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的自动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7457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00:02
一种3D打印机的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两侧对应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直线滑轨,所述直线滑轨上均设有与其滑移配合的滑动座,所述滑动座连接有驱使其沿直线滑轨往复滑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滑动座上对应设置有切割机构。其优点在于3D打印完成后,驱动机构推动滑动座沿直线滑轨滑动,从而带动切割机构滑动,从而将打印出来的物体从底托上快速切割下来,无需人工手动下料,而且速度更快,效率更高,避免物体本体被损坏。

Automatic blanking device for 3D printer

Automatic blanking device for 3D printer.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bottom bracket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orresponding linear slide parallel to each other, the slid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linear slide and slip fit, the sliding seat is connected with a drive mechanism driven along the linear slide slide; the sliding seat is correspondingly provided with a cutt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3D printing is completed, the driving mechanism can push the sliding seat sliding along the linear slide, which drives the cutting mechanism of sliding, and print out the object from the bottom support fast cutting down, without the need for manual feeding, and faster, more efficient, to prevent the body is damag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机的自动下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
,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机的自动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3D打印机又称三维打印机,是一种累积制造技术,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机器,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特殊蜡材、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打印一层层的粘合材料来制造三维的物体。通常,3D打印机设有一托盘,3D打印机会根据数字模型文件,运用粘合材料在托盘上逐步打印出所需要的物体形状,但是打印完成后,物体仍会粘合在3D打印机的托盘上。目前,3D打印完成后需要人工通过如铲子等工具将物体从托盘上去下,不仅操作麻烦,而且一旦操作不慎,容易破坏打印出来的物体本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3D打印机的自动下料装置,能够自动并快速地下料,而且避免损坏物体本体。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机的自动下料装置,包括底托,所述底托两侧对应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直线滑轨,所述直线滑轨上均设有与其滑移配合的滑动座,所述滑动座连接有驱使其沿直线滑轨往复滑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滑动座上对应设置有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包括两组滚轮、切割线,两组所述滚轮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滑动座上,并通过切割线相连接;所述滚轮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旋转。所述直线滑轨为底托上的凹槽结构,所述滑动座嵌入凹槽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组液压缸,两组所述液压缸分别连接两个滑动座。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两根丝杆,所述第二电机驱动连接两根丝杆,两根所述丝杆分别与两个滑动座螺纹配合。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输出齿轮,两根所述丝杆的端部均设有传动齿轮,所述输出齿轮设置于两个传动齿轮之间,并同时与两个传动齿轮相啮合。还设有自动控制第二电机旋转工作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分别控制第二电机正反转的第一线路、第二线路,所述第一线路与第二线路并联设置;所述底托对应直线滑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感应装置、第二感应装置;所述第一线路串联有由3D打印机盖门控制的第一开关、由第一感应装置控制打开的第一常闭开关;所述第二线路串联有由3D打印机盖门控制的第二开关、由第二感应装置控制打开的第二常闭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的启闭状态相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以上方案,3D打印完成后,驱动机构推动滑动座沿直线滑轨滑动,从而带动切割机构滑动,从而将打印出来的物体从底托上快速切割下来,无需人工手动下料,而且速度更快,效率更高,避免物体本体被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3D打印机的自动下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种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控制电路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3D打印机的自动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托,2-滑动座,3-切割机构,31-滚轮,32-切割线,33-第一电机,4-液压缸,51-第二电机,52-丝杆,53-输出齿轮,54-传动齿轮,6-第一电路,61-第一开关,62-第一常闭开关,71-第二电路,72-第二常闭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3D打印机的自动下料装置,包括底托1,所述底托1两侧对应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直线滑轨11,所述直线滑轨11上均设有与其滑移配合的滑动座2,所述滑动座2连接有驱使其沿直线滑轨11往复滑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滑动座2上对应设置有切割机构3。