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救生滑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59522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3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空救生滑道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通过在登高消防的平台上设置救生架,同时在救生架上设置柔性缓冲层和气垫缓冲层,并且在气垫缓冲层上设置定位体,因此位于高层建筑的逃生者安全跳入到救生架上;同时就上架的下方连接了救生滑道,救生滑道通过交叉设置的上阻尼气囊和下阻尼气囊,以及阻尼条气囊增加逃生者下落时的阻力从而使逃生者安全落地;通过分别控制与气垫缓冲层连接的第一压气机和救生滑道连通的第二压气机的功率,能够调整对于逃生者的阻力,进而保障阻力能够适合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快速的使得逃生人员从高层建筑逃生同时保障逃生人员的生命安全。

High altitude lifesaving slideway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igh altitude lifesaving slideway device,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adopted in the fire rescue platform is provided with climbing frame, and set the flexible buffer layer and the air cushion layer in the shelf life, and the positioning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air cushion layer, it is located in the high-rise building occupants safely plunged into the rescue plane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necting shelves lifesaving slideway is arranged on the lifesaving slideway through cross damping damping airbag and airbag, airbag and the damper bar increased to escape the whereabouts of resistance to escape safely; through the power control second compressor connected with the air cushion layer of the first compressor and connected the lifesaving slideway that can be adjusted to escape the resistance, and resistance to guarantee suitable for use. The invention can quickly escape people from escaping from the high-rise building and ensure the life safety of the escaping perso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空救生滑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救生装置,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高空救生滑道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我国国内各大城市的高层建筑相继增多。然而,高层建筑却不可避免的发生火灾,或是恐怖分子的袭击,高层建筑的逃生依然是一种严重的问题。在高层建筑发生问题时由于层高较高,同时逃生不能够借助于电梯,因此在逃生过程中若通过楼梯逃生会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逃离高层建筑,这样就会对人员的人生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高层建筑的逃生问题显得日益重要。现在高空逃生有提出过如下方案,有的利用绳索、降落伞、吊篮等等,这些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缺陷,不能够很好地实际应用。如公告号为CN104623819A的中国专利中提到的一种进入柔性救生滑道的辅助装置,通过该装置可由待救援人员通过设在入口端处的卡装置将该其卡在门窗四周的墙壁上后,从入口端直接进入与之连接的柔性救生滑道内顺利逃生,有效地实现了在较高层建筑内进行安全救援的目的。然而该装置由于在实际的灾难发生过程中救生人员将该装置安装在墙壁上会有很大的难度,因而回延误宝贵的救生时间。