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流化床固相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6778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改性淀粉生产的新型固相反应器。主要由床体、风仓、分布板、隔板、悬板、塔台、溢流堰、回料装置等部件组成。这种反应器传热效果好,飞粉少,能连续生产,可以调节、控制反应过程。适用于反应温度低于200℃,进料含水量低于13%,淀粉颗粒大小30—400μm的改性淀粉固相反应操作。(*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生产各种取代度、交联度改性淀粉的固相反应专用设备。改性淀粉固相反应是淀粉与吸附于其颗粒表面上的化学基因,在一定温度的热风作用下,达到淀粉改性的效果。目前国内还没有工业化生产改性淀粉专用设备,只有试验性生产用的转筒抄板式固相反应器,它存在着间隙操作、热效率低、能耗大、反应过程不可调、不可控,飞粉量大不易回收,产品质量不稳定,产量低、成本高等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型固相反应器,使改性淀粉生产实现连动化工业生产,降低单元操作能耗,保证产品质量,尤其适用于大量生产高取代度、高交联度改性淀粉。本技术是一个矩棱形连续流化床固相反应器。该装置由床体、风仓、分布板、塔台、隔板、悬板、溢流堰、回料装置等组成;床体是一个由3-11块隔板分隔成多室的矩棱形保温壳体,侧向看床体,有1-2个顶角为20°-160°的倒梯形扩大段;床体下方是整体分布板,分布板上加工出多个等间距、上部带30°-160°倒锥孔的φ0.5-φ1.5直孔,开孔率为0.5-1.5%;分布板下方是相对各室而各自分开的风仓,风仓为顶角30°-160°的倒棱台壳体,热风管从一侧进入风仓后向下弯曲开口且装有可调节风量的阀门;每块隔板下部与分布板之间留有全通间隙,且通过其上螺杆可调节间隙大小;悬板悬挂在床体腔内上方,与隔板交替设置,可放下悬垂或收起挂平;在分布板上方中部沿纵向设置顶角为15°-120°的“∧”形塔台,始于第1室中部,终于最后室后部;分布板纵向末端设置一个可用螺杆压紧在分布板上的溢流堰;床体上方设置一个由滑轮、钢丝绳、平衡重及钟罩组成的滑轮平衡重自动定量控制的回料装置;进料口为叉斗式,出风口靠近进料口,开在床体倒梯形扩大段第1-3室上方,回料口开在床体倒梯形扩大段第3-4室上方。固相反应器是这样操作的先调节阀门使鼓入的热风均匀分布,随后将吸附了所需化学药剂的淀粉用星形加料器,通过进料口加到床体腔内分布板上,淀粉在经分布板均匀分布的热风作用下,呈现流态化,淀粉颗粒与热风、分布板进行剧烈、迅速的热交换,逐步进行固相反应,同时缓慢地向出料口移动,到溢流堰时,受其控制料位高度而溢到出料口,经星形加料器出料,从而实现连续固相反应过程。固相反应可通过调节加料量、热风量、隔板与分布板间隙,溢流堰高度来控制。隔板、悬板用于阻隔流化界面以上自由粉粒的流动。塔台用以改善布风和减少飞粉,床体倒梯形扩大段用于减少飞粉。自动平衡回料装置用于自动定量控制将旋风分离器沉降的飞粉送入床体内重新反应。此外,热风是采用一抽一吸鼓风机微负压或微正压供风方式。 附图说明图1,固相反应器具体结构示意图。图2,固相反应器A-A剖视图。图3,分布板开孔图。[1]-----床体[2]----风仓[3]----分布板[4]-----隔板[5]----悬板[6]----塔台[7]-----溢流堰[8]----回料装置[9]---出风口[10]----进料口[11]---回料口[12]---热风管[13]----倒锥孔[14]---直孔[15]---螺杆A[16]----螺杆B[17]---滑轮[18]---钢丝绳[19]---平衡重[20]---钟罩[21]---阀门本技术由床体[1]、风仓[2]、分布板[3]、隔板[4]、悬板[5]、塔台[6]溢流堰[7]、回流装置[8]组成,床体[1]由5块隔板[4]分隔成6个室的矩棱形保温壳体,其上有一个顶角为80°的倒梯形扩大段,4块悬板[5]用铰链悬挂在床体[1]腔内上方,与隔板交替设置,可放下悬垂或收起挂平,整体分布板[3]位于床体的下方,每块隔板下部与分布板之间留有全通间隙,通过隔板上的螺杆A[15]可调节间隙大小,分布板上加工出开孔率为1%的等间距、上部带150°倒锥孔[13]的φ1直孔[14],与床体[1]腔内6个室相对应且各自分开的6个风仓[2]位于分布板[3]的下方,风仓[2]为顶角为50°的倒棱台壳体,热风管[12]从一侧进入后在风仓[2]中心处向下弯曲开口,分布板[3]上方中部沿纵向设置有顶角为50°的“∧”形塔台,点焊在分布板[3]上,始于第1室中部,终于最后室后部,分布板纵向末端设置一个可由螺杆B[16]压紧在分布板上的溢流堰[7],床体上方设置一个由滑轮[17]、钢丝绳[18]、平衡垂[19]、钟罩[20]组成的滑轮平衡重自动定量控制的回料装置[8],进料口[10]为叉斗式开在第1室上,出风口[9]靠近进料口,开在床体倒梯形扩大段第2室上方,进料口[11]开在倒梯形扩大段第4室上方。