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换防尘密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6324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6 00:32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换防尘密封板,所述快换防尘密封板与快换防尘双唇密封圈配合使用,其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快换防尘密封板上设有:密封圈安装孔,使用时与快换防尘双唇密封圈的骨架本体的外圆相配合;所述密封圈安装孔的孔径大于第一唇边和第二唇边的直径;防尘凹孔,设置于快换防尘密封板的一端,其底面与所述密封圈安装孔相垂直;所述防尘凹孔直径大于所述防尘环的直径。

Quick change dustproof sealing boar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quick change seal plate, the quick change of dustproof sealing plate and quick change dust-proof double sealing ring with the use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to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 for a quick change: the dust seal plate: the seal mounting hole, is matched with the outer circle of use with the quick changing dust double sealing ring skeleton body; the sealing ring aperture mounting hole is larger than the first and second lip lips diameter; dustproof concave hole is arranged on one end of a quick change dustproof sealing plate, a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sealing ring mounting hole is vertical; the concave hole diameter is larger than the dust the dustproof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换防尘密封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快换防尘双唇密封圈,特别是涉及一种快换防尘密封板。
技术介绍
在钢铁企业进行盘条生产过程中,精扎机主轴高速旋转,在主轴固定处一侧为水,另一侧为润滑油,为防止油水混合,在主轴固定处需设置快换防尘双唇密封圈。现有技术中,快换防尘双唇密封圈套装于密封板内,再整体套装在卷轴上,因密封板设计不合理,更换快换防尘双唇密封圈时,必须首先拆卸密封板,用时10-15分钟,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换防尘密封板,使得更换密封圈时不必先拆卸密封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快换防尘密封板,所述快换防尘密封板与快换防尘双唇密封圈配合使用,其中,所述快换防尘双唇密封圈包括:本体、保持架、第一唇边和第二唇边;所述本体为圆环形;所述保持架套接在所述本体外与所述本体连接为一体;所述保持架的外圆上设置防尘环,所述防尘环与所述保持架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唇边与所述第二唇边分别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两侧,与所述本体连接为一体;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快换防尘密封板上设有:密封圈安装孔,使用时与快换防尘双唇密封圈的骨架本体的外圆相配合;所述密封圈安装孔的孔径大于第一唇边和第二唇边的直径;防尘凹孔,设置于快换防尘密封板的一端,其底面与所述密封圈安装孔相垂直;所述防尘凹孔直径大于所述防尘环的直径。优选的,所述快换防尘密封板上设置若干安装孔。用于与偏心套相连接。该技术的快换防尘密封板在新安装时,可先将快换防尘双唇密封圈套装在所述快换防尘双唇密封圈安装孔内,再整体与偏心套固定并使快换防尘双唇密封圈与轴辊套装。更换密封圈时可使用工具向外顶压密封圈保持架拆出密封圈;再安装密封圈时从外侧将密封圈压入快换防尘双唇密封圈安装孔即可,不需拆卸快换防尘密封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快换防尘密封板的主视图;图2为快换防尘密封板的侧视图;图3为A-A剖视图;图1、图2、图3中:11密封圈安装孔、12防尘凹孔、13安装孔。图4为快换防尘密封板与快换防尘双唇密封圈的装配图;图中:1快换防尘密封板、2快换防尘双唇密封圈;图5为快换防尘双唇密封圈的主视图;图6为快换防尘双唇密封圈的局部放大图,图5、图6中:21第一唇边、22防尘环、23保持架、24第二唇边、25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6。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快换防尘密封板1,快换防尘密封板1与快换防尘双唇密封圈2配合使用,其中,快换防尘双唇密封圈2包括:本体25、保持架23、第一唇边21和第二唇边24;本体25为圆环形;保持架23套接在本体25外与本体25连接为一体;保持架25的外圆上设置防尘环22,防尘环22与保持架23连接为一体;第一唇边21与第二唇边24分别设置于本体25的两侧,与本体25连接为一体;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快换防尘密封板1上设有:密封圈安装孔11,使用时与快换防尘双唇密封圈2的骨架本体25的外圆相配合;密封圈安装孔11的孔径大于第一唇边21和第二唇边24的直径;以便于工具顶压快换防尘双唇密封圈2。防尘凹孔12,设置于快换防尘密封板1的一端,其底面与所述密封圈安装孔11相垂直;防尘凹孔12直径大于防尘环22的直径。快换防尘密封板1上设置若干安装孔13。用于与偏心套相连接。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快换防尘密封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换防尘密封板,所述快换防尘密封板与快换防尘双唇密封圈配合使用,其中,所述快换防尘双唇密封圈包括:本体、保持架、第一唇边和第二唇边;所述本体为圆环形;所述保持架套接在所述本体外与所述本体连接为一体;所述保持架的外圆上设置防尘环,所述防尘环与所述保持架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唇边与所述第二唇边分别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两侧,与所述本体连接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防尘密封板上设有:密封圈安装孔,使用时与快换防尘双唇密封圈的骨架本体的外圆相配合;所述密封圈安装孔的孔径大于第一唇边和第二唇边的直径;防尘凹孔,设置于快换防尘密封板的一端,其底面与所述密封圈安装孔相垂直;所述防尘凹孔直径大于所述防尘环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换防尘密封板,所述快换防尘密封板与快换防尘双唇密封圈配合使用,其中,所述快换防尘双唇密封圈包括:本体、保持架、第一唇边和第二唇边;所述本体为圆环形;所述保持架套接在所述本体外与所述本体连接为一体;所述保持架的外圆上设置防尘环,所述防尘环与所述保持架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唇边与所述第二唇边分别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两侧,与所述本体连接为一体;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河李明宇
申请(专利权)人:衡水力澳液压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