为了使得高层建筑的逃生人员更快的逃离灾难现场,特别设计一种高空救生滑道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空救生滑道装置,其能够快速的使得逃生人员从高层建筑逃生同时保障逃生人员的生命安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空救生滑道装置,安装在登高消防平台的工作平台上,包括与工作平台连接的救生架,所述救生架通过固定板连接,所述救生架的底部还连接有救生滑道;所述固定板的内壁上设置有柔性缓冲层,所述柔性缓冲层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柔性缓冲层的内壁设置有气垫缓冲层,所述气垫缓冲层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接有有第一压气机,所述气垫缓冲层上均匀的垂直设置有与所述气垫缓冲层连通用于对跳下逃生者进行定位的定位体,所述定位体包括弹性部和连接部,其中所述连接部用于连通所述弹性部和所述气垫缓冲层,所述弹性部内设置有缓冲球,所述弹性部和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止所述缓冲球进入连接部内的挡网;所述救生架顶端还连接有倾斜向外用于增大接收逃生人员面积的接收板,所述接收板上设置有缓冲气囊,所述缓冲气囊与所述气垫缓冲层连通,所述缓冲气囊的上均匀设置有与所述接收板垂直的柱形缓冲体,所述柱形缓冲体内设置有与所述接收板垂直固定连接的弹性橡胶柱,所述弹性橡胶柱的直径小于所述柱形缓冲体;所述救生滑道包括骨架与缓冲管道,所述骨架包括均匀设置的圆形的圆弹簧和用于连接相邻两个圆形弹簧的纵弹簧,所述圆弹簧和所述纵弹簧形成网状的且呈管状的骨架,所述缓冲管道包括筒状的与骨架连接的充气气囊管,所述充气气囊管的上端与固定板的底端固定连接,且固定板的底端设置有与充气气囊管中央连通的滑道入口;所述救生滑道在地面与救生架间呈倾斜设置,逃生者在进入救生滑道后倾斜滑下,同时所述充气气囊管内沿着逃生者滑动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手脚缓冲机构,所述手脚缓冲机构包括均匀设置的上阻尼气囊和下阻尼气囊,所述上阻尼气囊和所述下阻尼气囊的顶端相互交叉,二者间形成用于伸入逃生者胳膊和腿的缓冲空间,逃生者背部与充气气囊管的接触的一侧均匀设置有阻尼条气囊,所述上阻尼气囊,所述下阻尼气囊和所述阻尼条气囊与所述充气气囊管连通,所述充气气囊管连接有位于地面的第二压气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救生架通过通过工作平台固定连接到登高平台消防车,因此能够通过登高平台消防车将该装置升高已进行使用;救生架和固定板连接后形成用于接受逃生者跳入的空间,为了进一步缓冲防止逃生者受伤,设置柔性缓冲层,同时在柔性缓冲层上设置与压气机相连的气垫缓冲层,气垫缓冲层能够进一步提供缓冲效果,并且在气垫缓冲层上设置定位体,由于弹性部通过连接部连通气垫缓冲层,于是弹性部体积变大,逃生者跳入后会对逃生者产生一定的定位作用,防止逃生者弹走;在弹性部内设置缓冲球能够相应的增强阻尼,保障逃生者的安全;设置接收板设缓冲气囊,能够扩大对于逃生人员的接收面积,接收板上的缓冲气囊和柱形缓冲体能够保障逃生者的安全;固定板的下方还连接了救生滑道,通过救生滑道,逃生者能够安全快速的到达地面;救生滑道的骨架由圆弹簧和纵弹簧形成,因而使得骨架能够方便的收纳盒使用;骨架内连接充气气囊管,充气气囊管与第二压气机相连,从而为充气气囊管内部提供相应的压力,在充气气囊管内设置手脚缓冲机构,手脚缓冲机构由交错设置的上阻尼气囊和下阻尼气囊形成,由于上阻尼气囊和下阻尼气囊与充气气囊管连通,由于压力的关系,阻尼气囊充气后会深入到上阻尼气囊和下阻尼气囊间的胳膊和腿提供阻力从而减缓人在下落过程中的速度,从而保障逃生者的安全;位于逃生者与充气气囊管的接触的一侧设置的阻尼条气囊能够进一步提供阻力,同时在逃生者下落过程中与阻尼条气囊接触能够提高舒适度;同时通过控制第二压气机的功率能够改变充气气囊管内部的压力,从而改变上阻尼气囊、下阻尼气囊和阻尼条气囊的弹力大小,进而控制逃生者的下落速度保障逃生者的安全;综上所述,该装置能够使得逃生者跳入到安全的地方,并且保障逃生者的安全,之后通过救生滑道使得逃生者快速到达地面,整个过程不仅能够保障逃生者的安全而且快速可靠。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个所述定位体的距离为10cm到30c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定位体的距离设置成10cm到30cm能够更好的对跳入的逃生者产生定位效果,保障逃生者的安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柔性缓冲层为eva泡棉制成的缓冲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eva泡棉制成的缓冲垫缓冲效果好,同时造价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阻尼气囊和所述下阻尼气囊的顶端分别设置有弹性阻尼球,所述弹性阻尼球与所述上阻尼气囊或所述下阻尼气囊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性阻尼球能够进一步提高摩擦力,保障逃生者在下落过程中速度不会太快。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够在逃生者跳入救生架内时对逃生者提供缓冲和定位,从而使得逃生者安全落入救生架,同时通过救生滑道,将逃生者快速送达地面,从而实现了对于救生者快速安全进行救生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骨架和充气气囊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充气气囊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救生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6为图5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定位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登高消防平台;2、工作平台;3、救生架;4、固定板;5、柔性缓冲层;6、气垫缓冲层;7、连接管;8、第一压气机;9、定位体;91、弹性部;92、连接部;10、缓冲球;11、挡网;12、接收板;13、缓冲气囊;14、柱形缓冲体;15、弹性橡胶柱;16、骨架;161、圆形弹簧;162、纵弹簧;17、充气气囊管;171、上阻尼气囊;172、下阻尼气囊;173、阻尼条气囊;174、弹性阻尼球;18、滑道入口;19、第二压气机;20、缓冲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一种高空救生滑道装置,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救生架3,将救生架3通过工作平台2固定连接到登高消防平台1,因此能够通过登高平台消防车将该装置升高以进行使用。