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先金专利>正文

新型多氟化碳聚合物的高温特种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73996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阐述了多氟化碳聚合物的一种高温特种合成方法,所得产物多氟化碳聚合物是一种高科技的化工产品。将氟气或者氟气与氮气与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体和各种炭粉(石墨,焦炭,活性炭,木炭,碳纤维)置于特别设计的特种反应器里,反应在一定温度得到各种规格的多氟化碳的聚合物。此类聚合物具有很好润滑性能,也能用作一类新型高能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所制造的多氟化碳聚合物属于化工领域的一种高科技产品
技术介绍
多氟化碳聚合物是一种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化工产品,可作为优质固体润滑剂,电池材料等。我们在此通过高温特种方法合成了不同级别的此类化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我们上海福邦化工有限公司,在此申请一个制造多种多氟化碳聚合物的高温特种合成方法的专利,此专利所保护的新的多氟化碳聚合物及其特殊具体的合成操作方法如下描述此种专利技术所合成的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多氟化碳聚合物,此种新型的多氟化碳聚合物的组成可以用如下式子表达(CxFy)N在此式中,x=0<x<1;0.5<y<1.2;n的范围是100<n<10000,n是整数。此反应的原料为焦炭、石墨、活性炭、碳纤维等含碳单质;另一种原料为氟气或者经过惰性气体稀释后的氟气,将二者在一定温度下在铜或镍或蒙乃尔材料的特制反应容器中反应得到。制备此专利所述的多氟化碳聚合物按照如下步骤进行一、加入含碳单质,抽真空;二、将体系加热到特定的反应温度。三、通入氟气,氟气与石墨在反应容器中生成多氟化碳的聚合物;四、反应过程中所生成的尾气通过两个装有碱液的吸收池吸收氟气;五、打开反应釜,将反应釜中的多氟化碳聚合物取出,根据颜色不同分为不同的等级。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一些例子阐述了本专利技术中所说的这些氟化碳聚合物以及这些化合物的制备过程。实例一将焦炭粉加入到反应容器中,油泵抽真空半小时后条件下,升温到约200度温度,充氮气将空气赶出,反复三次。将反应釜温度升高到500到600度,缓缓通入氟气,通过氟气流量计控制加入氟气的流速为3毫升/每秒,继续反应12小时,停止加热,让反应釜的温度自然冷却到室温,在已经冷却到室温后的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赶走反应釜中残余的氟气,反应结束。在此反应过程中将经过反应器后的气体出口接到两个装有氢氧化钾或其他碱液吸收塔中以吸收完全氟气。打开反应釜,将反应釜中的固体粉末取出,即得到产品。实例二将焦炭粉加入到反应容器中,油泵抽真空半小时后条件下,升温到约200度温度,充氮气将空气赶出,反复三次。将反应釜温度升高到600到800度,缓缓通入氟气,通过氟气流量计控制加入氟气的流为10毫升/每秒,继续反应12小时,停止加热,让反应釜的温度自然冷却到室温,在已经冷却到室温后的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赶走反应釜中残余的氟气,反应结束。在此反应过程中将经过反应器后的气体出口接到两个装有氢氧化钾或其他碱液吸收塔中以吸收完全氟气。打开反应釜,将反应釜中的固体粉末取出,即得到产品。实例三将石墨粉加入到反应容器中,油泵抽真空半小时后条件下,升温到约200度温度,充氮气将空气赶出,反复三次。将反应釜温度升高到600到800度,缓缓通入氟气,通过氟气流量计控制加入氟气的流为10毫升/每秒,继续反应12小时,停止加热,让反应釜的温度自然冷却到室温,在已经冷却到室温后的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赶走反应釜中残余的氟气,反应结束。在此反应过程中将经过反应器后的气体出口接到两个装有氢氧化钾或其他碱液吸收塔中以吸收完全氟气。打开反应釜,将反应釜中的固体粉末取出,即得到产品。实例四将活性炭加入到反应容器中,油泵抽真空半小时后条件下,升温到约200度温度,充氮气将空气赶出,反复三次。将反应釜温度升高到500到600度,缓缓通入氟气和氮气比例为1∶1的混合气体,通过氟气流量计控制加入氟气的流为3-30毫升/每秒,继续反应5小时,停止加热,让反应釜的温度自然冷却到室温,在已经冷却到室温后的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赶走反应釜中残余的氟气,反应结束。