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改性苯丙乳液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3723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性苯丙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为聚合单体,以有机氟为改性单体,以复合乳化剂为体系的乳化剂,采用热分解引发剂为引发剂,用硅烷偶联剂对有机氟进行预处理后,以十二烷基苯磺酸作催化剂,采用核壳工艺聚合得到改性苯丙乳液。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工艺制造的苯丙乳液具有耐候性、耐污性和涂膜效果不理想的缺陷;它具有工艺简便、易于控制、聚合体系稳定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的有机硅(氟)改性苯丙乳液,可广泛用作内、外墙涂料的基料,可使该涂料不但有良好的附着性、耐水性、贮存稳定性及良好的施工性能,而且具有很好的耐候性、耐污性,可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涂料的基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房消费已成为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国家已明确住宅建设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而与住宅建设相配套的建筑涂料也将会有很大需求。我国建筑涂料的产量和年消费量在近几年将达到200多万吨。建筑涂料也逐步向耐侯性、耐污性、低毒性方向发展,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档次,关键是合成高质量、高性能的基料——乳液。我国目前涂料用高性能乳液还需大量进口,研究开发高性能的苯丙乳液已成为发展高性能涂料的关键之一。丙烯酸乳液是建筑乳胶漆的基料,而丙烯酸建筑乳胶漆是一种气味小、易施工、干燥迅速、安全无毒的水性涂料。与马赛克或釉面砖相比,乳胶漆具有施工费用低、色彩丰富、维修方便、减轻建筑物自重、利于防震防灾等特点,因此,国内外发展速度很快。以苯乙烯代替纯丙乳液中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得到的与纯丙乳液性能接近的苯丙乳液,可大大降低成本。由苯丙乳液制备的建筑乳胶漆具有较好的耐候性、耐水性、耐碱性、抗粉化性和抗污染性,可内用也可外用,是我国外墙涂料的主要品种,苯丙乳液是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的建筑用丙烯酸乳液品种之一。但在目前中国的大环境中,由于空气质量等原因要求其应有更优异的耐候性和耐污性。为了改善苯丙乳液的性能,国内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大多采用有机硅对苯丙乳液进行改性。有机硅是由硅原子和氧原子等交替组成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兼有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性能,具有优良的耐高低温、耐紫外线和红外辐射、耐氧化降解等性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上海涂料》2001年第3期上公开了一种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公开日为2002年12月4日,公开号为CN1382738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采用硅烷偶联剂改性的苯丙乳液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这些工艺和方法虽然提高了苯丙乳液的部分性能,但是仍然具有耐候性、耐污性和涂膜效果不理想的缺陷。而含氟材料一般为长链碳化合物,碳氟键的键能较大,比较稳定,氟原子不但与碳原子结合牢固,而且在碳骨架外层排列十分紧密,有效地防止了碳原子和碳链的暴露,故碳氟化合物表现出卓越的化学稳定性、耐候性、耐腐蚀性、抗氧化性等性能。含氟聚合物乳液由于无环境污染,其聚合物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化学稳定性、防水性等性能,可望在超耐候性外墙乳液涂料、功能性涂料以及其它应用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和工艺,通过选择合适的有机硅、有机氟单体与苯丙共聚,制备出一种高性能的苯丙乳液,它可以提高苯丙乳液涂料的耐候性、耐污性、耐光性,使之能适应不同使用环境的要求。而且它在使涂料耐候性、耐污性得到提高的同时,又保持了苯丙乳液涂料易于施工,附着力好等性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酸(BA)、丙烯酸(AA)为乳液聚合主要单体;以有机硅、有机氟为改性单体;以复合乳化剂为体系的乳化剂;采用热分解引发剂为引发剂;用硅烷偶联剂对有机氟、有机硅进行预处理,十二烷基苯磺酸作催化剂,采用核壳工艺、以乳液聚合得到改性苯丙乳液。