采用以上方案,3D打印完成后,驱动机构推动滑动座2沿直线滑轨11滑动,从而带动切割机构3滑动,从而将打印出来的物体从底托上快速切割下来,无需人工手动下料,而且速度更快,效率更高,避免物体本体被损坏。如图1-2所示,所述切割机构3包括两组滚轮31、切割线32,两组所述滚轮31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滑动座2上,并通过切割线32相连接;所述滚轮31通过第一电机33驱动旋转。当然,切割机构可以有很多选择,如锯齿,通过线切割作为切割机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切割效果好,速度快,切割平整。如图1所示,所述直线滑轨11为底托1上的凹槽结构,切割机构3设置在滑块座2上,所述滑动座2嵌入凹槽内,使得切割机构3的切割水平面更低,效果更好。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51、两根丝杆52,第二电机51的输出端设有输出齿轮53,两根所述丝杆52的端部均设有传动齿轮54,所述输出齿轮53设置于两个传动齿轮54之间,并同时与两个传动齿轮54相啮合;两根所述丝杆52分别与两个滑动座2螺纹配合。第二电机51的正转或反转,能够驱动输出齿轮53,所述输出齿轮53则能同步带动传动齿轮54转动,传动齿轮54带动丝杆52转动,从而实现滑动座2的往复滑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同步性更好,传动更稳定。所述驱动机构也可以如图4所示,通过两组液压缸4分别连接两个滑动座2,结构更简单,动作更加直接快速。当然,也可以采用气缸来替代液压缸4。另外,由于3D打印机工作时,需要一个密封的空间,因此通常打印机设有有盖门,完成3D打印工作后,必然需要打开盖门进行下料,为此,当采用第二电机驱动时,还可以与盖门配合,设置一组控制电路来实现第二电机的正反转的自动控制。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分别控制第二电机51正反转的第一线路6、第二线路7,所述第一线路6与第二线路7并联设置,同时所述底托1对应直线滑轨1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感应装置8、第二感应装置9。其中,所述第一线路6串联有由3D打印机盖门控制的第一开关61、由第一感应装置8控制打开的第一常闭开关62;所述第二线路7串联有由3D打印机盖门控制的第二开关71、由第二感应装置9控制打开的第二常闭开关72;所述第一开关61与第二开关71的启闭状态相反。为了方便说明,当3D打印机盖门打开时,假设第一开关61闭合,第二开关71则对应打开,而当3D打印机盖门闭合时,第一开关61打开,第二开关71则对应闭合,同时盖门闭合,3D打印机正常工作时,滑动座2处于第一感应装置8的位置,第一感应装置8接到信号,控制第一闭开关62打开,此时的具体工作情况如下:1、3D打印机正常工作时,盖门闭合,此时,第一开关61闭合,第一常闭开关62打开,第二开关71打开,第二常闭开关72闭合,第一电路6、第二电路7均断开,第二电机51停止不工作;2、3D打印机打印完成,盖门打开,此时,第一开关61打开,第一常闭开关62打开,第二开关71闭合,第二常闭开关72闭合,第一电路6断开,第二电路7连通,第二电机51转动,通过丝杆带动滑动座2滑移,进行下料切割;3、滑动座2移动至第二感应装置9切割完成时,第二感应装置9接到信号,控制第二常闭开关72打开,此时,第一开关61打开,第一常闭开关62闭合,第二开关71闭合,第二常闭开关72打开,第一电路6、第二电路7均断开,第二电机51停止不工作;4、3D打印机正常工作前,关闭盖门,第一开关61闭合,第一常闭开关62闭合,第二开关71打开,第二常闭开关72打开,此时,第一电路6连通,第二电路7断开,第二电机51反向转动,通过丝杆带动滑动座2复位;5、滑动座2移动至第一感应装置8复位完成,第一感应装置8接到信号,控制第一闭开关62打开,此时,第一开关61闭合,第一常闭开关62打开,第二开关71打开,第二常闭开关72闭合,第一电路6、第二电路7均断开,第二电机51停止不工作,之后3D打印机便开始正常工作。通过盖门的启闭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3D打印机的自动下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3D打印机的自动下料装置,包括底托(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1)两侧对应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直线滑轨(11),所述直线滑轨(11)上均设有与其滑移配合的滑动座(2),所述滑动座(2)连接有驱使其沿直线滑轨(11)往复滑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滑动座(2)上对应设置有切割机构(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的自动下料装置,包括底托(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1)两侧对应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直线滑轨(11),所述直线滑轨(11)上均设有与其滑移配合的滑动座(2),所述滑动座(2)连接有驱使其沿直线滑轨(11)往复滑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滑动座(2)上对应设置有切割机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的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构(3)包括两组滚轮(31)、切割线(32),两组所述滚轮(31)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滑动座(2)上,并通过切割线(32)相连接;所述滚轮(31)通过第一电机(33)驱动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的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滑轨(11)为底托(1)上的凹槽结构,所述滑动座(2)嵌入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的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组液压缸(4),两组所述液压缸(4)分别连接两个滑动座(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的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51)、两根丝杆(52),所述第二电机(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哨孔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