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苏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707618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7 1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产品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紫苏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整地播种、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采收;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种植方法使得种植的紫苏,抗病、抗虫能力强,产量高,药效强,相对于传统方法种植的紫苏的亩产量,可实现增产18.3~22.0%,采用本种植方法有效提升了紫苏的亩产量的同时,紫苏的有效成分还原糖、蛋白质、抗衰老素、花青素、迷迭香酸的含量较传统方法得到有效的提升,提高了药效,满足目前市场对紫苏的巨大需求。

Planting method of Perilla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gricultural planting, planting and particularly relates to a method of Perilla;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preparation of seeding and fertilizing, weeding, pest control, field management, harvest; planting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makes the cultivation of perilla, disease resistant ability, high yield, strong,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lanting the per mu yield of perilla, can be increased by 18.3 ~ 22%, the planting method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yield of perilla and effective components of Perilla sugar, protein, anti-aging, anthocyanin, rosemary acid contents of aroma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improve, improve the efficacy, meet the current the market of the huge demand of peril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紫苏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产品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紫苏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紫苏,别名:白苏、赤苏等;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异的芳香,叶片多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长4至11厘米,宽2.5至9厘米,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面绿色,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腺鳞,叶柄长2至5厘米,紫色或紫绿色,质脆,嫩枝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紫苏是我国传统的药食油料兼用作物,紫苏梗、叶、籽是传统中药、是国家卫生部认定的首批60铬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药食两用作物之一,紫苏叶是一种在中国南方湛江吴川地区广为使用的美味的调味品,人们常常用它的叶子来做菜,它的美味经常和蛤蒌相提并论,紫苏出油率高达45~55%,不饱和脂肪酸占总油量的90%以上,其中d-亚麻酸含量高达50~70%,α-亚麻酸是人体重要的必须脂肪酸,α-亚麻酸是w-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母体,在体内代谢可转化为DHA(脑黄金)、EPA(血管清道夫)、DPA(护脑专家),具有促进大脑发育,提高记忆力、提高智力和视力,调节免疫力,降低胆固醇和血脂,延缓衰老,通过保肝、防癌抗癌、防过敏和全面营养等保健功效。紫苏的适应性强,生存条件温和,具有良好的可种植性,目前市场对紫苏需求较大,目前紫苏种植分布较广,在追求产量的同时,质量却大大的降低,出现粗制滥造的现象,无法发挥紫苏的药性,难以满足对紫苏的需求,鉴于紫苏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所以急需一种在提高紫苏产量的同时,提高紫苏的药性和有益成分含量,实现紫苏的药用和经济价值,同时也为紫苏种植提供一种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紫苏的种植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紫苏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播种:选择阳光充足,排灌方便,通气保水性好、富含腐殖酸的肥沃土壤作为种植地,栽种前对种植地进行深翻,深度为40~60cm,亩施改良剂200~250kg,与土壤拌匀,整平,自然放置5~7d,在四月上旬,将种子进行拌种,撒入播种槽,覆土、推平,浇水即可;(2)施肥:待紫苏苗长至15cm以上时开始喷施专用肥,每隔20~25d喷施一次,每次亩喷施专用肥100~300kg;(3)除草:在六月上旬至八月中旬用除草剂对田间进行除草,亩喷施60~100kg;(4)病虫害防治:在六月中旬喷施药剂一次,亩喷施120~150kg,在七月中旬再喷施一次,亩喷施150~200kg;每次喷施药剂后,间隔10d在喷施一次保护剂;(5)田间管理:紫苏出苗后的20~25天需要摘除初茬叶,第四节以下的老叶要完全摘除,第五节以上达到12cm宽的叶片摘下进行腌制,九月份后每隔10~15d摘除过长的分杈枝,摘枝过程可以与采收同步进行,每隔15~20d洒水一次,亩喷施100~150kg;(6)采收:在十月中下旬,一次性将成熟紫苏收割,脱粒,晒干即可。进一步,所述的改良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沼液50~60、秸秆20~30、橄榄石粉15~25、废菌棒12~18、禽畜粪便10~20、河道底泥15~25。添加沼液,一是利用沼液富含的微量元素、维生素以及各种生物活性物质,提高土壤肥力,另一方面,沼液还能有效杀灭土壤中的虫卵,对各种病害、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将原料进行发酵,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大分子等物质分解成作物更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有效的将原料中的营养物质分解,改善土壤肥力,提升紫苏的生长质量。