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造用四臂抱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66410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2 0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锻造用四臂抱钳,包括第一操作力臂和上抱钳和第三操作力臂,所述第一操作力臂的一侧安装有力学工臂,所述力学工臂的下方安装有辅助卡,所述辅助卡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凸缘,所述第一操作力臂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操作力臂,所述第三操作力臂安装在第一操作力臂的对称位置,所述第三操作力臂的下方安装有第四操作力臂,所述第三操作力臂和第,所述上抱钳的下方安装有下抱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设置有四个操作力臂,因此在进行过重的锻胚原件进行加工时,更加方便安全对锻胚原件锻造工序,确保高效的加工效率和良好的加工质量;同时设置有抱钳支脚和弧形夹持部,可以根据锻胚原件选择夹持方式,更加方便灵活。

Four arm holding pliers for forg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lamp arm four forging, including a first operating arm and holding clamp and third operating lever, one side of the first operating arm installed mechanical arm, the mechanical arm below have auxiliary card installed, one side of the auxiliary card is installed with a connecting flange. Second operating lever arranged under the first operating lever, the third operation arm installed in the symmetrical position of the first operating arm, fourth arm arranged under the third operation arm, the arm and the third operation, the upper and lower holding clamp is installed under the holding clamp.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four operating arm, so the heavy forging processing the original, more convenient and safe for the original forging forging process, ensure high processing efficiency and good processing quality; at the same time is provided with a holding clamp leg and an arc clamp,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selection of forging clip the way is more convenient and flexi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锻造用四臂抱钳
本技术涉及抱钳设备
,具体为一种锻造用四臂抱钳。
技术介绍
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压(锻造与冲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相关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状较简单的可用轧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采用锻件。传统的锻造用抱钳再具体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当锻胚比较重时不可避免的需要多个操作工人进行操作,或者通过机械的辅助操作来进行锻胚的夹持、移动和反转等多种锻造工序,然而抱钳有且仅有两个力臂进行多人操作时极其不方便,同时机械辅助会导致加工成本的提高,因此需要一种锻造用四臂抱钳,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锻造用四臂抱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当锻胚比较重时不可避免的需要多个操作工人进行操作,或者通过机械的辅助操作来进行锻胚的夹持、移动和反转等多种锻造工序,然而抱钳有且仅有两个力臂进行多人操作时极其不方便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锻造用四臂抱钳,包括第一操作力臂和上抱钳和第三操作力臂,所述第一操作力臂的一侧安装有力学工臂,所述力学工臂的下方安装有辅助卡,所述辅助卡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凸缘,所述第一操作力臂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操作力臂,所述第三操作力臂安装在第一操作力臂的对称位置,所述第三操作力臂的下方安装有第四操作力臂,所述第三操作力臂和第四操作力臂的中部安装有力臂支点,所述上抱钳安装在第一操作力臂和第三操作力臂的中心处,所述上抱钳的下方安装有下抱钳,且上抱钳的一侧安装有抱钳支脚,所述抱钳支脚的中心处安装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下方安装有夹持钳嘴。优选的,所述第一操作力臂和力学工臂之间通过连接铆钉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操作力臂的末端安装有微调螺杆。优选的,所述两个抱钳支脚的中间设置有弧形夹持部。优选的,所述抱钳支脚的中心处设置有螺栓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设备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同时设置有四个操作力臂,因此在进行过重的锻胚原件进行加工时,可以多个工人分别操作四个操作力臂,因此操作更加方便安全对锻胚原件进行夹持、移动和反转等多种锻造工序,进而确保高效的加工效率和良好的加工质量;同时设置有抱钳支脚和弧形夹持部,可以根据锻胚原件形状大小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夹持方式,更加方便灵活;设置有微调螺杆,能够对操作力臂进行长度和角度的操作调整,进而确保良好的舒适度和精准的加工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抱钳结构示意图。图中:1-辅助卡;2-力学工臂;3-连接铆钉;4-第一操作力臂;5-微调螺杆;6-第二操作力臂;7-连接凸缘;8-上抱钳;9-夹持钳嘴;10-力臂支点;11-第三操作力臂;12-第四操作力臂;13-下抱钳;14-抱钳支脚;15-紧固螺栓;16-弧形夹持部;17-螺栓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锻造用四臂抱钳实施例:一种锻造用四臂抱钳,包括第一操作力臂4和上抱钳8和第三操作力臂11,第一操作力臂4的一侧安装有力学工臂2,力学工臂2的下方安装有辅助卡1,辅助卡1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凸缘7,第一操作力臂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操作力臂6,第三操作力臂11安装在第一操作力臂4的对称位置,第三操作力臂11的下方安装有第四操作力臂12,第三操作力臂11和第四操作力臂12的中部安装有力臂支点10,上抱钳8安装在第一操作力臂4和第三操作力臂11的中心处,上抱钳8的下方安装有下抱钳13,且上抱钳8的一侧安装有抱钳支脚14,抱钳支脚14的中心处安装有紧固螺栓15,紧固螺栓15的下方安装有夹持钳嘴9第一操作力臂4和力学工臂2之间通过连接铆钉3连接,第一操作力臂4的末端安装有微调螺杆5,两个抱钳支脚14的中间设置有弧形夹持部1,抱钳支脚14的中心处设置有螺栓孔17。工作原理;该锻造用四臂抱钳使用时,首先检查各个第一操作力臂4、第二操作力臂6、第三操作力臂11和第四操作力臂12与力学工臂2之间的连接铆钉3是否已经牢固的连接,进而确保机体能够安全正常的工作,然后根据锻胚原件形状大小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夹持方式,抱钳支脚14和弧形夹持部16两种夹持方式,之后对操作力臂进行操作,通过力臂支点10的作用使力学工臂2对上抱钳8和下抱钳13进行加压,进而达到夹持固定的作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锻造用四臂抱钳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锻造用四臂抱钳,包括第一操作力臂(4)和上抱钳(8)和第三操作力臂(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力臂(4)的一侧安装有力学工臂(2),所述力学工臂(2)的下方安装有辅助卡(1),所述辅助卡(1)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凸缘(7),所述第一操作力臂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操作力臂(6),所述第三操作力臂(11)安装在第一操作力臂(4)的对称位置,所述第三操作力臂(11)的下方安装有第四操作力臂(12),所述第三操作力臂(11)和第四操作力臂(12)的中部安装有力臂支点(10),所述上抱钳(8)安装在第一操作力臂(4)和第三操作力臂(11)的中心处,所述上抱钳(8)的下方安装有下抱钳(13),且上抱钳(8)的一侧安装有抱钳支脚(14),所述抱钳支脚(14)的中心处安装有紧固螺栓(15),所述紧固螺栓(15)的下方安装有夹持钳嘴(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锻造用四臂抱钳,包括第一操作力臂(4)和上抱钳(8)和第三操作力臂(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力臂(4)的一侧安装有力学工臂(2),所述力学工臂(2)的下方安装有辅助卡(1),所述辅助卡(1)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凸缘(7),所述第一操作力臂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操作力臂(6),所述第三操作力臂(11)安装在第一操作力臂(4)的对称位置,所述第三操作力臂(11)的下方安装有第四操作力臂(12),所述第三操作力臂(11)和第四操作力臂(12)的中部安装有力臂支点(10),所述上抱钳(8)安装在第一操作力臂(4)和第三操作力臂(11)的中心处,所述上抱钳(8)的下方安装有下抱钳(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明安袁家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帝润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