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荧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5678858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0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荧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荧光玻璃为式(I)所示通式,研究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荧光玻璃能够吸收大部分近紫外光(315~400nm)和部分蓝光(400~480nm),对蓝光之外的可见光完全透过;且能够将部分蓝光和近紫外光转化为其他波段可见光,同时实现了滤除部分蓝光、近紫外光和节能的效果;进而使得制备得到的灯罩应用于照明以及导光板应用于电子产品中能够很好的滤除蓝光和近紫外光,避免其在生产生活中对人眼造成一定损伤,而且节能。

Fluorescent glas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luorescent glass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luorescent glass as shown in formula (I),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fluorescent glass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absorb most of the near ultraviolet (315 ~ 400nm) and blue (400 ~ 480nm), the blue light outside the visible light all through; and can be part of the blue and near ultraviolet light into the other band of visible light, while achieving the effect of filter part of blue, near ultraviolet light and energy saving; and the prepared by Yu Zhaoming lampshade and a light guide plate used in electronic products can be very good to remove the blue and near ultraviolet light, avoid the eye in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in some damage, and energy sa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荧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荧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蓝光是波长处于400nm-480nm之间具有相对较高能量的光线。其是致盲光谱,长时间蓝光辐射会对视网膜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不同光源的蓝光危害效率与其色温和亮度有关。然而,随着人工照明的迅猛发展,人工照明已经与社会上的每个人息息相关,人们长时间都是在人工光源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因此,人工照明光源中过多蓝光成分对人眼可能造成不可逆损害这一问题也倍受关注。当光源的色温较高时尤其是没有安装扩散板或扩散罩的LED射灯,其蓝光加权亮度或照度值远远大于RG0类安全标准,属于RG1或RG2类危害等级,若长期在室内使用,应避免眼睛直视和眩光,否则会对使用者的眼睛造成蓝光危害。早期已经安装的大功率照明灯具也存在蓝光危害,现在亟需以有效且廉价的方式解决这些风险。此外,随着液晶设备的广泛应用,消费者对液晶显示模组的背光亮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对背光源中蓝光成分对人眼损害这一问题也倍加关注;白光LED以蓝光芯片激发荧光粉发光,必定含有较高蓝光成分。现行LED液晶显示屏用白光LED做最初光源,也不可避免的会导致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荧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荧光玻璃,具有式(I)所示通式,(Ca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荧光玻璃,具有式(I)所示通式,(CaO)0.4(Nb2O5)0.05(B2O3)0.55(M)x式(I),其中,M为Pr、Mn、V或Dy;0.001≤x≤0.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x为0.005≤x≤0.015。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钙源、铌源、硼源和金属氧化物混合反应,得到具有式(I)所示通式的荧光玻璃;所述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为Pr、Mn、V或Dy;(CaO)0.4(Nb2O5)0.05(B2O3)0.55(M)x式(I),其中,M为Pr、Mn、V或Dy;0.001≤x≤0.0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红丽崔江涛宋巍姬文晋李灵余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