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自动采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6060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1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采摘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自动采收机;其包括:壳体(1),托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第一阶梯面(101)安装有滑动导轨(3)和丝杠支撑座(4),丝杠(5)的另一端与安装在壳体(1)上的第一电机(6)和联轴器(7)连接,丝杠(5)中间与托盘座(8)连接,所述壳体(1)的第二阶梯面(102)上安装有刀具(9)、第一传动轴(10)和第二传动轴(11),两个传动轴上设有传动带(12);其有益效果为:在托盘移动中对食用菌进行切割,能对托盘种植的食用菌进行高效的采摘,通过传送带进行收集,结构简单,并且工作周期短,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自动采收机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采摘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自动采收机。
技术介绍
中国的食用菌资源丰富,是最早栽培、利用食用菌的国家之一,1100多年前已有人工栽培木耳的记载,至少在800多年前香菇的栽培已在浙江西南部开始,草菇则是200多年前首先在闽粤一带开始栽培,这些技术一直流传至今。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其含量是一般蔬菜水果的几倍到几十倍,常被人们称作健康食品,如香菇不仅含有各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还具有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治疗高血压的作用,还发现香菇、蘑菇、金针菇、猴头中含有增强人体抗癌能力的物质。据中国食用菌商务网调查统计,2010年中国食用菌的总产量达到2000万吨,占世界70%。而食用菌的采收工作是整个食用菌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现有的采收工作大多依靠人工逐个采收,效率低下且劳动强度高。申请号为201020638402.1所设计的“金针菇自动采收系统”,包括金针菇栽培架,所述金针菇栽培架上放置有用于盛放培养料的栽培瓶和一红外激光对射扫描系统,所述红外激光对射扫描系统包括位于所述金针菇栽培架左侧的左侧红外激光器,位于所述金针菇栽培架右侧的右侧光敏元件;所述左侧红外激光器与所述右侧光敏元件形成对射布局;所述右侧光敏元件与所述左侧红外激光器的高度等于所设定的金针菇生长高度;还包括一微型处理器系统,所述右侧光敏兀件连接到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左侧红外激光器连接一振荡电路;右侧光敏兀件连接一选频电路,通过选频电路连接微型处理器系统。该采收系统虽然能实现自动化采摘,但是结构较为复杂,成本高,响应时间长,效率较低。申请号为201310012221.6所设计的“食用菌自动采收机”包括:进瓶拨轮、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主旋转体、出瓶拨轮和食用菌收集装置,主旋转体上设有瓶托和抓手,进瓶拨轮用于拨动种植有食用菌的容器至瓶托,瓶托用于承载种植有食用菌的容器并可上下运动,抓手上设有夹手,抓手上还设有使得夹手夹紧或打开的开合机构以及使得夹手做扭摆运动的扭摆机构,该自动采收机针对食用菌种植容器为瓶状,现有食用菌种植大部分以托盘种植为主,该自动采收装置无法实现对托盘种植食用菌的收集采摘。因此设计了一种食用菌自动采收机,能有效的对托盘种植的食用菌进行高效的采摘收集,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工作周期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食用菌自动采收机,解决了上述中采摘装置结构复杂,无法对托盘养殖的食用菌进行自动化采摘收集的问题,能有效的对托盘种植的食用菌进行高效的收集采摘,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工作周期短。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食用菌自动采收机,包括:壳体1,托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第一阶梯面101安装有两个滑动导轨3和一个丝杠支撑座4,丝杠支撑座4固定丝杠5的一端,丝杠5的另一端与安装在壳体1凹面101的第一电机6和联轴器7连接,滑动导轨3上连接有安装在托盘座8底面的两个卡槽801,托盘座底面居中位置安装有螺母座802,托盘2放置在托盘座8上,所述壳体1的第二阶梯面102上安装有刀具9、第一传动轴10和第二传动轴11,第一传动轴10和第二传动轴11外表面与传送带12相连接,第一传动轴10通过皮带13与安装在壳体1上的第二电机14连接。