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跨音速三维非定常流场的四孔动态压力探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35532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压力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测量跨音速三维非定常流场的四孔动态压力探针,包括探针头部、支杆,探针头部为楔顶双圆弧棱柱结构,其内部封装4支动态压力传感器,探针头部的背风面为圆柱后弧面,迎风面包括楔顶斜面、圆柱前弧面、对称的左侧平面和右侧平面,迎风面开有4个互不相通的压力感受孔,分别与探针头部内的4支动态压力传感器连通,4支动态压力传感器线缆通过探针支杆内通道引出探针尾部。与现有的压力探针相比,能兼顾测量亚音速和超音速三维动态流场,本发明专利技术经过校准风洞标定,能测得跨音流场的总压、静压、偏转角、俯仰角和马赫数随时间的变化,提供了一种测量跨音压气机三维非定常流场的手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量跨音速三维非定常流场的四孔动态压力探针
本专利技术属于压力测试
,涉及跨音速三维非定常流场的动态压力测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测量跨音速三维非定常流场的四孔动态压力探针,适用于叶轮机械进口、出口和级间跨音速三维动态流场的测试。
技术介绍
跨音压气机进口、出口和级间的三维流场,由于流体粘性、激波、转子的旋转、叶尖间隙的存在、动静叶片排的交错排列等,本质上是非定常的。采用常规的稳态压力探针无法测量出流场的动态特性,热线风速仪能够测量出动态速度信号,但不能测量出压力信息。对于叶轮机,研究人员更希望获得级间、转子出口的动态压力分布,用于验证设计和流场诊断,以便改进机器性能。目前由于缺乏工程实用的动态测试技术,工程上一般采用五孔压力探针等稳态测量技术,借助安装在机匣上的位移机构,带动压力探针前往被测位置,测量跨音速三维流场。稳态五孔压力探针由于其内部存在较长的引压管,形成的容腔效应阻尼掉了被测流场的动态压力信息,不能获得真实反映被测流场的总压、静压、偏转角、俯仰角和马赫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不能测得转子出口从压力面到吸力面的参数分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测量跨音速三维非定常流场的四孔动态压力探针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测量跨音速三维非定常流场的四孔动态压力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探针头部(1)、支杆(2),所述探针头部(1)为楔顶双圆弧棱柱结构,其内部封装4支动态压力传感器,探针测量时的探针头部(1)迎风面包括楔顶双圆弧棱柱的楔顶斜面(3)、圆柱前弧面(4)、对称的左侧平面(5)和右侧平面(6),背风面为圆柱后弧面(7);圆柱后弧面(7)与圆柱前弧面(4)为同一圆柱的侧面,该圆柱轴线与支杆(2)的轴线重合;在探针头部(1)的楔顶斜面(3)、圆柱前弧面(4)、左侧面(5)、右侧面(6)上各开有1个压力感受孔,分别为上孔(8)、中孔(9)、左孔(10)、右孔(11),这4个互不相通的压力感受孔,分别与探针头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跨音速三维非定常流场的四孔动态压力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探针头部(1)、支杆(2),所述探针头部(1)为楔顶双圆弧棱柱结构,其内部封装4支动态压力传感器,探针测量时的探针头部(1)迎风面包括楔顶双圆弧棱柱的楔顶斜面(3)、圆柱前弧面(4)、对称的左侧平面(5)和右侧平面(6),背风面为圆柱后弧面(7);圆柱后弧面(7)与圆柱前弧面(4)为同一圆柱的侧面,该圆柱轴线与支杆(2)的轴线重合;在探针头部(1)的楔顶斜面(3)、圆柱前弧面(4)、左侧面(5)、右侧面(6)上各开有1个压力感受孔,分别为上孔(8)、中孔(9)、左孔(10)、右孔(11),这4个互不相通的压力感受孔,分别与探针头部(1)内的4个动态压力传感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跨音速三维非定常流场的四孔动态压力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针支杆(2)为圆柱体,其内部开有圆型管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跨音速三维非定常流场的四孔动态压力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头部(1)楔顶斜面(3)与支杆(2)轴线的夹角为36°至5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跨音速三维非定常流场的四孔动态压力探针,其特征在于:压力感受孔(8)中心线、压力感受孔(9)中心线与支杆(2)轴线在同一个平面上,左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宏伟马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