本专利技术的聚合单体中可以含有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单体中可以含有有机硅;在改性过程中,由于同时采用有机硅、有机氟与苯丙共聚,且采用核壳工艺,通过适当的硅单体、氟单体的预处理方法和适宜的加料方式,使有机硅、有机氟作为壳层组分与苯丙为主要组分的核层聚合物共聚,从而仅使用少量的有机硅、有机氟单体而获得较显著的改性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工艺和步骤如下首先将复合乳化剂与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混合,强力搅拌0.5小时,得到稳定均匀的预乳化液A;引发剂用水溶解配成溶液B;将硅烷偶联剂(T)与有机硅、有机氟、催化剂于40~50℃下搅拌混合,得溶液C,碳酸氢钠用水溶解得溶液D。取预乳化液A和溶液B各1/3、去离子水、溶液D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至74~80℃反应约0.5小时,开始滴加剩余溶液B的2/3、剩余预乳化液A的1/2,3小时左右滴完,并控制预乳化液A先滴完。升温至84℃,保温反应1.5小时,得到种子乳液。然后在不补加乳化剂的情况下滴加剩余溶液B、预乳化液A和溶液C,2小时内滴完。在85℃下继续反应1小时,升温至90℃,继续反应0.5小时,降温至40℃以下,用氨水调PH值为7-8,过滤出料。本专利技术的原料配比如下(重量百分比)苯乙烯10%-22%丙烯酸丁酯10%-22%丙烯酸0.5%-1%有机氟0.1-5%有机硅0%-15% 复合乳化剂1.0~2.5%引发剂0.2~0.5% 硅烷偶联剂0.5~1.5%十二烷基苯磺酸0.1-0.3%余量为去离子水以上乳化剂可以是OP-10与十二烷基硫酸钠,其比例是1.2~2.0OP-10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其比例是1.2~2.0吐温80与十二烷基硫酸钠,其比例是1.0~2.2乳化剂/单体总量=1.5~2.1%以上改性用有机硅单体可用“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和乙烯基环四硅氧烷(D4V)”的混合物,D4∶D4V=11∶1~12∶1,(D4+D4V)/单体总量=10~15%;改性用有机氟单体可用“三氟乙酸丙烯酯(F3)”、三氟乙酰丙烯胺(FA)、异氟乙酰丙烯胺(YFA),氟单体/单体总量=2~5%,(D4+D4V)∶F3=3~12∶1,F3替换D4、D4V的比例可以是1∶2。以上引发剂可用过硫酸铵、过硫酸钾。引发剂/单体总量=0.2~0.25%。以上硅烷偶联剂可用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CH2=CHSi(OEt)3)、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H2NCHCH2CH2Si(OEt)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ClC3H6Si(OE)3) ⑥去离子水/投料总量47~52%。本专利技术工艺简便、易于控制、聚合体系稳定;所得乳液机械稳定性、贮存稳定性、钙离子稳定性、稀释稳定性、通用助剂配伍性等均良好。且由于聚合物中有硅、氟元素的存在,使得其性能发生变化。由于用硅烷偶联剂对D4、D4V、T3预处理,采取核壳聚合工艺,控制滴加速率(饥饿滴加方式),使有机硅、有机氟作为壳层组分主要存在于壳层,在有机硅、有机氟添加量不大的情况下,达到对苯丙乳液进行改性的目的,本聚合工艺得到的有机硅(氟)改性苯丙乳液,可用作内、外墙涂料的基料,尤其是作为外墙涂料的基料,可使该涂料不但有良好的附着性、耐水性、贮存稳定性及良好的施工性能,且具有很好的耐候性、耐污性,可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属高性能水乳型外墙涂料,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列举部分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配方 如工艺流程图所示,首先将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用水溶解,将OP-1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与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混合,强力搅拌0.5小时,得到稳定均匀的预乳化液A;过硫酸铵(APS)用水溶解配成溶液B;将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T)与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乙烯基环四硅氧烷(D4V)、三氟乙酸丙烯酯(F3)、十二烷基苯磺酸于45℃下搅拌混合,得溶液C,碳酸氢钠用水溶解得溶液D。取预乳化液A和溶液B各1/3、去离子水、溶液D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至74~80℃反应约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性苯丙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为聚合单体,以有机氟为改性单体,以复合乳化剂为体系的乳化剂,采用热分解引发剂为引发剂,用硅烷偶联剂对有机氟进行预处理后,以十二烷基苯磺酸作催化剂,采用核壳工艺聚合得到改性苯丙乳液。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铭杜金萍路平万昆王敏娟刘辉熊学杰胡元生陈春华范剑虹王晋黄
申请(专利权)人:江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