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技术背景氨基蒽醌聚合物由于同时具有导电聚苯胺骨架和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醌基团,可 以形成比聚苯胺更加离域的共轭n键体系,自由电子的迁移也比聚苯胺的共轭n键体 系更容易,从而使得聚氨基蒽醌成为比聚苯胺性能更为优良的导电高分子材料(李虎, 黄美荣,李新贵.多功能性氨基蒽醌聚合物的合成及其电子元件.电子元件与材 料,2005, 24(7): 69-73.)。但是由于氨基蒽醌单体难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使得化 学氧化聚合氨基蒽醌变得十分困难。目前关于化学氧化聚合氨基蒽醌报道不多。最初 的探索是在有机溶剂中将金属化合物与1, 4-二氨基蒽醌配合而成具有导电性能的低 聚物 (Rickle G K.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ovel conducting coordination oligomer. Macromolecules, 1989, 22: 1517-1522, Vijayashree M A Subramanyam S V, Samuelson八G. A new organic conducting ...
【技术保护点】
水相中合成聚1-氨基蒽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1-氨基蒽醌溶于硫酸水溶液中,所述的硫酸水溶液中,硫酸的浓度大于4mmol.L↑[-1];在0℃~40℃下,再加入次氯酸钠水溶液,搅拌反应2.5h以上,即制备出聚1-氨基蒽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美荣,陈强,李新贵,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