本技术由于采用流态化技术,强化了传热过程,又能连续作业,可控制固相反应过程,特别是针对淀粉颗粒极细而采取多种措施,所以,本技术能节能,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本技术适用于固相反应温度小于200℃,淀粉含水量低于13%,淀粉颗粒大小30μm-400μm的变性淀粉固相反应操作。权利要求1.一种专用于生产改性淀粉的连续流化床固相反应器,其特征在于由床体、风仓、分布板、隔板、悬板、塔台、溢流堰、回料装置组成,床体是一个由3-11块隔板分隔成多室的矩棱形保温壳体,其上有1-2个顶角为20°-160°的倒梯形扩大段,悬板悬挂于床体腔内上方,与隔板交替设置,可放下悬垂或收起挂平,分布板位于床体的下方,每块隔板下部与分布板之间留有全通间隙,分布板上加工出多个等间距、上部带30°-160°倒锥孔的φ0.5-φ1.5直孔,开孔率为0.5-1.5%,与床体腔内各室相对应且各自分开的风仓位于分布板的下方,分布板上方中部沿纵向设置有顶角为15°-120°的“∧”形塔台,溢流堰设置在分布板的纵向末端,回料装置设置在床体上方。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相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进料口[10]为叉斗式,出风口[9]靠近进料口,开在床体倒梯形扩大段第1-3室上方,回料口[11]开在床体倒梯形扩大段第3-4室上方。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相反应器,其特征在于风仓[2]为顶角为30°-160°倒棱台壳体,热风管[12]从一侧进入后在风仓[2]中心处向下弯曲开口。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相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塔台[6]始于第一室中部,终于最后室后部。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相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溢流堰[7]是用其上螺杆B[16]压紧在分布板[3]上面。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相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回料装置[8]由滑轮[17]、钢丝绳[18]、平衡重[19]及钟罩[20]组成一个自动定量控制回料装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用于改性淀粉生产的新型固相反应器。主要由床体、风仓、分布板、隔板、悬板、塔台、溢流堰、回料装置等部件组成。这种反应器传热效果好,飞粉少,能连续生产,可以调节、控制反应过程。适用于反应温度低于200℃,进料含水量低于13%,淀粉颗粒大小30—400μm的改性淀粉固相反应操作。文档编号C08B31/00GK2035354SQ8821884公开日1989年4月5日 申请日期1988年8月6日 优先权日1988年8月6日专利技术者陆和平, 江世杰 申请人:成都工业科技开发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专用于生产改性淀粉的连续流化床固相反应器,其特征在于由床体[1]、风仓[2]、分布板[3]、隔弧[4]、悬板[5]、塔台[6]、溢流堰[7]、回料装置[8]组成,床体[1]是一个由3-11块隔板[4]分隔成多室的矩棱形保温壳体,其上有1-2个顶角为20°-160°的倒梯形扩大段,悬板[5]悬挂于床体[1]腔内上方,与隔板[4]交替设置,可放下悬垂或收起挂平,分布板[3]位于床体的下方,每块隔板下部与分布板之间留有全通间隙,分布板上加工出多个等间距、上部带30°-160°倒锥孔[13]的φ0.5-φ1.5直孔[14],开孔率为0.5-1.5%,与床体[1]腔内各室相对应且各自分开的风仓[2]位于分布板[3]的下方,分布板[3]上方中部沿纵向设置有顶角为15°-120°的“∧”形塔台[6],溢流堰[7]设置在分布板[3]的纵向末端,回料装置[8]设置在床体[1]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和平江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工业科技开发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