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边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703428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6 0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辅助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边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夹紧杆、第二夹紧杆、间距调整机构以及外接结构,间距调整机构包括与第一夹紧杆连接的第一滑接管、与第二夹紧杆连接的第二滑接管以及间距紧定组件,第一滑接管、第二滑接管、第一夹紧杆和/或第二夹紧杆连接有外接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夹紧杆、第二夹紧杆以及间距调整机构的设置,在使用机动车作为固定座,充分地利用了机动车自身重量较重及驻车时的稳定性,同时,将车边固定装置紧固至轮胎与地面之间,这样,在车边固定装置受到待固定物等遇到大风或较剧烈的碰撞时,由于车边固定装置及待固定物除轮胎外与机动车不直接接触,且轮胎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不会对机动车的车身造成损坏。

The car fix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auxiliary fixing, especially relates to a car fix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clamping rod, second clamping rod, spacing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the external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spacing adjust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lamp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liding pipe, second clamping rod second slide over and spacing locking assemblies, first slide over second, sliding over, the first clamping rod and / or the second clamp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external structure. The first clamping rod, second clamping rod and a spacing adjustment mechanism, in the use of motor vehicles as a fixed seat, make full use of the stability, its weight is heavy and vehicle park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car between the fixing device is fastened to the tire and the ground is fixed at the side of the car so that the device to be fixed and meet a violent wind or collision, the car fixing device and fixture to be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vehicle tire, and the tire has certain flexibility, no damage to the vehicle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边固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辅助固定
,尤其涉及一种车边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户外活动中,常需要支起太阳伞、帐篷、旗杆、高天线等待固定物,而为了稳固待固定物,待固定物常需要利用处于驻车状态的机动车作为固定座,并利用绳索或车顶行李架来与机动车连接固定,具体地,在利用绳索时,通过绳索直接将待固定物固定于机动车的车身,而在利用车顶行李架时,则可将待固定物直接固定于车顶行李架,其中,为较好地将待固定物固定于机动车,待固定物需要紧紧地固定于机动车车身,并与机动车车身直接接触,但当待固定物等遇到大风或较剧烈的碰撞时,会瞬间增大待固定物与机动车的连接点的受力,容易导致机动车的车身变形,对机动车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车边固定装置,其旨在解决当待固定物等遇到大风或较剧烈的碰撞时机动车容易出现损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边固定装置,与处于驻车状态的机动车配合使用,用于支撑待固定物,所述机动车包括与地面滚动接触并起到支撑作用的轮胎,所述车边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夹紧杆、与所述第一夹紧杆平行或大致平行的第二夹紧杆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夹紧杆和所述第二夹紧杆并用于调整连接所述第一夹紧杆和所述第二夹紧杆之间间距的间距调整机构,所述间距调整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夹紧杆连接的第一滑接管、与所述第二夹紧杆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滑接管套接且滑动配合的第二滑接管以及用于紧定所述第一滑接管和所述第二滑接管之间的所述间距紧定组件;所述车边固定装置包括用于与所述待固定物连接的外接结构,所述外接结构至少设有一个,所述第一滑接管、所述第二滑接管、所述第一夹紧杆和/或第二夹紧杆连接有所述外接结构。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在将车边固定装置紧固连接至机动车的过程中,首先,将车边固定装置放置至地面,第一夹紧杆和第二夹紧杆分别置于轮胎的两侧,且第一滑接管和第二滑接管的滑接长度可以保证第一夹紧杆和第二夹紧杆轻松地插入轮胎的两侧,并留有足够的调节长度,其次,再利用间距调整机构调节第一夹紧杆和第二夹紧杆直接的间距,使第一夹紧杆和第二夹紧杆贴合至轮胎的胎面与地面的夹角内,夹紧轮胎,从而实现了车边固定装置与机动车的连接,最后,再将太阳伞、帐篷、旗杆、高天线等待固定物连接至外接结构即可。在使用机动车作为固定座,充分地利用了机动车自身重量较重与机动车驻车时本身的稳定性,同时,将车边固定装置紧固至轮胎和地面之间,与车身其它部位无接触,这样,在车边固定装置受到待固定物等遇到大风或较剧烈的碰撞时,由于轮胎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不会对机动车的车身造成损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车边固定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车边固定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车边固定装置的使用状态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车边固定装置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车边固定装置的俯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车边固定装置的俯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车边固定装置的俯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提供的车边固定装置的俯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七提供的车边固定装置的俯视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10第一夹紧杆120第二夹紧杆200间距调整机构210第一滑接管220第二滑接管230间距紧定组件231第一连接座232第二滑接座233紧定螺栓300外接结构410第一外扩机构420第二外扩机构421外扩结构件422外扩连接件500接口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边固定装置,与处于驻车状态的机动车配合使用,用于支撑待固定物,机动车包括与地面滚动接触并起到支撑作用的轮胎(参见图3所示)。