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灭菌臭氧混合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72680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2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灭菌臭氧混合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塔体的底部设有灌气口,灌气口通过管道与臭氧发生器相连;塔体的顶端设有进液口,塔体内设有曝气管,曝气管与灌气口相连,所述曝气管呈螺旋状,曝气管上设有曝气口,曝气管的上端伸出塔体外并与电机相连,所述塔体顶端还设有尾气排放口和溢流口,塔体内还设有多个浓度检测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臭氧混合塔,能够实现臭氧与水的充分混合,从而对水进行全面的杀菌,并且对塔内各处水中臭氧的浓度进行监测。

High efficiency sterilizing ozone mixing tow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igh-efficiency sterilization ozone mixing tower, characterized by comprising a tower body, a tower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of the air out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irrigation irrigation, the ozone generator through pipelines; the top of the tow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inlet, the tow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the aeration pipe, the aeration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outlet of the aeration pipe irrigation. A spiral pipe is provided with aeration aeration port, upper aeration pipe out the tower body and is connected with a motor, the top of the tower body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tail gas outlet and an overflow port, the tower body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oncentration detector. The ozone mixing tower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e full mixing of ozone and water, thereby comprehensively sterilizing the water and monitor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ozone in the water around the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灭菌臭氧混合塔
本技术涉及一种纯净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灭菌臭氧混合塔。
技术介绍
纯净水的生产过程在经过前期过滤以及反渗透处理后,还需要对其进行灭菌处理,现目前,一般都是采用臭氧来做杀菌,将臭氧与水混合,从而对水中的细菌进行杀菌处理,这就需要在臭氧混合塔中进行,臭氧与水混合后形成的臭氧水溶液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它能够迅速广泛地杀灭多种微生物和致病菌,当其浓度达到2mg/L时,即可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的芽孢、黑曲霉、酵母等微生物杀死。实际生产中,灌入桶或瓶内的臭氧水浓度应该在0.5mg/L以上,否则无法保证杀死包装材料上残留的微生物。现有的臭氧混合塔,。臭氧与水在塔内的混合主要是以对流方式混合的,在实际过程中,容易造成对流时间不够,水与臭氧混合不充分,并且无法掌控水中臭氧的浓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臭氧与水混合不均匀,容易造成杀菌不彻底,同时还会使臭氧水中浓度达不到灌装水所需要的浓度,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灭菌臭氧混合塔,增加水与抽样的对流时间,实现两者之间的充分混合,并且能实时监测水中臭氧浓度。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效灭菌臭氧混合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塔体的底部设有灌气口,灌气口通过管道与臭氧发生器相连;塔体的顶端设有进液口,塔体内设有曝气管,曝气管与灌气口相连,所述曝气管呈螺旋状,曝气管上设有曝气口,曝气管的上端伸出塔体外并与电机相连,所述塔体顶端还设有尾气排放口和溢流口,塔体内还设有多个浓度检测器。