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孝德专利>正文

新型折叠式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12345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4 2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方便、使用方式多种可变、适用范围广的新型折叠式支撑架,它包括两个横板,分别为左横板和右横板,左横板、右横板的两端分别铰接有伸缩式的支撑腿;位于同一横板上的两个支撑腿可相向折叠收起;位于同一方向上的左横板、右横板的端部上分别铰接有左活动板、右活动板,在所述左活动板、右活动板另一端下方的左横板、右横板上分别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卡槽,所述左活动板、右活动板中部的下表面上分别铰接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延伸端可顶在所述卡槽内。

Novel folding support fram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novel structure design, convenient use, new type of variable folding and wide support frame, which comprises two transverse, transverse and transverse to the left right, left and right ends of the transverse horizontal plate is respectively hinged with a telescopic support legs; in two legs with a horizontal plate the opposite can be folded; respectively hinged ends in the same direction on the left and right transverse horizontal plate on the left and right movable plate board, a plurality of spaced slot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under the left movable plate and a right movable plate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left and right transverse horizontal plate, the the left movable plate, the movable plate under the right middle surface are respectively hinged with a support plate, the support plate extends on the top end of the card sl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折叠式支撑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撑架,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折叠式支撑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脑做支撑架、桌面支撑架的折叠方式单一,功能单一,在使用中具有针对性,并不具备通用性,使用中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方便、使用方式多种可变、适用范围广的新型折叠式支撑架。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新型折叠式支撑架,它包括两个横板,分别为左横板和右横板,左横板、右横板的两端分别铰接有伸缩式的支撑腿;位于同一横板上的两个支撑腿可相向折叠收起;位于同一方向上的左横板、右横板的端部上分别铰接有左活动板、右活动板,在所述左活动板、右活动板另一端下方的左横板、右横板上分别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卡槽,所述左活动板、右活动板中部的下表面上分别铰接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延伸端可顶在所述卡槽内。优选的,在两个相向设置的左活动板、右活动板的内壁上分别设有第一“X”形折叠杆和第二“X”形折叠杆,第一“X”形折叠杆和第二“X”形折叠杆分别由两个呈X”形铰接的连杆构成;所述第一“X”形折叠杆一端上的两个连杆的端部与第二“X”形折叠杆一端上的两个连杆的端部一一对应铰接。优选的,所述第一“X”形折叠杆另一端上的其中一个连杆的端部与左活动板的一端铰接,另一个连杆的端部活动连接在左活动板的侧壁上并可沿左活动板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二“X”形折叠杆另一端上的其中一个连杆的端部与右活动板的一端铰接,另一个连杆的端部活动连接在右活动板的侧壁上并可沿右活动板的长度方向滑动。优选的,在所述左活动板与右活动板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一T形的滑槽,与所述左活动板、右活动板活动连接的第一“X”形折叠杆上的连杆的端部及第二“X”形折叠杆上的连杆的端部上分别铰接有一滑板,所述滑板上设有与所述滑槽匹配的T形滑体,所述T形滑体配合安装于所述T形滑槽内。优选的,在所述滑板上设有一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端部位于滑槽内并可顶在滑槽的底部。优选的,在所述左横板的中部内壁上铰接有向右横板方向延伸的左连接板,在所述右横板的中部内壁上铰接有向左横板方向延伸的右连接板;所述右连接板的端部上设有一滑轴,所述滑轴的端部设有一与该滑轴垂直设置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右连接板的端部铰接,所述滑轴向右连接板的侧部延伸;在所述左连接板的侧壁上设有贯穿该左连接板两侧壁并沿该左连接板长度方向设置的通孔式滑槽,向外延伸的滑轴位于通孔式滑槽内。