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变色显示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04426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6 0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致变色显示元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使用氧化发色性电致变色显示化合物的、在低电压下可以驱动的电致变色显示元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致变色显示元件具有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解质,在第一电极上,具有含氧化发色性电致变色显示化合物的层,在第二电极上,具有含以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特定化合物的层:化学式(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致变色显示元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致变色显示元件。
技术介绍
将通过施加电压使其发生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颜色可逆地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作电致变色。一般而言,在对置的二个电极间设置离子可以传导的电解质层的电致变色显示元件中,使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在对置的二个电极之中的一个附近发生还原反应时,在另一个电极附近发生作为逆反应的氧化反应。在这样的电致变色显示元件中,欲得到透明的显示装置时,或构筑使青色(C)、品红色(C)、和黄色(Y)的三层发色层叠层结构的装置时,由具有无色透明状态的材料构成很重要。作为这样的材料,可以列举中性状态呈透明、还原状态下发色的显示电致变色现象的紫罗碱化合物等。又,作为中性状态呈透明、氧化状态下发色的氧化发色性电致变色材料,可以列举有三芳胺化合物等的报告(参照非专利文献1~2)。另一方面,本申请人在以往专利申请(日本专利申请2015-134017)中,提出了使用可以稳定动作、且耐光性优异的三芳胺化合物的电致变色显示元件。但是,没有研究关于对极的还原侧的技术,尤其没有研究使用氧化发色性电致变色材料、能在低电压下驱动的技术。又,在其他的以往专利申请(日本专利申请20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致变色显示元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致变色显示元件,具有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解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电极上,具有含氧化发色性电致变色显示化合物的层,且在上述第二电极上,具有含以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特定化合物的层:化学式(1)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2.15 JP 2015-244568;2016.11.17 JP 2016-224111.一种电致变色显示元件,具有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解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电极上,具有含氧化发色性电致变色显示化合物的层,且在上述第二电极上,具有含以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特定化合物的层:化学式(1)上述式中,R1~R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一价的有机基团,R1~R5中至少一个具有能相对氢氧基直接或间接地键合的官能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特定化合物中的一价的有机基团是从烷基、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烷氧基、芳氧基、杂芳氧基中选择的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篠田雅人山本谕匂坂俊也后藤大辅堀内保高桥裕幸金子史育井上满美子八代彻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