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乙烯齐聚、共聚合钛-镍系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5527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乙烯齐聚、原位共聚催化剂制备方法。以钛化合物-镍化合物为主催化剂,MgCl↓[2]、SiO↓[2]、ZnCl↓[2]组成球形复合载体,硅化合物作促进剂,烷基铝作助催化剂。制备方法采用浸渍反应法,所得复合型催化剂具有球形颗粒形态,具有催化乙烯齐聚和共聚反应性能,能使单一乙烯聚合制得不同支化度的中、低密度聚乙烯;催化乙烯-1-丁烯共聚可以制得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聚乙烯。(*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乙烯齐聚、原位共聚的钛-镍系复合催化剂。众所周知,采用传统的齐格勒-纳塔(Z-N)催化剂只能从乙烯和α-烯烃共聚反应制得不同支化度的中、低密度聚乙烯;难于从一种乙烯单体直接聚合制得不同支化度的聚乙烯。最近,文献报导采用后过渡金属Ni、Pd等的二亚胺配合物和甲基铝氧烷(MAO)等制得的催化体系能够从单一乙烯齐聚、原位共聚合成各种支化度的聚乙烯;省去使用价高的α-烯烃作共聚单体,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J.K.Johnson,C.M.Killian andM.Brookhart,J Am Chem Soc,1995,1176414)。但是,这种新型催化剂制备较复杂,还需采用昂贵的MAO或硼化合物作助催化剂,制得的产品形态不规则等,在工业生产中推广使用仍有较大困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乙烯齐聚、原位共聚合的复合催化剂。它具有球形颗粒形态;只需通用价廉的助催化剂,无需使用昂贵的MAO和硼化合物;能使单—乙烯聚合制得不同支化度的中、低密度聚乙烯,还能催化乙烯/1-丁烯共聚制得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聚乙烯;制得的聚合产物有良好的颗粒形态和堆密度,易于在生产中应用,从而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乙烯齐聚、共聚合催化剂,包括主催化剂、复合载体、促进剂和助催化剂,其特征是以钛化合物和镍化合物组成主催化剂,MgCl↓[2]、SiO↓[2]、ZnCl↓[2]组成球形复合载体,硅化合物作为促进剂,烷基铝为助催化剂;所说的钛化合物为TiCl↓[4]或TiCl↓[4]和Ti(OR↑[1])↓[4],硅化合物为SiCl↓[4],烷基铝为AlR↓[3]或AlEt↓[2]Cl,镍化合物为NiX↓[2]或NiX↓[2]Y↓[2],上述化合物中的R↑[1]为丙基或丁基,R为C↓[2]-C↓[8]烷基,X为Cl或乙酰丙酮,Y为三苯基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华胡锦民张启兴吴江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