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线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72100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2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绕线辊,包括左挡板、右挡板、内螺纹筒、外螺纹柱和弧形支撑条;内螺纹筒固定在左挡板靠近右挡板的一侧,并向右挡板延伸;内螺纹筒与左挡板同轴;外螺纹柱固定在右挡板靠近左挡板的一侧,并向左挡板延伸;外螺纹柱与右挡板同轴;外螺纹柱插入内螺纹筒中并与内螺纹筒螺纹配合;多个弧形支撑条设置在左挡板和右挡板之间;多个弧形支撑条围绕左挡板和右挡板的轴线均匀布置;弧形支撑条的左端与左挡板固定连接;弧形支撑条的右端抵靠于右挡板;弧形支撑条径向向外拱起;弧形支撑条具有弹性。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绕线完成后通过转动左挡板和右挡板使塑料细线结合得更加紧密,无需调节绕线张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Winding 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inding roller, which comprises a left baffle, a right baffle, internal thread tube, external thread column and arc support; internal screw barrel is fix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baffle near the right baffle, and the baffle extends right; internal thread tube and the left baffle coaxial; external thread column is fix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affle near the left baffle, and the baffle extends left column and a right baffle; external thread coaxial; external thread column is inserted into the internal thread tube and internal screw thread with the cylinder; a plurality of arc-shaped support bars arranged between a left and a right baffle; a plurality of support bars around the axis of the arc left and a right baffle are arranged evenly; the arc supporting bar left and left baffl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right end of the arc-shaped support; against the right baffle; the arc supporting radial outward arched arc with elastic support. By adopting the utility model, after turning the winding, the left baffle plate and the right baffle plate can be turned together to make the plastic thread more compact, and the winding tension is not required, thereby greatly improving the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绕线辊
本技术涉及编织袋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绕线辊。
技术介绍
编织袋,又称蛇皮袋。是塑料的一种,包装用,其原料一般是聚乙烯、聚丙烯等各种化学塑料原料。编织袋由若干条塑料细线编织而成。在编织袋生产过程前,需要将生产出的塑料细线绕在绕线辊上,然后将缠绕有塑料细线的绕线辊安装在编织机上,从而对编织袋进行生产。现有的绕线辊,当塑料细线绕在其上时,需要调整绕线张力才能使塑料细线紧密缠绕在绕线辊上。而且对于不同种类的塑料细线,所需要绕线张力不同,这就需要针对不同种类的塑料细线调节绕线张力。绕线张力调节过程繁杂,耗费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绕线辊。本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绕线辊,包括左挡板、右挡板、内螺纹筒、外螺纹柱和弧形支撑条;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相对且同轴地设置;所述内螺纹筒固定在所述左挡板靠近所述右挡板的一侧,并向所述右挡板延伸;所述内螺纹筒与所述左挡板同轴;所述外螺纹柱固定在所述右挡板靠近所述左挡板的一侧,并向所述左挡板延伸;所述外螺纹柱与所述右挡板同轴;所述外螺纹柱插入所述内螺纹筒中并与所述内螺纹筒螺纹配合;多个所述弧形支撑条设置在所述左挡板和所述右挡板之间;多个所述弧形支撑条围绕所述左挡板和所述右挡板的轴线均匀布置;所述弧形支撑条的左端与所述左挡板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支撑条的右端抵靠于所述右挡板;所述弧形支撑条径向向外拱起;所述弧形支撑条具有弹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在绕线时,塑料细线绕在多个弧形支撑条构成的柱状体的外表面。在绕线完成后,转动左挡板和右挡板,在内螺纹筒和外螺纹柱螺纹配合的作用下,左挡板和右挡板相互靠近。此时,左挡板和右挡板挤压弧形支撑条,使弧形支撑条进一步的径向向外拱起,从而对绕设在其上的塑料细线进行径向方向上的挤压,使塑料细线能够结合得更加紧密。同时左挡板和右挡板对塑料细线进行轴向方向上的挤压,使塑料细线能够结合得更加紧密。采用本技术,可以在绕线完成后通过转动左挡板和右挡板使塑料细线结合得更加紧密,无需调节绕线张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左挡板和所述右挡板为六角形板件。左挡板和右挡板为六角形板,使得左挡板和右挡板能够与六角扳手配合以实现左挡板和右挡板的转动,方法操作。进一步的,所述右挡板靠近所述左挡板的侧面开设有圆形孔;所述外螺纹柱与所述圆形孔同轴;所述绕线辊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外圈与所述圆形孔的内表面过盈配合;所述弧形支撑条的右端抵靠于所述轴承的内圈靠近所述左挡板的侧面。