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1317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4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领域,目的是根据中医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机理而提供的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胶囊剂药物,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当归80~180g、赤芍60~120g、延胡索80~160g、红花30~120g、桃仁80~160g、莪术50~120g、三七30~100g、穿山甲30~100g;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药物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

Capsule medicine for treating ischemic apoplexy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medicine capsule for treating ischemic stroke according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ischemic stroke and to provide, the drug components and quality ratio are as follows: Angelica 80 ~ 180g, 60 ~ 120g of Radix Paeoniae Rubra and Rhizoma Corydalis 80 ~ 160g, 30 ~ 120g, peach flower 80 ~ 160g, 50 ~ 120g, 37 30 zedoary pangolin ~ 100g, 30 ~ 100g; the medicin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is a specimen of the prescrip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胶囊剂药物,特别是供缺血性中风患者使用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技术介绍
医者认为:缺血性中风,是指脑血栓形成或脑血栓的基础上导致脑梗塞、脑动脉堵塞而引起的偏瘫和意识障碍。脑血栓形成多在50岁以后起病,男性较多,常于休息、静止或睡眠时发生症状,发病情况较脑出血缓慢。常有先兆症状,如头晕、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等,在血压低时更易发生。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药物,是我们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缺血性中风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现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胶囊剂药物,以解决缺血性中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缺血性中风。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当归80~180g、赤芍60~120g、延胡索80~160g、红花30~120g、桃仁80~160g、莪术50~120g、三七30~100g、穿山甲30~100g。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当归95~160g、赤芍70~105g、延胡索90~140g、红花35~105g、桃仁90~140g、莪术60~105g、三七35~90g、穿山甲35~90g。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当归140g、赤芍95g、延胡索120g、红花95g、桃仁120g、莪术95g、三七80g、穿山甲80g。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粉尘及干燥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研为极细末待用;B、按照传统制备中药胶囊剂的方法,将研磨好的极细末药物过筛后,放入药器中混合均匀,然后制备成胶囊剂(其胶囊锁合后总长度为23.3mm,药粉容量0.4~0.5g/粒),分装密封即可。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胶囊剂药物以每日三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1.5~2.5g(3~5粒)/次,温开水送服。28天为一个疗程,服药2~4个疗程,症状逐渐减轻或痊愈。本专利技术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专利技术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当归,性味:性温、味甘辛,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之功效,用于治疗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血虚、或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性腹痛、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赤芍,性味:苦、微寒,具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之功效,用于治疗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延胡索,性味:辛、苦、温,无毒,具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红花,性味:辛、温,具有活血能经、祛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胞痹心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关节疼痛、中风偏竣、斑疹等症;桃仁,性味:苦甘、平,无毒,具有破血行瘀、润燥滑肠之功效,用于治疗经闭、症瘕、热病蓄血、风痹、疟疾、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血燥便秘;莪术,性味:辛、苦、温,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气滞血瘀所致的徵瘕积聚、心腹胀满、气滞食积、闭经痛经、跌打损伤;三七,性味:甘、微苦、温,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剌痛、跌扑肿痛;穿山甲,性味:味咸;性微寒,具有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消痈溃坚之功效,用于治疗血瘀经闭、癥瘕、风湿痹痛、乳汁不下、痈肿、瘰疬等症。本专利技术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原则,从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认为:就缺血性中风一证,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上述缺血性中风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胶囊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当归140g、赤芍95g、延胡索120g、红花95g、桃仁120g、莪术95g、三七80g、穿山甲80g。实施例2: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胶囊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当归160g、赤芍105g、延胡索140g、红花105g、桃仁140g、莪术105g、三七90g、穿山甲90g。实施例3: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胶囊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当归180g、赤芍120g、延胡索160g、红花120g、桃仁160g、莪术120g、三七100g、穿山甲100g。典型病例经临床诊断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共391例,年龄为51岁以上的205例,只有186例为51岁以下。391例患者中痊愈的335例,有效的56例,总有效率达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胶囊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当归80~180g、赤芍60~120g、延胡索80~160g、红花30~120g、桃仁80~160g、莪术50~120g、三七30~100g、穿山甲30~100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胶囊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当归80~180g、赤芍60~120g、延胡索80~160g、红花30~120g、桃仁80~160g、莪术50~120g、三七30~100g、穿山甲30~100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胶囊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当归9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倩茹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海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