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聚乙二醇修饰壳寡糖脂肪酸嫁接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569754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聚乙二醇修饰的壳寡糖脂肪酸嫁接物,称取壳寡糖脂肪酸嫁接物和端醛基化聚乙二醇,加入蒸馏水超声溶解,搅拌,透析,透析液冷冻干燥,得目的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嫁接物具有在水性介质中通过自聚集形成胶团的特性,可显著减少壳寡糖脂肪酸嫁接物胶团在巨噬细胞中的摄取,并且随着聚乙二醇修饰比例的增加,胶团在巨噬细胞中的摄取逐渐减少。研究表明胶团对肝癌细胞HepG2和永生化正常肝细胞BRL-3A的摄取没有显著影响,细胞毒性作用可以与负载丝裂霉素C的壳寡糖脂肪酸嫁接物胶团保持在同一水平,与游离丝裂霉素C相比,药效提高了14倍左右,可长循环性载体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通式如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涉及聚乙二醇修饰壳寡糖脂肪酸嫁接物 及其合成方法,以及聚乙二醇修饰壳寡糖脂肪酸嫁接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 应用。
技术介绍
肿瘤一直是直接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肿瘤化疗由于药物本身缺乏分 子耙向性,因而出现治愈率低、毒副作用巨大等重大治疗问题。通过合适的载 体技术,将药物直接靶向病变组织(器官)、细胞是解决癌症化疗治愈率低和 毒副作用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国内外的科学家通过载体技术在肿瘤药物的组 织(器官)和细胞靶向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疗效,其 本质在于绝大多数抗肿瘤药物的分子作用耙点位于细胞内,因此肿瘤细胞内药 物分子作用靶点(亚细胞器)靶向性载体材料技术的研究开发是突破癌症化疗 瓶颈的关键。靶向载体的设计主要包括载体的病灶脏器耙向性,以及在此基础上穿越病 灶脏器内的病灶细胞靶向,从而完成针对药物分子靶标的亚细胞器耙向。早期 的组织器官耙向,利用微粒的小粒径被动耙向到肝等组织,通过"增强的透过及滞留效应"(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聚集到肿瘤组织等。 当前,研究者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乙二醇修饰壳寡糖脂肪酸嫁接物,其特征是:具有以下结构通式:    ***    其中x,y为聚合度;n=12-22;壳寡糖的分子量为1~100kDa,脱乙酰度为70-100%;壳寡糖链上的部分自由氨基被聚乙二醇取代。本研究中所采用的壳寡糖脂肪酸嫁接物被专利技术专利ZL2005100507981所覆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富强杜永忠袁弘蒙盼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