救生架3的底部还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空救生滑道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空救生滑道装置,安装在登高消防平台(1)的工作平台(2)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工作平台(2)连接的救生架(3),所述救生架(3)通过固定板(4)连接,所述救生架(3)的底部还连接有救生滑道;所述固定板(4)的内壁上设置有柔性缓冲层(5),所述柔性缓冲层(5)与所述固定板(4)固定连接,所述柔性缓冲层(5)的内壁设置有气垫缓冲层(6),所述气垫缓冲层(6)连接有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连接有有第一压气机(8),所述气垫缓冲层(6)上均匀的垂直设置有与所述气垫缓冲层(6)连通用于对跳下逃生者进行定位的定位体(9),所述定位体(9)包括弹性部(91)和连接部(92),其中所述连接部(92)用于连通所述弹性部(91)和所述气垫缓冲层(6),所述弹性部(91)内设置有缓冲球(10),所述弹性部(91)和所述连接部(92)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止所述缓冲球(10)进入连接部(92)内的挡网(11);所述救生架(3)顶端还连接有倾斜向外用于增大接收逃生人员面积的接收板(12),所述接收板(12)上设置有缓冲气囊(13),所述缓冲气囊(13)与所述气垫缓冲层(6)连通,所述缓冲气囊(13)的上均匀设置有与所述接收板(12)垂直的柱形缓冲体(14),所述柱形缓冲体(14)内设置有与所述接收板(12)垂直固定连接的弹性橡胶柱(15),所述弹性橡胶柱(15)的直径小于所述柱形缓冲体(14);所述救生滑道包括骨架(16)与缓冲管道,所述骨架(16)包括均匀设置的圆形的圆弹簧和用于连接相邻两个圆形弹簧(161)的纵弹簧(162),所述圆弹簧和所述纵弹簧(162)形成网状的且呈管状的骨架(16),所述缓冲管道包括筒状的与骨架(16)连接的充气气囊管(17),所述充气气囊管(17)的上端与固定板(4)的底端固定连接,且固定板(4)的底端设置有与充气气囊管(17)中央连通的滑道入口(18);所述救生滑道在地面与救生架(3)间呈倾斜设置,逃生者在进入救生滑道后倾斜滑下,同时所述充气气囊管(17)内沿着逃生者滑动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手脚缓冲机构,所述手脚缓冲机构包括均匀设置的上阻尼气囊(171)和下阻尼气囊(172),所述上阻尼气囊(171)和所述下阻尼气囊(172)的顶端相互交叉,二者间形成用于伸入逃生者胳膊和腿的缓冲空间(20),逃生者背部与充气气囊管(17)的接触的一侧均匀设置有阻尼条气囊(173),所述上阻尼气囊(171),所述下阻尼气囊(172)和所述阻尼条气囊(173)与所述充气气囊管(17)连通,所述充气气囊管(17)连接有位于地面的第二压气机(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空救生滑道装置,安装在登高消防平台(1)的工作平台(2)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工作平台(2)连接的救生架(3),所述救生架(3)通过固定板(4)连接,所述救生架(3)的底部还连接有救生滑道;所述固定板(4)的内壁上设置有柔性缓冲层(5),所述柔性缓冲层(5)与所述固定板(4)固定连接,所述柔性缓冲层(5)的内壁设置有气垫缓冲层(6),所述气垫缓冲层(6)连接有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连接有有第一压气机(8),所述气垫缓冲层(6)上均匀的垂直设置有与所述气垫缓冲层(6)连通用于对跳下逃生者进行定位的定位体(9),所述定位体(9)包括弹性部(91)和连接部(92),其中所述连接部(92)用于连通所述弹性部(91)和所述气垫缓冲层(6),所述弹性部(91)内设置有缓冲球(10),所述弹性部(91)和所述连接部(92)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止所述缓冲球(10)进入连接部(92)内的挡网(11);所述救生架(3)顶端还连接有倾斜向外用于增大接收逃生人员面积的接收板(12),所述接收板(12)上设置有缓冲气囊(13),所述缓冲气囊(13)与所述气垫缓冲层(6)连通,所述缓冲气囊(13)的上均匀设置有与所述接收板(12)垂直的柱形缓冲体(14),所述柱形缓冲体(14)内设置有与所述接收板(12)垂直固定连接的弹性橡胶柱(15),所述弹性橡胶柱(15)的直径小于所述柱形缓冲体(14);所述救生滑道包括骨架(16)与缓冲管道,所述骨架(16)包括均匀设置的圆形的圆弹簧和用于连接相邻两个圆形弹簧(161)的纵弹簧(162),所述圆弹簧和所述纵弹簧(162)形成网状的且呈管状的骨架(16),所述缓冲管道包括筒状的与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宇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高精特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