进一步,所述的改良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沼液、秸秆、废菌棒和禽畜粪便按对应的重量份称取,混合,置于发酵室,发酵室温度20~30℃,发酵时间为8~10h,得料1;(2)将河道底泥烘干至含水量为5~7%,与橄榄石粉混合,粉碎,得料2;(3)将料1和料2混合,超声处理5~8min,即可施用到土壤里。进一步,所述的拌种,是将紫苏种子置于30~40℃,相对湿度为50~55%的环境下,将种子平铺,用毛巾盖住,按1000~1200ml/m2的标准,每隔半小时喷洒一次生长剂,2d后,将种子取出,与锯末和草木灰按1∶0.5~0.7∶0.25~0.35的质量比混合,即可。通过在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条件下,喷洒生长剂进行催芽,再将露白的种子和草木灰、锯末混合,播种,既能使得种子在土壤中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又能保证种子在土壤中快速生长。进一步,所述的生长剂,是由0.25~0.35%的盐水、紫花地丁提取液按1∶0.35~0.45的质量比混合,超声处理3~5min,恒温水浴加热至25~30℃即可,其中,紫花地丁提取液,是将紫花地丁洗净,20~30℃水浸泡15~20min,加热熬煮15~18h,过滤取滤液,浓缩至滤液体积的1/3,加入浓度为75%乙醇,回流3次以上,减压蒸馏回收乙醇,得残余液,再加入残余液体积的4倍的乙酸乙酯,浸泡18~22h,减压回收乙酸乙酯,即得提取液。进一步,所述的专用肥,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尿素20~30、磷酸二氢钾25~35、硫酸钾15~20、草木灰水浸液40~50、沼液30~40、中药提取液45~55,其中,草木灰水浸液是将草木灰和水按1:2.5~2.8的质量比混合,放置24h后,过滤即可。进一步,所述的中药提取液,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淡竹叶15~25、紫苏梗8~12、地骨皮18~22、紫花地丁20~30、金钱草10~15、天花粉12~18、漏芦4~8、虎杖8~12、丁香7~10。进一步,所述的药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10%吡虫啉1000倍液3.5~4.5、2.5%溴氰菊酯2500倍液2~3、1.8%阿维菌素2000倍液1.8~5.6、73%克螨特1500倍液3~5、40%杀扑磷乳油1500倍液1.8~2.8、乙蒜素10~15。进一步,所述的保护剂,是将植物油、石蜡、35~38%的乙醇、水按1.8~2.2∶0.3~0.35∶0.8~1.2∶2.5~3的质量比混合即可。喷施药剂后再喷施保护剂,既能使得药剂在紫苏叶片上的保留时间,有效延长其药效,延长保护时间,减少施药的次数。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科学的整地播种、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采收,使种植的紫苏,抗病、抗虫能力强,产量高,药效强,相对于传统方法种植的紫苏的亩产量,可实现增产18.3~22.0%,采用本种植方法有效提升了紫苏的亩产量;其中的还原糖的含量较传统方法提升了2.5~8.5%,蛋白质的含量较传统方法提升了6.4~9.8%,抗衰老素的含量较传统方法提升了2.2~6.9%,花青素的含量较传统方法提升了8.5~15.8%,迷迭香酸的含量较传统方法提升了10.5~17.8%,有效的提升了紫苏的有效成分,提高了药效,满足目前市场对紫苏的巨大需求。其中,播种前先用改良剂对土壤进行改良,一是利用所用原料富含的微量元素、维生素以及各种生物活性物质,营养丰富,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另一方面,制备的改良剂还能有效杀灭土壤中的虫卵,对各种病害、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制备时将原料进行发酵,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大分子等物质分解成作物更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有效的将原料中的营养物质分解,改善土壤肥力,提升紫苏的生长质量。其次,在播种前先将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紫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播种:选择阳光充足,排灌方便,通气保水性好、富含腐殖酸的肥沃土壤作为种植地,栽种前对种植地进行深翻,深度为40~60cm,亩施改良剂200~250kg,与土壤拌匀,整平,自然放置5~7d,在四月上旬,将种子进行拌种,撒入播种槽,覆土、推平,浇水即可;(2)施肥:待紫苏苗长至15cm以上时开始喷施专用肥,每隔20~25d喷施一次,每次亩喷施专用肥100~300kg;(3)除草:在六月上旬至八月中旬用除草剂对田间进行除草,亩喷施60~100kg;(4)病虫害防治:在六月中旬喷施药剂一次,亩喷施120~150kg,在七月中旬再喷施一次,亩喷施150~200kg;每次喷施药剂后,间隔10d在喷施一次保护剂;(5)田间管理:紫苏出苗后的20~25天需要摘除初茬叶,第四节以下的老叶要完全摘除,第五节以上达到12cm宽的叶片摘下进行腌制,九月份后每隔10~15d摘除过长的分杈枝,摘枝过程可以与采收同步进行,每隔15~20d洒水一次,亩喷施100~150kg;(6)采收:在十月中下旬,一次性将成熟紫苏收割,脱粒,晒干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播种:选择阳光充足,排灌方便,通气保水性好、富含腐殖酸的肥沃土壤作为种植地,栽种前对种植地进行深翻,深度为40~60cm,亩施改良剂200~250kg,与土壤拌匀,整平,自然放置5~7d,在四月上旬,将种子进行拌种,撒入播种槽,覆土、推平,浇水即可;(2)施肥:待紫苏苗长至15cm以上时开始喷施专用肥,每隔20~25d喷施一次,每次亩喷施专用肥100~300kg;(3)除草:在六月上旬至八月中旬用除草剂对田间进行除草,亩喷施60~100kg;(4)病虫害防治:在六月中旬喷施药剂一次,亩喷施120~150kg,在七月中旬再喷施一次,亩喷施150~200kg;每次喷施药剂后,间隔10d在喷施一次保护剂;(5)田间管理:紫苏出苗后的20~25天需要摘除初茬叶,第四节以下的老叶要完全摘除,第五节以上达到12cm宽的叶片摘下进行腌制,九月份后每隔10~15d摘除过长的分杈枝,摘枝过程可以与采收同步进行,每隔15~20d洒水一次,亩喷施100~150kg;(6)采收:在十月中下旬,一次性将成熟紫苏收割,脱粒,晒干即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良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沼液50~60、秸秆20~30、橄榄石粉15~25、废菌棒12~18、禽畜粪便10~20、河道底泥15~25。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紫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良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沼液、秸秆、废菌棒和禽畜粪便按对应的重量份称取,混合,置于发酵室,发酵室温度20~30℃,发酵时间为8~10h,得料1;(2)将河道底泥烘干至含水量为5~7%,与橄榄石粉混合,粉碎,得料2;(3)将料1和料2混合,超声处理5~8min,即可施用到土壤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拌种,是将紫苏种子置于30~40℃,相对湿度为50~55%的环境下,将种子平铺,用毛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洪平刘荣贵许志祥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侗乡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