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纱机上的并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1622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4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紧凑,并具有自动清理碎纱功能的并纱机上的并纱结构,挤压辊的侧部/顶部设有柔性清洁带,柔性清洁带经由固定板固定于机架上,且柔性清洁带的下端面与的挤压辊线接触;还包括固定于下轴侧部的固定管,固定管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轴承,挤压辊套在两个固定管上的轴承上,固定管为管状结构,两个轴承之间的固定管侧壁上设有若干个间隔设备、并环绕固定管侧壁、且沿固定管的轴线设置的带状穿孔;在挤压辊的表面上设有由若干个环绕挤压辊周向表面设置并间隔设置的通孔构成的通孔组,通孔组沿挤压辊的轴线间隔设置;固定管通过气管与负压源连接。

Machine and yarn structur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novel design, compact structure, and can automatically clean up the broken yarn function machine and yarn structure, lateral extrusion / roller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a flexible cleaning belt, flexible cleaning belt via a fixed plate fixed on the frame,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flexible cleaning belt and extrusion roller is line contact; including the fixed tube fixed to the shaft side of the fixed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bearing two spaced, extrusion roller in two fixed pipe bearing, fixed pipe is a tubular structure, fixed tube side wall between the two bearings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paced equipment, and surrounding the fixed tube side wall, and the fixed pipe is arranged along the axis of strip perforation; through hole group is composed of several around the circumferential surface of extrusion roller set and spaced holes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extrusion roller, through holes along the extrusion roller group arranged at intervals along the axis The fixed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negative pressure source through the air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并纱机上的并纱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并纱机,尤其涉及一种并纱机上的并纱结构。
技术介绍
并纱机是用于纺织领域内的必备常用设备之一,其在纺织领域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现有技术中的并纱机生产中,需要对其生产中的芯线与纺纱进行合成为细砂,现有技术中的并纱机包括上轴、与上轴线接触的输送带、设置在上轴下方的下轴、以及与下轴线接触的挤压辊;还包括设置于挤压辊下方的引导管,两根纱线的端部由上轴与输送带穿过后进入下轴与挤压辊之间,而后合并后进入引导管内,而后纺纱与芯线合成为一体,构成纱线,同时在挤压辊上还设置有清洁器,用于对挤压辊上的碎纱进行清理(挤压辊转动中与纱线接触,其上易沾有碎纱,因此需要定期清除),以上为现有技术中的并纱机的主要工作流程,但是在上述工作中其上的清洁器采用的是硬质钢板或铁板与挤压辊接触进行清理,而采用上述结构的清洁器使用中易对辅助辊产生损坏,同时需要停机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紧凑,并具有自动清理碎纱功能的并纱机上的并纱结构。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并纱机上的并纱结构,应用于并纱机上,所述并纱机包括上轴、与上轴线接触的输送带、设置在上轴下方的下轴、以及与下轴线接触的挤压辊;还包括设置于挤压辊下方的引导管,两根纱线的端部由上轴与输送带穿过后进入下轴与挤压辊之间,而后合并后进入引导管内,所述挤压辊为柔性橡胶制成;所述挤压辊的侧部/顶部设有柔性清洁带,所述柔性清洁带经由固定板固定于机架上,且所述柔性清洁带的下端面与所述的挤压辊线接触。优选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下轴侧部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轴承,所述挤压辊套在两个固定管上的轴承上,位于两个轴承之间的挤压辊的内壁与所述固定管的侧壁间隔设置,且所述挤压辊可转动。优选的,所述固定管为管状结构,两个轴承之间的固定管侧壁上设有若干个间隔设备、并环绕固定管侧壁、且沿固定管的轴线设置的带状穿孔;在所述挤压辊的表面上设有由若干个环绕挤压辊周向表面设置并间隔设置的通孔构成的通孔组,所述通孔组沿所述挤压辊的轴线间隔设置;所述固定管通过气管与负压源连接。优选的,在所述挤压辊的侧部还设有侧管,与所述挤压辊相向设置的侧管管壁上设有与所述挤压辊相向设置并与所述挤压辊同长的侧吸纱孔带,所述侧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亦与所述负压源连接。优选的,在所述侧管的开口端上设有一集纱装置,所述集纱装置包括均为筒状结构的上体和下体,所述上体和下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上体的顶端与侧管的端部连接,所述下体的下端与负压源连接,所述气管与所述侧管连通;在所述下体内设有一滤网。