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交通警示灯
本技术涉及灯具,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交通警示灯。
技术介绍
车辆在公路上发生事故或出故障就地维修时,必须在公路上按交通规则设置警示标志。目前警示标志多为反光功能的红色三角警示牌或者通电发光闪灯的警示牌、警示架等,为了便于行车携带,这些警示标志都做的尺寸较小且发光强度太弱,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特别是晚间行车时比较暗,加之公路上光线多造成视线干扰,为了让过路车辆能看清,甚至有的人员不得不举着警示标志来回晃才能起到警示提醒作用。尤其是在高速上车速很快,一方面过路车辆往往是到眼前了才看清前方设置了警示标志,随后不得不紧急制动,严重影响事故车辆和过路车辆的人员安全;另一方面警示标志太轻,车辆高速经过气流太大,很容易将其带飞或损坏。当前使用的警示标志无法切实地保障人们的交通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交通警示灯,其便于使用和携带,有足够的发光警示作用,功能多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交通警示灯,包括上支板、下支板、固定在上支板上的警示灯和与警示灯电连接的电源,所述上支板一端部与下支板一端部之间通过角度调整机构连接;所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交通警示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板(1)、下支板(2)、固定在上支板(1)上的警示灯(4)和与警示灯(4)电连接的电源(7),所述上支板(1)一端部与下支板(2)一端部之间通过角度调整机构连接;所述警示灯(4)包括常亮区(41)和灯光循环变色的循环区(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交通警示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板(1)、下支板(2)、固定在上支板(1)上的警示灯(4)和与警示灯(4)电连接的电源(7),所述上支板(1)一端部与下支板(2)一端部之间通过角度调整机构连接;所述警示灯(4)包括常亮区(41)和灯光循环变色的循环区(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交通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板(1)与下支板(2)之间的调整角度为0-3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交通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板(2)的底面安装有若干个磁铁(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交通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板(1)上设置有扬声器(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交通警示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