请参阅图1和图2,该车边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夹紧杆110、与第一夹紧杆110平行或大致平行的第二夹紧杆120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夹紧杆110和第二夹紧杆120并用于调整连接第一夹紧杆110和第二夹紧杆120之间间距的间距调整机构200,第一夹紧杆110和第二夹紧杆120通过同一侧杆端来与间距调整机构200连接,间距调整机构200包括与第一夹紧杆110连接的第一滑接管210、与第二夹紧杆120连接并与第一滑接管210套接的第二滑接管220以及用于紧定第一滑接管210和第二滑接管220间距紧定组件230。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车边固定装置包括用于与待固定物连接的外接结构300,外接结构300至少设有一个,第一滑接管210、第二滑接管220、第一夹紧杆110和/或第二夹紧杆120连接有外接结构300。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在将车边固定装置紧固连接至机动车的过程中,首先,将车边固定装置放置至地面,第一夹紧杆110和第二夹紧杆120分别置于轮胎的两侧,且第一滑接管210和第二滑接管220的滑接长度可以保证第一夹紧杆110和第二夹紧杆120轻松地插入轮胎的两侧,并留有足够的调节长度,其次,再利用间距调整机构200调节第一夹紧杆110和第二夹紧杆120直接的间距,使第一夹紧杆110和第二夹紧杆120贴合至轮胎的胎面与地面的夹角内,夹紧轮胎,从而实现了车边固定装置与机动车的连接,最后,再将太阳伞、帐篷、旗杆、高天线等待固定物连接至外接结构300即可。在使用机动车作为固定座,充分地利用了机动车自身重量较重与机动车驻车时本身的稳定性,同时,将车边固定装置紧固至轮胎和地面之间,与车身其它部位无接触,这样,在车边固定装置受到待固定物等遇到大风或较剧烈的碰撞时,由于轮胎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不会对机动车的车身造成损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接管210套接于第二滑接管220内,第二滑接管220连接有外接结构300,其中,外接结构300设于第二滑接管220的上方。当然,在其他实施例,外接结构300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于第二滑接管220的其他位置,如第二滑接管220的端部。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滑接管210、第一夹紧杆110和第二夹紧杆120也连接有外接结构300时,外接结构300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于第一滑接管210、第一夹紧杆110和第二夹紧杆120的适当位置。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间距紧定组件230包括与第一滑接管210连接的第一连接座231、与第二滑接管220连接的第二滑接座232以及紧定螺栓233,紧定螺栓233包括紧定螺杆(图中未标注)以及连接与紧定螺杆一杆端的螺栓头部(图中未标注),第一连接座231开设有供紧定螺杆穿过的穿孔,穿孔的孔径略大于紧定螺杆的杆径且小于螺栓头部的外径,第二滑接座232开设有与紧定螺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孔。基于此,极大地简化了间距调整机构200,便于间距调整机构200的生产制造,降低制造成本。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座231连接于第一滑接管210的外侧,第二滑接座232连接于第二滑接管220的外侧,这样,第一连接座231设于第一滑接管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边固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边固定装置,与处于驻车状态的机动车配合使用,用于支撑待固定物,所述机动车包括与地面滚动接触并起到支撑作用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边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夹紧杆、与所述第一夹紧杆平行或大致平行的第二夹紧杆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夹紧杆和所述第二夹紧杆并用于调整连接所述第一夹紧杆和所述第二夹紧杆之间间距的间距调整机构,所述间距调整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夹紧杆连接的第一滑接管、与所述第二夹紧杆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滑接管套接且滑动配合的第二滑接管以及用于紧定所述第一滑接管和所述第二滑接管之间的所述间距紧定组件;所述车边固定装置包括用于与所述待固定物连接的外接结构,所述外接结构至少设有一个,所述第一滑接管、所述第二滑接管、所述第一夹紧杆和/或第二夹紧杆连接有所述外接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边固定装置,与处于驻车状态的机动车配合使用,用于支撑待固定物,所述机动车包括与地面滚动接触并起到支撑作用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边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夹紧杆、与所述第一夹紧杆平行或大致平行的第二夹紧杆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夹紧杆和所述第二夹紧杆并用于调整连接所述第一夹紧杆和所述第二夹紧杆之间间距的间距调整机构,所述间距调整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夹紧杆连接的第一滑接管、与所述第二夹紧杆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滑接管套接且滑动配合的第二滑接管以及用于紧定所述第一滑接管和所述第二滑接管之间的所述间距紧定组件;所述车边固定装置包括用于与所述待固定物连接的外接结构,所述外接结构至少设有一个,所述第一滑接管、所述第二滑接管、所述第一夹紧杆和/或第二夹紧杆连接有所述外接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边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紧定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滑接管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座、与所述第二滑接管固定连接的第二滑接座以及紧定螺栓,所述紧定螺栓包括紧定螺杆以及连接于所述紧定螺杆一杆端的螺栓头部,所述第一连接座开设有供所述紧定螺杆穿过的穿孔,所述穿孔的孔径略大于所述紧定螺杆的杆径,且小于所述螺栓头部的外径,所述第二滑接座开设有与所述紧定螺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边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接管和所述第二滑接管的横截面均呈矩形或圆形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飞碟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