体3通过密封圈9(或密封垫片,或密封胶)以及螺栓10实现密封和紧固。电控部件设置在控制器腔盖4和挡墙之间的控制器腔302内。优选地,挡墙308设有朝向控制器腔302开口的凹腔305。电控部件可选地包括第一电控部件及第二电控部件。第一电控部件容置于凹腔305内。第一电控部件包括但不限于如下部件中的一种或多种:电容、电感及继电器。第二电控部件与挡墙308设置凹腔305之外的部分贴合。第二电控部件包括功率元件。具体而言,凹腔305设置的位置,在低压腔309一侧与低压腔309内零件不干涉,在控制器腔302一侧功率元件与壳体3的挡墙308未设置凹腔305的部分贴合,在低压腔309内从吸气腔203流入的制冷剂流经挡墙308,制冷剂吸收功率元件散发的热量,实现对功率元件的冷却。这样,通过壳体3的挡墙308将低压腔30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立式压缩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3),所述壳体(3)具有第一开口;压缩机构,包括:静涡盘(2),包括设有涡旋齿(201)的低压侧(202)和背向所述涡旋齿(201)的高压侧(206),所述静涡盘(2)的低压侧(202)与所述壳体(3)的第一开口相对以形成一容置空间;动涡盘(15),所述动涡盘(15)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动涡盘(15)设有涡旋齿(1501)的一侧与所述静涡盘(2)的涡旋齿(201)相对,且所述静涡盘(2)的涡旋齿(201)与所述动涡盘(15)的涡旋齿(1501)形成压缩腔;电机机构,包括电机转子(20)和电机定子(12),所述电机机构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驱动所述动涡盘(15)相对于所述静涡盘(2)转动,以压缩所述压缩腔内的制冷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3),所述壳体(3)具有第一开口;压缩机构,包括:静涡盘(2),包括设有涡旋齿(201)的低压侧(202)和背向所述涡旋齿(201)的高压侧(206),所述静涡盘(2)的低压侧(202)与所述壳体(3)的第一开口相对以形成一容置空间;动涡盘(15),所述动涡盘(15)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动涡盘(15)设有涡旋齿(1501)的一侧与所述静涡盘(2)的涡旋齿(201)相对,且所述静涡盘(2)的涡旋齿(201)与所述动涡盘(15)的涡旋齿(1501)形成压缩腔;电机机构,包括电机转子(20)和电机定子(12),所述电机机构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驱动所述动涡盘(15)相对于所述静涡盘(2)转动,以压缩所述压缩腔内的制冷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涡盘(2)为铝合金锻造件或铝合金挤压铸造件,所述立式压缩机还包括:上盖(1),所述上盖(1)与所述静涡盘(2)的高压侧(206)之间形成高压腔(2014);所述静涡盘(2)的低压侧(202)还形成有吸气腔(203),其中,所述静涡盘(2)上还设置有与所述高压腔(2014)相连通的排气口(2012)以及与所述吸气腔(203)相连通的吸气口(201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和所述静涡盘(2)的低压侧(202)形成的容置空间为类长方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包括一挡墙(308),所述挡墙(308)将所述容置空间划分为低压腔(309)和控制器腔(302),所述低压腔(309)容置所述电机机构;所述控制器腔(302)设有一第二开口。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腔盖(4),所述控制器腔盖(4)密封所述第二开口;电控部件,设置在所述控制器腔盖(4)和所述挡墙之间的所述控制器腔(302)内。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设有朝向所述控制器腔(302)开口的凹腔(305),所述电控部件包括:第一电控部件,容置于所述凹腔(305)内;第二电控部件,与所述挡墙(308)设置所述凹腔(305)之外的部分空间里。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控部件包括如下部件中的一种或多种:电容、电感及继电器;所述第二电控部件包括功率元件,所述功率元件与所述挡墙(308)贴合。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支架(11),与所述静涡盘(2)的低压侧(202)连接固定;下支架(13),通过所述电机定子(12)与所述上支架连接固定。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11)包括与所述静涡盘(2)连接固定的第一侧及与所述第一侧相背的第二侧,所述上支架(11)的第二侧上设置有多个上支架凸台(1105),各所述上支架凸台(1105)设置有螺纹孔(1106);所述电机定子(12)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1106)对应的多个第一螺栓通孔;所述下支架(13)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1106)对应的多个第二螺栓通孔;螺栓(35)穿过所述第二螺栓通孔、所述第一螺栓通孔及所述螺纹孔(1106)以将所述上支架(11)、所述电机定子(12)及所述下支架(13)连接固定。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柱(36),所述螺栓(35)穿过所述导柱(36),所述导柱(36)位于所述螺栓(35)和所述电机定子(12)的第一螺栓通孔的内壁之间,其中,所述导柱(36)的一端抵接所述上支架(11),所述导柱(36)的另一端抵接所述下支架(11)。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36)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螺栓通孔的轴向长度。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11)包括四个所述螺纹孔(1106),四个所述螺纹孔(1106)的中心连线形成正方形形状。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螺栓(29)穿过所述上支架(11)及设置在所述静涡盘(2)的螺纹孔(2015)以使所述上支架(11)与所述静涡盘(2)的低压侧(202)连接固定。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11)和所述下支架(13)设有贯通的通孔,以供轴承机构穿过。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定子(12)通过电机引出线(1201)连接至接线柱(21),所述接线柱(21)位于所述壳体(3)内壁和所述电机定子(12)的外壁之间,且远离所述壳体(3)的底壁。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21)包括柱体(2101)和端板(2102),所述端板(2102)上设有供所述柱体(2101)穿过的通孔;所述电机引出线(1201)包括与所述柱体(2101)电连接的端子(1202)以及包覆在端子(1202)外部的绝缘护罩(1203);其中,在所述绝缘护罩与端板(2102)之间的柱体(2101)的外部环绕着绝缘护套(2104)。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护套(2104)的内径小于所述柱体(2101)的外径。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21)设置在所述静涡盘(2)上。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涡盘(2)设有供所述接线柱(21)的柱体(2101)穿过的通孔,及环绕静涡盘(2)供所述接线柱(21)的柱体(2101)穿过的所述通孔设置的朝向所述电机机构开口的凹槽;所述端板(2102)背离所述电机机构的表面与所述凹槽的底壁相接触。2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偏心曲轴(19),联接到所述电机机构的电机转子(20)以传递旋转力,所述偏心曲轴(19)包括一长轴部(1909),所述长轴部(1909)的第一端设有一偏心销孔(1901),第二端设有一偏心销(1908),所述长轴部(1909)与所述偏心销(1908)之间还设有一肩台部(1907),所述偏心曲轴(19)内部具有一通油孔(1902),所述通油孔(1902)沿所述偏心曲轴(19)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偏心曲轴(19);一泵油缸(25),设置在所述下支架(13)上,所述泵油缸(25)形成有泵油腔(2502),所述泵油缸(25)还设置有吸油孔(2501),所述壳体(3)的底部设有一油池(31),所述吸油孔(2501)联通所述泵油缸(25)和油池(31);一油泵(26),设置于所述泵油腔(2502)内;一贯通的油泵轴(27),两端分别套接在所述油泵(26)和所述长轴部(1909)的偏心销孔(1901),联通所述油泵(26)与所述偏心曲轴(19)的通油孔(1902);一上轴承(17),套接所述偏心曲轴(19)的肩台部(1907);以及一下轴承(18),设置在所述下支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雪峰王玉强牟英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立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