优选的,还包括将所述滑轴与所述左连接板两者相对固定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置于左连接板外侧壁上的角形卡槽,两个角形卡槽为一组,且每组角形卡槽中的两个角形卡槽相向设置于通孔式滑槽的上下两边上,且上下设置的两个角形卡槽的开口相向设置;优选的,在位于通孔式滑槽内的滑轴的端部设有一凹孔,凹孔内设有一拉簧,所述拉簧的内端部与凹孔的底部固定连接;还包括一嵌入体,所述嵌入体的一端位于凹孔内并与所述拉簧的外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拉簧对所述嵌入体施加拉力;在所述凹孔外的嵌入体上套有一呈正方形的卡板,所述卡板可相对所述嵌入体转动,所述卡板的边长与所述通孔式滑槽的宽度相同,在所述卡板外侧的嵌入体上还设有限位片,所述卡板位于限位片的内侧。优选的,在所述左连接板的上下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与所述通孔式滑槽贯通的滑槽带,位于所述通孔式滑槽内的滑轴上设有两个引导杆;两个引导杆的端部上分别设有一滑轮/轴承,两个引导杆分别位于其中一个滑槽带内,且所述滑轮/轴承位于所述滑槽带内,且所述滑轮/轴承可在滑槽带内沿滑槽带的内壁滚动。优选的,在所述左活动板/右活动板与所述左横板/右横板铰接处的活动板上铰接有一挡板,所述挡板可纵向设置亦可贴附于所述活动板上。优选的,所述挡板的下端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安装板,在两个安装板之间的挡板下端上设有一凸出的卡体,所述卡体的下端为一平面;所述左横板、右横板的端部上分别设有铰接板,在所述左活动板、右活动板的端部上设有一套管,所述套管的外侧壁上设有一沿套管外侧壁周向设置的引导槽,所述引导槽的前端始于该套管与左活动板/右活动板的连接处,所述引导槽的尾端止于套管的水平径向方向的套管中部,且所述引导槽的尾端形成一平面台阶,且该平面台阶与左活动板/右活动板的上表面平行。优选的,所述铰接板、安装板上均设有穿孔,所述套管位于两个安装板之间,此时,所述卡体位于引导槽内,所述铰接板位于安装板与套管之间,所述铰接板和安装板上的穿孔及所述套管同轴设置,且所述铰接板、安装板、套管通过贯穿铰接板和安装板上的穿孔及套管的铰接轴铰接。优选的,在所述挡板的侧壁上还设有凸棱,在所述左活动板、右活动板端部的上表面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凸棱匹配的带状槽,当所述挡板收起后并贴附于所述左活动板/右活动板上时,所述凸棱嵌入所述带状槽内。优选的,在所述左横板、右横板的端部上表面上分别设有一凸出的凸体,在所述左活动板、右活动板活动端的前端下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凸体匹配的嵌入槽,当所述左活动板、右活动板收起后分别位于所述左横板、右横板上时,所述凸体匹配嵌入至所述嵌入槽内。优选的,所述支撑腿分别通过一斜支撑件纵向固定于所述横板上,所述斜支撑件包括一端与所述横板铰接的第一拉板,一端与所述支撑腿的顶端铰接的第二拉板,所述第一拉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拉板的另一端铰接。优选的,在各支撑腿上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通孔,还包括可贯穿通孔设置的销杆。优选的,在所述两个横板中部的下表面上分别设有一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端部上设有转板,所述转板可相对所述固定杆转动,在同一横板上的两个支撑腿的中部分别设有一缺口,同一横板上的两个支撑腿上的缺口相向设置,两个缺口的外端部上分别设有台阶;且当同一横板上的两个支撑腿折叠后两个支撑腿紧贴设置,两个缺口对接为圆形,固定杆位于两个缺口之间,转板的两端部分别压在两个缺口的外端部上的台阶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设计其结构设计新颖、紧凑,通过本支撑架可以试下多种不同状态的支撑效果,可以对诸如桌面、电脑等进行支撑,且本支撑架在收起时体积小,不占用空间,且易于携带和搬运。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架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左连接板与右连接板的连接关系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滑轴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滑轴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架侧视状态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的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架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的E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9中的D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凸台与嵌入槽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挡板与横板、右活动板的连接关系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图1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挡板与横板、右活动板的连接关系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图1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挡板与右活动板的端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架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架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