所述壳体1结构为阶梯结构,设有第一阶梯面101和第二阶梯面102。所述第一电机6为三相异步电动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电机带动丝杠的转动,从而带动托盘座的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对托盘内的食用菌进行切割,能有效的对托盘种植的食用菌进行高效的采摘,通过传送带进行收集,结构简单,通过控制第一电机的正反转来控制托盘座的移动,工作周期短,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面图;图中所示:壳体1、托盘2、滑动导轨3、丝杠支撑座4、丝杠5、第一电机6、联轴器7、托盘座8、刀具9、第一传动轴10、第二传动轴11、传送带12、皮带13、第二电机14、第一阶梯面101、第二阶梯面102、卡槽801,螺母座80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食用菌自动采收机,包括:壳体1、托盘2、滑动导轨3、丝杠支撑座4、丝杠5、第一电机6、联轴器7、托盘座8、刀具9、第一传动轴10、第二传动轴11、传送带12、皮带13、第二电机14。所述壳体1为阶梯状结构,分为第一阶梯101和第二阶梯面102。壳体1第一阶梯面101上安装有两个滑动导轨3,安装在托盘座8底面的卡槽801卡接在两个滑动导轨3上,托盘座8可以沿着滑动导轨3相对运动,丝杠5一端安装在在设在第一阶梯面101上的丝杠支撑座4上,另一端与第一电机6、联轴器7相互连接,丝杠5中穿过固定在托盘座8底面的螺母座802,在使用过程中,第一电机6的旋转带动丝杠5的旋转,通过丝杠5和螺母座802的相互配合,使得托盘座8产生移动。所述第一电机6为三项异步电动机,能有效的实现正反转的控制,使用过程中,第一电机6的正转使得托盘2向食用菌自动采收机内部移动,第一电机6的反转使得托盘2向外移动。所述壳体1第二阶梯面102上安装有刀具9、第一传动轴10和第二传动轴11,第一传动轴10和第二传动轴11上连接有传送带12,传动带12的高度和刀具9末端9的高度一致,使得切割后的食用菌能移动到传送带上不掉落。第一传动轴10与安装在壳体1上的第二电机14通过皮带13连接,通过第二电机14的带动,使得传动带12运动,进而对切割后的食用菌进行收集。刀具9刀尖与托盘2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能有效的对生长在托盘2中的食用菌进行切割。具体使用时,通过控制第一电机的正反转来控制托盘的进出,在托盘向内移动的过程中,刀具对生长在托盘内的食用菌进行切割,通过传送带进行收集,将托盘内的食用菌切割完成后,电机反转,移出托盘,更换托盘进行下一次切割。结构简单,对于操作人员的要求低,劳动强度低。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食用菌自动采收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用菌自动采收机,包括:壳体(1),托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第一阶梯面(101)安装有两个滑动导轨(3)和一个丝杠支撑座(4),丝杠支撑座(4)固定丝杠(5)的一端,丝杠(5)的另一端与安装在壳体(1)第一阶梯面(101)的第一电机(6)和联轴器(7)连接,滑动导轨(3)连接在安装在托盘座(8)底面的两个卡槽(801)内,托盘座底面居中位置安装有螺母座(802),托盘(2)放置在托盘座(8)上,所述壳体(1)的第二阶梯面(102)上安装有刀具(9)、第一传动轴(10)和第二传动轴(11),第一传动轴(10)和第二传动轴(11)外表面与传送带(12)相连接,第一传动轴(10)通过皮带(13)与安装在壳体(1)上的第二电机(14)传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自动采收机,包括:壳体(1),托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第一阶梯面(101)安装有两个滑动导轨(3)和一个丝杠支撑座(4),丝杠支撑座(4)固定丝杠(5)的一端,丝杠(5)的另一端与安装在壳体(1)第一阶梯面(101)的第一电机(6)和联轴器(7)连接,滑动导轨(3)连接在安装在托盘座(8)底面的两个卡槽(801)内,托盘座底面居中位置安装有螺母座(802),托盘(2)放置在托盘座(8)上,所述壳体(1)的第二阶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朝华
申请(专利权)人:陇南市阶州林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