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铁路双线预制箱梁提梁加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18865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1:54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双线预制箱梁提梁加固方法,包括:预制箱梁提梁前,在箱梁的顶板(6)和底板(7)间施加体外预应力,使箱梁的顶板(6)和腹板(8)连接处混凝土在提梁前处于受压状态,避免提梁时该处混凝土受拉出现裂纹。在提梁前给箱梁顶板、腹板连接处提供预压力,使得顶板、底板共同受力,从结构受力的角度解决了箱梁顶板、腹板连接处混凝土受拉开裂的问题。

A double line high-speed railway precast box girder girder reinforcement metho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igh-speed railway double line prefabricated box girder girder strengthening method, including: Prefabricated Box Girder girder, roof box beam (6) and bottom (7) between the external prestressing, the top plate of the box beam (6) and the web (8) at the junction of concrete in compression in the handle before when the handle, avoid concrete tensile cracks. Connections provide pre pressure to the box girder roof web in the handle, the roof and floor stress together, from the structure of the force point to solve the tension cracking of concrete box girder roof, web connection proble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铁路双线预制箱梁提梁加固方法
本专利涉及建筑结构与施工
,主要涉及高速铁路双线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高速铁路双线预制箱梁提梁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为尽量减少占地面积,适应地形及地质条件,经常采用桥梁,桥梁的比例一般较高,桥梁结构中以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桥式为主。预制简支箱梁从制造到安装就位,需多次进行提梁作业。目前,双线预制简支箱梁基本采用单箱单室结构,在箱梁顶板设置吊点进行提梁作业,提梁时顶板与腹板相接处易出现混凝土开裂,影响结构的外观和耐久性。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多采用加强混凝土保护层控制、加强钢筋配置等措施,效果不甚理想,提梁时混凝土开裂的情况仍普遍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铁路双线预制箱梁提梁加固方法,避免出现混凝土提梁裂纹,以满足高速铁路工程验收标准要求。本专利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速铁路双线预制箱梁提梁加固方法,包括:预制箱梁提梁前,在箱梁的顶板6和底板7间施加体外预应力,使箱梁的顶板6和腹板8连接处混凝土在提梁前处于受压状态,避免提梁时该处混凝土受拉出现裂纹。所述的施加体外预应力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速铁路双线预制箱梁提梁加固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铁路双线预制箱梁提梁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箱梁提梁前,在箱梁的顶板(6)和底板(7)间施加体外预应力,使箱梁的顶板(6)和腹板(8)连接处混凝土在提梁前处于受压状态,避免提梁时该处混凝土受拉出现裂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铁路双线预制箱梁提梁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箱梁提梁前,在箱梁的顶板(6)和底板(7)间施加体外预应力,使箱梁的顶板(6)和腹板(8)连接处混凝土在提梁前处于受压状态,避免提梁时该处混凝土受拉出现裂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铁路双线预制箱梁提梁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施加体外预应力的方法包括:在顶板(6)和底板(7)间设置多个张紧机构,张紧机构上端固定于顶板(6),下端固定于底板(7),向顶板(6)和底板(7)间施加体外预应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铁路双线预制箱梁提梁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张紧机构包括双头螺柱(1)、两端配合的螺母以及顶板(6)和底板(7)上的开孔;双头螺柱(1)穿过顶板(6)和底板(7)上的开孔,在顶板(6)的顶面与底板(7)的底面通过螺母固定;施加体外预应力方法包括:根据箱梁结构的空间计算分析,确定避免混凝土开裂所需的预加力值,按照预加力值选取双头螺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方柯梁志新胡明王合希苏国明薛红云刘俊李莉田明王冰朱勇战罗支贵夏文明毕文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