在此反应过程中将经过反应器后的气体出口接到两个装有氢氧化钾或其他碱液吸收塔中以吸收完全氟气。打开反应釜,将反应釜中的固体粉末取出,即得到产品。实例五将石墨加入到反应容器中,油泵抽真空半小时后条件下,升温到约200度温度,充氮气将空气赶出,反复三次。将反应釜温度升高到600到800度,缓缓通入氟气和氮气比例为1∶1的混合气体,通过氟气流量计控制加入氟气的流为3-30毫升/每秒,继续反应5小时,停止加热,让反应釜的温度自然冷却到室温,在已经冷却到室温后的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赶走反应釜中残余的氟气,反应结束。在此反应过程中将经过反应器后的气体出口接到两个装有氢氧化钾或其他碱液吸收塔中以吸收完全氟气。打开反应釜,将反应釜中的固体粉末取出,即得到产品。实例六将碳纤维加入到反应容器中,油泵抽真空半小时后条件下,升温到约200度温度,充氮气将空气赶出,反复三次。将反应釜温度升高到500到700度,缓缓通入氟气和氮气比例为1∶10的混合气体,通过氟气流量计控制加入氟气的流为3-30毫升/每秒,继续反应5小时,停止加热,让反应釜的温度自然冷却到室温,在已经冷却到室温后的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赶走反应釜中残余的氟气,反应结束。在此反应过程中将经过反应器后的气体出口接到两个装有氢氧化钾或其他碱液吸收塔中以吸收完全氟气。打开反应釜,将反应釜中的固体粉末取出,即得到产品。权利要求本专利技术描述了多氟化碳聚合物的一种合成方法。含碳原料可以是石墨、焦炭、活性炭和碳纤维等;另一原料可以是氟气,氟气和氮气或者氟气与氩气的混合气体;二者在一定的温度下在特制的容器中反应得到多氟化碳聚合物。此类聚合物比石墨和二硫化钼等固体润滑剂具有更好的润滑性,化学稳定性,耐高温和低温能力。1反应生成的各种氟化碳聚合物,其组成通式可以用(CxFy)n表示。0<x<1;0<y<1.2;100<n<10000。2第1项中反应生成的一种氟化碳聚合物,其组成通式为(CxFy)n。其中x=1,0.5<y<0.8,n=100-10000;3第1项中生成的一种氟化碳聚合物,其组成通式为(CxFy)n。其中x=1;0.8<y<1.2;n=100-10000;4第1项中生成的一种氟化碳聚合物,其组成通式为(CxFy)n。其中x=1;0.5<y<1.2;n=100-10000;5第1项中生成的一种氟化碳聚合物,其组成通式为(CxFy)n。其中x=1;0.5<y<0.8;n=100-10000;6第1项中生成的一种氟化碳聚合物,其组成通式为(CxFy)n。其中x=1;0.8<y<1.2;n=100-10000;7第1项中生成的一种氟化碳聚合物,其组成通式为(CxFy)n。其中x=1;0.5<y<1.2;n=100-10000;8制备此化合物的含碳原料可以是焦炭、石墨、活性炭等含碳元素的单质。9制备此化合物的另一原料可以是氟气、氟气与氮气的混合气体或者氟气与氩气的混合气体。10第8项和第9项所述的两种原料在500-800度反应。11第10项所述的反应在铜、镍、蒙乃尔或它们的混合材料制成的特种容器内反应。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阐述了多氟化碳聚合物的一种高温特种合成方法,所得产物多氟化碳聚合物是一种高科技的化工产品。将氟气或者氟气与氮气与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体和各种炭粉(石墨,焦炭,活性炭,木炭,碳纤维)置于特别设计的特种反应器里,反应在一定温度得到各种规格的多氟化碳的聚合物。此类聚合物具有很好润滑性能,也能用作一类新型高能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文档编号C01B9/08GK1733823SQ20041005368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2日专利技术者杨先金, 彭海燕 申请人:杨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描述了多氟化碳聚合物的一种合成方法。含碳原料可以是石墨、焦炭、活性炭和碳纤维等;另一原料可以是氟气,氟气和氮气或者氟气与氩气的混合气体;二者在一定的温度下在特制的容器中反应得到多氟化碳聚合物。此类聚合物比石墨和二硫化钼等固体润滑剂具有更好的润滑性,化学稳定性,耐高温和低温能力。反应生成的各种氟化碳聚合物,其组成通式可以用(C↓[x]F↓[y])↓[n]表示。0<x<1;0<y<1.2;100<n<100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先金彭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杨先金彭海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