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高固含量纳米级聚合物微乳液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5525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化工技术领域,是一种高固含量的纳米级聚合物微乳液的合成方声。其合成步骤是先将少量单体加入乳化剂、助乳化剂形成预微乳液,并引发;然后将大部分单体缓慢、连续、滴加;单体滴加完后继续反应一段时间,使其反应完全。本方法制得的微乳液固含量可高达40wt%以上,聚合物纳米粒子可含有羧基、胺基、羟基和环氧基等多种官能团。可广泛用于药物定向输送、微胶囊化、高效催化剂载体、波导材料及高性能涂料等。(*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化工
,是一种。纳米结构材料(Nanostructured Materials)由于其特殊的介观尺寸(mesoscopic)效应、易于功能化以及特殊的表面性质而受到广泛关注,聚合物纳米微球在诸多方面显示出优异的应用潜力,如药物定向输送,微胶囊化,高效催化剂载体,波导材料及高性能水性涂料等。兴起于八十年代初的微乳液聚合(Microemulsion Polymerization)是一种直接制备10~100nm聚合物粒子简单易行的聚合方法,近二十年来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了对其各方面的研究情况,包括成核机理,聚合机理,以及粒子特性研究等。但常规的微乳液聚合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即乳化剂含量通常高达20wt%,而高分子含量通常低于10wt%,因而高分子/乳化剂比值总是小于1。这个低固含量、高乳化剂含量的缺点大大限制了超微乳液在工业界的实际应用。为了克服超微乳液的上述缺点,国际上一些著名的乳液聚合小组近年来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如Gan等研究了单体在Winsor I-like超微乳液体系的聚合,可将聚合物含量提高至15%,但聚合过程中有部分本体聚合物生成;Puig等人通过半连续滴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级聚合物微乳液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形成预微乳液:将单体总量的1-30%的单体滴入由乳化剂、助乳化剂和去离子水组成的胶体溶液中,形成均相透明的预微乳液,这里乳化剂的用量为单体总量的1-10%,助乳化剂用量为单 体总量的0.1-2%;(2)引发聚合:将由步骤1制得的预微乳液升温至20℃-70℃,在体系中通氮气,除氧,然后将引发剂的水溶液加入体系中,引发体系开始聚合,这里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量的0.1-0.4%;(3)单体后滴加:将余下部分的单 体以15-25秒/滴的缓慢速度逐滴滴入正在聚合的体系中,维持氮气气氛,保持步骤2时的温度,搅拌,2-3小时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长春赵艺强府寿宽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