架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架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架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架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2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型折叠式支撑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折叠式支撑架,它包括两个横板,分别为左横板和右横板,左横板、右横板的两端分别铰接有伸缩式的支撑腿;位于同一横板上的两个支撑腿可相向折叠收起;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方向上的左横板、右横板的端部上分别铰接有左活动板、右活动板,在所述左活动板、右活动板另一端下方的左横板、右横板上分别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卡槽,所述左活动板、右活动板中部的下表面上分别铰接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延伸端可顶在所述卡槽内;在两个相向设置的左活动板、右活动板的内壁上分别设有第一“X”形折叠杆和第二“X”形折叠杆,第一“X”形折叠杆和第二“X”形折叠杆分别由两个呈X”形铰接的连杆构成;所述第一“X”形折叠杆一端上的两个连杆的端部与第二“X”形折叠杆一端上的两个连杆的端部一一对应铰接;所述第一“X”形折叠杆另一端上的其中一个连杆的端部与左活动板的一端铰接,另一个连杆的端部活动连接在左活动板的侧壁上并可沿左活动板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二“X”形折叠杆另一端上的其中一个连杆的端部与右活动板的一端铰接,另一个连杆的端部活动连接在右活动板的侧壁上并可沿右活动板的长度方向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折叠式支撑架,它包括两个横板,分别为左横板和右横板,左横板、右横板的两端分别铰接有伸缩式的支撑腿;位于同一横板上的两个支撑腿可相向折叠收起;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方向上的左横板、右横板的端部上分别铰接有左活动板、右活动板,在所述左活动板、右活动板另一端下方的左横板、右横板上分别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卡槽,所述左活动板、右活动板中部的下表面上分别铰接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延伸端可顶在所述卡槽内;在两个相向设置的左活动板、右活动板的内壁上分别设有第一“X”形折叠杆和第二“X”形折叠杆,第一“X”形折叠杆和第二“X”形折叠杆分别由两个呈X”形铰接的连杆构成;所述第一“X”形折叠杆一端上的两个连杆的端部与第二“X”形折叠杆一端上的两个连杆的端部一一对应铰接;所述第一“X”形折叠杆另一端上的其中一个连杆的端部与左活动板的一端铰接,另一个连杆的端部活动连接在左活动板的侧壁上并可沿左活动板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二“X”形折叠杆另一端上的其中一个连杆的端部与右活动板的一端铰接,另一个连杆的端部活动连接在右活动板的侧壁上并可沿右活动板的长度方向滑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折叠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活动板与右活动板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一T形的滑槽,与所述左活动板、右活动板活动连接的第一“X”形折叠杆上的连杆的端部及第二“X”形折叠杆上的连杆的端部上分别铰接有一滑板,所述滑板上设有与所述滑槽匹配的T形滑体,所述T形滑体配合安装于所述T形滑槽内;在所述滑板上设有一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端部位于滑槽内并可顶在滑槽的底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折叠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横板的中部内壁上铰接有向右横板方向延伸的左连接板,在所述右横板的中部内壁上铰接有向左横板方向延伸的右连接板;所述右连接板的端部上设有一滑轴,所述滑轴的端部设有一与该滑轴垂直设置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右连接板的端部铰接,所述滑轴向右连接板的侧部延伸;在所述左连接板的侧壁上设有贯穿该左连接板两侧壁并沿该左连接板长度方向设置的通孔式滑槽,向外延伸的滑轴位于通孔式滑槽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折叠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滑轴与所述左连接板两者相对固定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置于左连接板外侧壁上的角形卡槽,两个角形卡槽为一组,且每组角形卡槽中的两个角形卡槽相向设置于通孔式滑槽的上下两边上,且上下设置的两个角形卡槽的开口相向设置;在位于通孔式滑槽内的滑轴的端部设有一凹孔,凹孔内设有一拉簧,所述拉簧的内端部与凹孔的底部固定连接;还包括一嵌入体,所述嵌入体的一端位于凹孔内并与所述拉簧的外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拉簧对所述嵌入体施加拉力;在所述凹孔外的嵌入体上套有一呈正方形的卡板,所述卡板可相对所述嵌入体转动,所述卡板的边长与所述通孔式滑槽的宽度相同,在所述卡板外侧的嵌入体上还设有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孝德吴章
申请(专利权)人:温孝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