设置轴承,且弧形支撑条的右端抵靠于轴承的内圈靠近左挡板的侧面,使得左挡板和右挡板转动时,弧形支撑条的右端不再与右挡板进行摩擦,避免了弧形支撑条被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轴承的内圈靠近所述左挡板的侧面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弧形支撑条的右端嵌入所述容纳槽中。设置容纳槽,且弧形支撑条的右端嵌入容纳槽中,避免在调节左挡板和右挡板之间的位置时,弧形支撑条的右端脱离轴承的内圈靠近左挡板的侧面,使本技术的工作更加稳定。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本技术,可以在绕线完成后通过转动左挡板和右挡板使塑料细线结合得更加紧密,无需调节绕线张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左挡板和右挡板为六角形板,使得左挡板和右挡板能够与六角扳手配合以实现左挡板和右挡板的转动,方法操作。3.设置轴承,且弧形支撑条的右端抵靠于轴承的内圈靠近左挡板的侧面,使得左挡板和右挡板转动时,弧形支撑条的右端不再与右挡板进行摩擦,避免了弧形支撑条被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4.设置容纳槽,且弧形支撑条的右端嵌入容纳槽中,避免在调节左挡板和右挡板之间的位置时,弧形支撑条的右端脱离轴承的内圈靠近左挡板的侧面,使本技术的工作更加稳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10-左挡板,20-右挡板,21-圆形孔,30-内螺纹筒,40-外螺纹柱,50-弧形支撑条,60-轴承,61-容纳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技术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实施例,均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内。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绕线辊,包括左挡板10、右挡板20、内螺纹筒30、外螺纹柱40和弧形支撑条50;所述左挡板10和右挡板20相对且同轴地设置;所述内螺纹筒30固定在所述左挡板10靠近所述右挡板20的一侧,并向所述右挡板20延伸;所述内螺纹筒30与所述左挡板10同轴;所述外螺纹柱40固定在所述右挡板20靠近所述左挡板10的一侧,并向所述左挡板10延伸;所述外螺纹柱40与所述右挡板20同轴;所述外螺纹柱40插入所述内螺纹筒30中并与所述内螺纹筒30螺纹配合;多个所述弧形支撑条50设置在所述左挡板10和所述右挡板20之间;多个所述弧形支撑条50围绕所述左挡板10和所述右挡板20的轴线均匀布置;所述弧形支撑条50的左端与所述左挡板10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支撑条50的右端抵靠于所述右挡板20;所述弧形支撑条50径向向外拱起;所述弧形支撑条50具有弹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在绕线时,塑料细线绕在多个弧形支撑条50构成的柱状体的外表面。在绕线完成后,转动左挡板10和右挡板20,在内螺纹筒30和外螺纹柱40螺纹配合的作用下,左挡板10和右挡板20相互靠近。此时,左挡板10和右挡板20挤压弧形支撑条50,使弧形支撑条50进一步的径向向外拱起,从而对绕设在其上的塑料细线进行径向方向上的挤压,使塑料细线能够结合得更加紧密。同时左挡板10和右挡板20对塑料细线进行轴向方向上的挤压,使塑料细线能够结合得更加紧密。采用本技术,可以在绕线完成后通过转动左挡板10和右挡板20使塑料细线结合得更加紧密,无需调节绕线张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左挡板10和所述右挡板20为六角形板件。左挡板10和右挡板20为六角形板,使得左挡板10和右挡板20能够与六角扳手配合以实现左挡板10和右挡板20的转动,方法操作。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右挡板20靠近所述左挡板10的侧面开设有圆形孔21;所述外螺纹柱40与所述圆形孔21同轴;所述绕线辊还包括轴承60,所述轴承60外圈与所述圆形孔21的内表面过盈配合;所述弧形支撑条50的右端抵靠于所述轴承60的内圈靠近所述左挡板10的侧面。设置轴承60,且弧形支撑条50的右端抵靠于轴承60的内圈靠近左挡板10的侧面,使得左挡板10和右挡板20转动时,弧形支撑条50的右端不再与右挡板20进行摩擦,避免了弧形支撑条50被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绕线辊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绕线辊,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挡板(10)、右挡板(20)、内螺纹筒(30)、外螺纹柱(40)和弧形支撑条(50);所述左挡板(10)和右挡板(20)相对且同轴地设置;所述内螺纹筒(30)固定在所述左挡板(10)靠近所述右挡板(20)的一侧,并向所述右挡板(20)延伸;所述内螺纹筒(30)与所述左挡板(10)同轴;所述外螺纹柱(40)固定在所述右挡板(20)靠近所述左挡板(10)的一侧,并向所述左挡板(10)延伸;所述外螺纹柱(40)与所述右挡板(20)同轴;所述外螺纹柱(40)插入所述内螺纹筒(30)中并与所述内螺纹筒(30)螺纹配合;多个所述弧形支撑条(50)设置在所述左挡板(10)和所述右挡板(20)之间;多个所述弧形支撑条(50)围绕所述左挡板(10)和所述右挡板(20)的轴线均匀布置;所述弧形支撑条(50)的左端与所述左挡板(10)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支撑条(50)的右端抵靠于所述右挡板(20);所述弧形支撑条(50)径向向外拱起;所述弧形支撑条(50)具有弹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线辊,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挡板(10)、右挡板(20)、内螺纹筒(30)、外螺纹柱(40)和弧形支撑条(50);所述左挡板(10)和右挡板(20)相对且同轴地设置;所述内螺纹筒(30)固定在所述左挡板(10)靠近所述右挡板(20)的一侧,并向所述右挡板(20)延伸;所述内螺纹筒(30)与所述左挡板(10)同轴;所述外螺纹柱(40)固定在所述右挡板(20)靠近所述左挡板(10)的一侧,并向所述左挡板(10)延伸;所述外螺纹柱(40)与所述右挡板(20)同轴;所述外螺纹柱(40)插入所述内螺纹筒(30)中并与所述内螺纹筒(30)螺纹配合;多个所述弧形支撑条(50)设置在所述左挡板(10)和所述右挡板(20)之间;多个所述弧形支撑条(50)围绕所述左挡板(10)和所述右挡板(20)的轴线均匀布置;所述弧形支撑条(50)的左端与所述左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宁张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明杰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