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树脂合成
,具体为。(二)
技术介绍
传统的是采用有夹套的反应釜,夹套内通入10 。C 3(TC的热交换介质水来冷却反应釜,这是因为生成聚酰胺酸的反应是个 放热反应,合成过程中降低反应釜的温度,可以使生成的聚酰胺酸达到高的 分子量,保证最终的聚酰胺酸达到一定的粘度要求。当各种原料加入反应釜 内、经测试粘度达到要求后, 一般是继续搅拌4 6个小时结束合成工序。但 接近终点时树脂粘度较大,搅拌效果不好,这时由上部投入的二酐料因此很 难分散于整个体系,导致反应釜内上层树脂的粘度与下层树脂的粘度差别比 较大,树脂体系不够均匀,加长搅拌时间虽有可能改善体系的均匀性,但又 造成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粘度不均匀将会影响下一工序的流涎质量,使流 涎产生的薄膜厚度不均匀和颜色不均匀、表面不光滑,甚至薄膜表面可见条 纹。(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加料完成后并且树 脂粘度达到一定的要求后,提高反应釜内树脂的温度,降低粘度、提高搅拌 效率,以实现搅拌均匀。本专利技术的采用有夹套的反应釜,反应釜的夹套内 通水。从向反应釜内投入二酐料开始,反应釜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酰胺酸树脂合成方法,反应釜的夹套内通入热交换介质水,从向反应釜内投入二酐料开始,反应釜的夹套内通入10℃~30℃的水并进行搅拌,其特征在于: 投料过程对树脂体系的粘度进行测定,当粘度达到6万厘泊~7万厘泊后,停止加入二酐,然后反 应釜的夹套内通入45℃~55℃的热水,使树脂体系的温度控制为60℃~70℃,温度升到预定的温度后,保温并继续搅拌2~5个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耀星,张俊丽,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