优选的,所述侧管、固定管、上体和下体均为透明状。优选的,所述侧吸纱孔带的截面呈外端口大的喇叭状结构。优选的,所述柔性清洁带为硅胶,且与所述挤压辊线接触的柔性清洁带的下端呈U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设计其结构新颖、紧凑,实施中可以在进行并纱的同时进行碎纱的清理和收集工作,且在进行上述工作时不需要停机进行,可提高其企业的生产效率并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截面状态主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固定管及挤压辊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轴;2.挤压辊;3.纱线;4.引导管;5.固定管;6.柔性清洁带;7.气管;8.通孔;9、10.轴承;11.带状穿孔;12.侧管;13.上体的顶端;14.上体;15.下体;16.滤网;17.下体的下端;18.侧吸纱孔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并纱机上的并纱结构,参见图1至图4;应用于并纱机上,所述并纱机包括上轴、与上轴线接触的输送带、设置在上轴下方的下轴1、以及与下轴1线接触的挤压辊2;还包括设置于挤压辊2下方的引导管4,两根纱线的端部由上轴与输送带穿过后进入下轴1与挤压辊2之间,而后合并后进入引导管4内(以上为现有技术),进一步的,本设计中的所述挤压辊2为柔性橡胶制成;所述挤压辊2的侧部/顶部设有柔性清洁带6,所述柔性清洁带6经由固定板固定于机架上,且所述柔性清洁带6的下端面与所述的挤压辊线接触,且所述柔性清洁带6为硅胶,且与所述挤压辊2线接触的柔性清洁带6的下端呈U形。它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下轴1侧部的固定管5,所述固定管5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轴承9、10,所述挤压辊2套在两个固定管5上的轴承9、10上,位于两个轴承9、10之间的挤压辊2的内壁与所述固定管5的侧壁间隔设置,且所述挤压辊2可转动,本设计中的所述固定管5为管状结构,两个轴承9、10之间的固定管5侧壁上设有若干个间隔设备、并环绕固定管侧壁、且沿固定管的轴线设置的带状穿孔11;还在所述挤压辊2的表面上设有由若干个环绕挤压辊周向表面设置并间隔设置的通孔8构成的通孔组,所述通孔组沿所述挤压辊的轴线间隔设置;还在所述挤压辊2的侧部还设有侧管12,与所述挤压辊2相向设置的侧管12管壁上设有与所述挤压辊相向设置并与所述挤压辊同长的侧吸纱孔带18,所述侧管18的一端封闭,所述侧吸纱孔带18的截面呈外端口大的喇叭状结构。进一步的,本设计还在所述侧管12的开口端上设有一集纱装置,所述的集纱装置它包括均为筒状结构的上体14和下体15,所述上体14和下体15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上体的顶端13与侧管12的端部连接,所述下体15的下端与负压源连接,固定管通过气管7与所述侧管12连通,还在所述下体内设有一滤网16,进一步的,本设计中的所述侧管12、固定管5、上体14和下体15均为透明状。本设计的结构在使用中,其挤压辊在与下辊接触的过程中,其纱线的碎纱可被挤压辊带走,由于本设计的多个通孔及带状穿孔的设计,在挤压辊转动的过程中,其带状穿孔通过通孔可以保持与固定管的连通,同时通过负压源可以在通孔及侧吸纱孔带处形成负压,此负压可将挤压辊上的碎纱吸走,吸走后的碎纱进入集纱装置中被滤网隔离收集,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收集后,可将下体与上体分离,而后可以将集纱装置中的碎纱进行清理;通过此方式可以对并纱中的碎纱进行清理排处,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且本结构在实施中可不停机进行操作,能够在不影响正常并纱生产的同时进行碎纱的清理工作。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并纱机上的并纱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并纱机上的并纱结构,应用于并纱机上,所述并纱机包括上轴、与上轴线接触的输送带、设置在上轴下方的下轴、以及与下轴线接触的挤压辊;还包括设置于挤压辊下方的引导管,两根纱线的端部由上轴与输送带穿过后进入下轴与挤压辊之间,而后合并后进入引导管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辊为柔性橡胶制成;所述挤压辊的侧部/顶部设有柔性清洁带,所述柔性清洁带经由固定板固定于机架上,且所述柔性清洁带的下端面与所述的挤压辊线接触;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下轴侧部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轴承,所述挤压辊套在两个固定管上的轴承上,位于两个轴承之间的挤压辊的内壁与所述固定管的侧壁间隔设置,且所述挤压辊可转动;所述固定管为管状结构,两个轴承之间的固定管侧壁上设有若干个间隔设备、并环绕固定管侧壁、且沿固定管的轴线设置的带状穿孔;在所述挤压辊的表面上设有由若干个环绕挤压辊周向表面设置并间隔设置的通孔构成的通孔组,所述通孔组沿所述挤压辊的轴线间隔设置;所述固定管通过气管与负压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纱机上的并纱结构,应用于并纱机上,所述并纱机包括上轴、与上轴线接触的输送带、设置在上轴下方的下轴、以及与下轴线接触的挤压辊;还包括设置于挤压辊下方的引导管,两根纱线的端部由上轴与输送带穿过后进入下轴与挤压辊之间,而后合并后进入引导管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辊为柔性橡胶制成;所述挤压辊的侧部/顶部设有柔性清洁带,所述柔性清洁带经由固定板固定于机架上,且所述柔性清洁带的下端面与所述的挤压辊线接触;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下轴侧部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轴承,所述挤压辊套在两个固定管上的轴承上,位于两个轴承之间的挤压辊的内壁与所述固定管的侧壁间隔设置,且所述挤压辊可转动;所述固定管为管状结构,两个轴承之间的固定管侧壁上设有若干个间隔设备、并环绕固定管侧壁、且沿固定管的轴线设置的带状穿孔;在所述挤压辊的表面上设有由若干个环绕挤压辊周向表面设置并间隔设置的通孔构成的通孔组,所述通孔组沿所述挤压辊的轴线间隔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新君张丹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进贤捉牛岗棉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