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面平面多极充磁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93447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0 0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面平面多极充磁夹具,其主要包括一极头座,该极头座上分布有多个凸起的极头和绝缘导线,所有极头呈长方形或正方形排列,其中最外圈极头为辅助极头,其余均为有效极头,各个极头之间有等距凹槽,绝缘导线连接电源,并根据充磁需求按照对应的绕线方式铺设于凹槽中。基于上述方案构成的单面平面多级充磁夹具,可以对表面形状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片状磁体进行充磁,能够实现在磁体单面多极充磁,保证磁体产生的磁场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面平面多极充磁夹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磁性材料,具体涉及磁性材料生产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磁性材料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不同领域的磁路设计不尽相同,所用的磁体形状和充磁方向也各个不相同,磁体形状主要有:柱形、环形、方形、瓦形,充磁方向沿轴向和径向比较普遍。在牵涉到一具体的应用中,例如需要步进信号的磁传感器中,现有的做法是将形状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片状磁体沿轴向充磁后,按照一定的磁路设计,将多块磁体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并粘贴好,然后封装。但这样的做法存在不足:一、密封性能不可靠,容易产生泄露,腐蚀铁芯,磁体也很快失去磁场,导致功能丧失;二、封装时,由于需要将多块磁体拼装,对装配精度要求很高,如果磁体间隙不均匀,产生的磁场也不均匀,因此提供的磁信号也会有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磁体充磁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在磁体单面多极可靠充磁的充磁夹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单面平面多极充磁夹具,所述充磁夹具主要包括一极头座,该极头座上分布有多个凸起的极头和绝缘导线,所有极头呈长方形或正方形排列,其中最外圈极头为辅助极头,其余均为有效极头,各个极头之间有等距凹槽,绝缘导线连接电源,并根据充磁需求按照对应的绕线方式铺设于凹槽中。优选的,所述极头座中有效极头的分布方案如下:N=m×n,其中,m为有效极头横向分布列数,n有效极头纵向分布列数,N为充磁数量,且N为偶数,12≤N≤64。优选的,所述极头座上设置有产品推送固定架,将产品推送并固定在极头上。优选的,所述产品推送固定架包括一对支架、盖板、拉板,所述支架对称设置在极头座上方,盖板通过固定在支架上方,支架内壁设有水平滑槽,拉板通过滑槽设于盖板和极头之间,拉板前端设有产品位,通过沿滑槽推动,将产品位内的产品推动至极头上方位置。优选的,所述极头座内还设有冷却水路。优选的,所述充磁夹具中还包括有底座,所述极头座设置在底座上。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方设置有绝缘垫脚。优选的,所述充磁夹具中还包括电极座,所述电极座设置在底座上,其外接电源,并与极头座中的绝缘导线电连接。优选的,所述电极座上设置有四个接线柱,其中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通过第一铜片连接、第三接线柱和第四接线柱通过第二铜片相连,第一接线柱和第三接线柱与极头座中的绝缘导线电连接,第二接线柱与第四接线柱外接电源。基于上述方案构成的单面平面多级充磁夹具,可以对表面形状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片状磁体进行充磁,能够实现在磁体单面多极充磁,保证磁体产生的磁场均匀。再者,本充磁夹具结构紧凑、性能稳定可靠,操作方便,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例中单面平面多极充磁夹具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例中单面平面多极充磁夹具的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例进行单面12极充磁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例进行单面16极充磁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例进行单面64极充磁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底座;11-极头座;12-电极座13-第一螺钉;14-第二螺钉;15-第三螺钉16-绝缘垫角;17-第一接线柱;18-第二接线柱19-第三接线柱;20-第四接线柱;21-第一铜片22-辅助极头;23-有效极头;24-支架;25-第四螺钉;26-盖板;27-拉板;28-第二铜片;29-产品;30-第五接线柱;31-第六接线柱;32-第一导线;33-第二导线;34-冷却水路;35-第一水接口;36-第二水接口;37-等距凹槽;38-绝缘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和图2,其所示为本实例中提供的单面平面多级充磁夹具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本单面平面多极充磁夹具,主要包含底座10,固定在底座上方的极头座11和电极座12三部分。