本技术的臭氧混合塔,能够实现臭氧与水的充分混合,从而对水进行全面的杀菌,并且对塔内各处水中臭氧的浓度进行监测。在进行水与臭氧的混合时,臭氧发生器中产生臭氧为混合塔中提供臭氧,臭氧通过灌气口进入到曝气管中,再经过曝气孔进入塔内,而水则从塔体的顶部进入到塔内,形成水从上至下,而臭氧从下至上运动,两者之间形成对流,同时曝气孔能产生微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把臭氧充分溶解到水中,曝气管呈螺旋状,相比于单根直管来说,螺旋状的曝气管增大了曝气面积与水流的接触面积,充分使臭氧充分溶解在水中,对水进行全面的杀菌,塔体内还设有多个浓度监测器,能够对塔内不同区域的水中臭氧浓度进行检测,从而实时监控臭氧的浓度,以达到卫生标准所需的臭氧浓度;其中多余的臭氧可以从尾气排放口中排出,以保证多余的臭氧不会滞留,溢流口保证混合塔内部水满后,能够从溢流口流出,而不会倒流回到臭氧发生器,损坏臭氧发生器。所述塔体内壁设有水平搅拌杆,水平搅拌杆上连有圆形搅拌叶,在水和臭氧混合中,在搅拌杆与搅拌叶的作用下,能够充分的对塔内上下的水进行搅拌。进液口的下方设有水平分流板,分流板上设有多个分流孔,水从进料口进入后,落在分流板上,水流从分流孔中流下,在分流孔的作用下对水流进行了分流,从而增大了与臭氧的接触面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一种高效灭菌臭氧混合塔,能够实现臭氧与水的充分混合,从而对水进行全面的杀菌,并且对塔内各处水中臭氧的浓度进行监测;2、本技术一种高效灭菌臭氧混合塔,塔体内壁设有水平搅拌杆,水平搅拌杆上连有圆形搅拌叶,在水和臭氧混合中,在搅拌杆与搅拌叶的作用下,能够充分的对塔内上下的水进行搅拌;3、本技术一种高效灭菌臭氧混合塔,进液口的下方设有水平分流板,分流板上设有多个分流孔,水从进料口进入后,落在分流板上,水流从分流孔中流下,在分流孔的作用下对水流进行了分流,从而增大了与臭氧的接触面积。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塔体,2-灌气口,3-臭氧发生器,4-进液口,5-曝气管,6-分流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高效灭菌臭氧混合塔,包括塔体1,塔体的底部设有灌气口2,灌气口通过管道与臭氧发生器3相连;塔体的顶端设有进液口4,塔体内设有曝气管5,曝气管与灌气口相连,所述曝气管呈螺旋状,曝气管上设有曝气口,曝气管的上端伸出塔体外并与电机相连,所述塔体顶端还设有尾气排放口和溢流口,塔体内还设有多个浓度检测器。本技术的臭氧混合塔,能够实现臭氧与水的充分混合,从而对水进行全面的杀菌,并且对塔内各处水中臭氧的浓度进行监测。在进行水与臭氧的混合时,臭氧发生器中产生臭氧为混合塔中提供臭氧,臭氧通过灌气口进入到曝气管中,再经过曝气孔进入塔内,而水则从塔体的顶部进入到塔内,形成水从上至下,而臭氧从下至上运动,两者之间形成对流,同时曝气孔能产生微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把臭氧充分溶解到水中,曝气管呈螺旋状,相比于单根直管来说,螺旋状的曝气管增大了曝气面积与水流的接触面积,充分使臭氧充分溶解在水中,对水进行全面的杀菌,塔体内还设有多个浓度监测器,能够对塔内不同区域的水中臭氧浓度进行检测,从而实时监控臭氧的浓度,以达到卫生标准所需的臭氧浓度;其中多余的臭氧可以从尾气排放口中排出,以保证多余的臭氧不会滞留,溢流口保证混合塔内部水满后,能够从溢流口流出,而不会倒流回到臭氧发生器,损坏臭氧发生器。优选的,所述塔体内壁设有水平搅拌杆,水平搅拌杆上连有圆形搅拌叶,在水和臭氧混合中,在搅拌杆与搅拌叶的作用下,能够充分的对塔内上下的水进行搅拌。优选的,进液口的下方设有水平分流板6,分流板上设有多个分流孔,水从进料口进入后,落在分流板上,水流从分流孔中流下,在分流孔的作用下对水流进行了分流,从而增大了与臭氧的接触面积。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效灭菌臭氧混合塔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灭菌臭氧混合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塔体(1)的底部设有灌气口(2),灌气口(2)通过管道与臭氧发生器(3)相连;塔体(1)的顶端设有进液口(4),塔体(1)内设有曝气管(5),曝气管(5)与灌气口(2)相连,所述曝气管(5)呈螺旋状,曝气管(5)上设有曝气口,曝气管(5)的上端伸出塔体(1)外并与电机相连,所述塔体(1)顶端还设有尾气排放口和溢流口,塔体(1)内还设有多个浓度检测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灭菌臭氧混合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塔体(1)的底部设有灌气口(2),灌气口(2)通过管道与臭氧发生器(3)相连;塔体(1)的顶端设有进液口(4),塔体(1)内设有曝气管(5),曝气管(5)与灌气口(2)相连,所述曝气管(5)呈螺旋状,曝气管(5)上设有曝气口,曝气管(5)的上端伸出塔体(1)外并与电机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安全彭小琴吕莉吕平吕邦耀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科全矿泉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