其中电极座12通过第一螺钉13固定在底座10上,极头座11相对于电极座12通过第二螺钉14固定在底座10上,一组绝缘垫角16通过第三螺钉15固定在底座10下方。电极座12,其主要是用于向极头座11供电。该电极座12有四个接线柱17、18、19、20,其中第一接线柱17和第二接线柱18通过第一铜片21连接、第三接线柱19和第四接线柱20通过第二铜片28相连。极头座11,用于完成产品的充磁。其上表面上分布有多个凸起的极头,所有极头呈长方形或正方形阵列式排列,其中最外圈极头为辅助极头22,其余均为有效极头23,各个极头之间有等距凹槽37,绝缘导线38根据充磁的实际需求按照一定绕线方式铺设于凹槽37中。其中,如果有效极头23横向为m列,纵向为n行,则必须满足N=m×n,其中N为充磁数量,且N为偶数,12≤N≤64。另外,极头座11上方设有一对称支架24,盖板26通过第四螺钉25固定在支架24上方,盖板可以防止充磁过程中产品跳起,支架24内壁设有水平滑槽,一拉板27通过滑槽设于盖板26和极头之间,拉板27前端设有产品位,由此构成产品推送固定架。应用时,将产品29放于拉板27前端的产品位中,可以通过拉板将产品29推动至极头上方位置;充磁过程中利用盖板来防止产品跳起。在此基础上,极头座11上还包括设于极头座11右侧的第五接线柱30和第六接线柱31,其中第六接线柱31通过第一导线32和电极座上的第三接线柱19相连,第五接线柱30通过第二导线33和电极座12上的第一接线柱17相连,绝缘导线38的两端绕线后分别和第五接线柱30和第六接线柱31连接。电极座12上的第二接线柱18和第四接线柱20用来接入外来电源。进一步的,本实例方案还在极头座11内增设有冷却水路34,冷却水路通过设于极头座上一侧的第一水接口35和第二水接口36与外来水源相连,起循环冷却作用,用于在充磁过程中对极头座11进行冷却,保证稳定性。基于上述方案构成的充磁夹具,其可以对表面形状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片状磁体进行充磁,能够实现在磁体单面多极充磁。以下通过一些具体应用实例来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3,其所示为本充磁夹具进行单面12极的充磁时,绕线方法和磁极示意图。由图可知,充磁夹具中极头区域呈长方形排列,各极头之间有等距的凹槽37,最外圈的极头都是辅助极头22,其余均为有效极头23,绝缘导线38按照设计好的绕线方式铺设在凹槽37内,其中绝缘导线中的箭头表示电流方向,根据安培定则,有效极头23中的⊙表示磁场是向外的,表示磁场向里的,有效极头数量横向为3列,纵向为4行,如此可以实现单面12级的磁体充磁。实施例2:参见图4,其所示为本充磁夹具进行单面16极的充磁时,绕线方法和磁极示意图。由图可知,充磁夹具中极头区域呈正方形排列,各极头之间有等距的凹槽37,最外圈的极头都是辅助极头22,其余均为有效极头23,绝缘导线38按照设计好的绕线方式铺设在凹槽37内,其中绝缘导线中的箭头表示电流方向,根据安培定则,有效极头23中的⊙表示磁场是向外的,表示磁场向里的,有效极头数量横向为4列,纵向为4行,如此可以实现单面16级的磁体充磁。实施例3:参见图5,其所示为本充磁夹具进行单面64极的充磁时,绕线方法和磁极示意图。由图可知,充磁夹具中极头区域呈正方形排列,各极头之间有等距的凹槽37,最外圈的极头都是辅助极头22,其余均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单面平面多极充磁夹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面平面多极充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磁夹具主要包括一极头座,该极头座上分布有多个凸起的极头和绝缘导线,所有极头呈长方形或正方形排列,其中最外圈极头为辅助极头,其余均为有效极头,各个极头之间有等距凹槽,绝缘导线连接电源,并根据充磁需求按照对应的绕线方式铺设于凹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面平面多极充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磁夹具主要包括一极头座,该极头座上分布有多个凸起的极头和绝缘导线,所有极头呈长方形或正方形排列,其中最外圈极头为辅助极头,其余均为有效极头,各个极头之间有等距凹槽,绝缘导线连接电源,并根据充磁需求按照对应的绕线方式铺设于凹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面平面多极充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头座中有效极头的分布方案如下:N=m×n,其中,m为有效极头横向分布列数,n有效极头纵向分布列数,N为充磁数量,且N为偶数,12≤N≤6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面平面多极充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头座上设置有产品推送固定架,将产品推送并固定在极头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面平面多极充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推送固定架包括一对支架、盖板、拉板,所述支架对称设置在极头座上方,盖板通过固定在支架上方,支架内壁设有水平滑槽,拉板通过滑槽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玮汪云翔闵加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环磁性材料有限公司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