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组件及具有其的室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6551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9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组件及具有其的室外机。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本体;储液器;回气管,回气管包括第一管段至第六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分别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管段的上端与第一管段相连,第二管段的下端通过第一过渡管段与第三管段的下端相连,第二管段邻近储液器设置,第三管段邻近压缩机本体设置,第四管段和第五管段分别沿前后方向或者左右方向延伸,第四管段的第一端与第三管段的上端相连,第四管段位于储液器和压缩机本体之间且第四管段位于储液器和压缩机本体的上方,第五管段分别与第四管段的第二端和第六管段相连,第六管段在上下方向上延伸。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压缩机组件,可以有效减小回气管的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缩机组件及具有其的室外机
本技术涉及制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缩机组件及具有其的室外机。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空调的舒适性和结构可靠性以及节能环保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倾向选择变频压缩机系统的空调。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节能环保的需求,我们开发了全直流无极变速的空调器,即压缩机工作运行频率间隔为1HZ,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根据实际的能力需求实现无极变速运转。通常3HP以下的空调器,一般采用单缸转子式的压缩机,由于单转子压缩机转子质量不平衡,在高速运转时产生的惯性力与惯性力矩会引起压缩机,尤其是压缩机储液罐振动较大,因此要在10HZ~110HZ范围内实现无极变速,是相当困难的。传统的配管设计方法,通常使得压缩机回气管沿着压缩机的本体的切线方向走管,当配管的固有频率接近压缩机工作频率点时,通常会产生共振,常用的解决办法是,连续屏蔽4到5个频率点。显然该方法已经无法再适用于压缩机无极变速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压缩机组件,减小回气管的振动。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压缩机组件的室外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本体,所述压缩机本体上设有回气口;储液器,所述储液器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出口与所述回气口相连;回气管,所述回气管包括第一管段至第六管段,所述第一管段设在所述进口处,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分别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管段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管段相连,所述第二管段的下端通过第一过渡管段与所述第三管段的下端相连,所述第二管段邻近储液器设置,所述第三管段邻近所述压缩机本体设置,第四管段和第五管段分别沿前后方向或者左右方向延伸,第四管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管段的上端相连,所述第四管段位于所述储液器和所述压缩机本体之间且所述第四管段位于所述储液器和所述压缩机本体的上方,所述第五管段分别与所述第四管段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管段相连,所述第六管段在上下方向上延伸。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组件,可以有效减小回气管的振动。可选地,所述回气管上设有配重块。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段与所述储液器之间的第一水平距离H1的取值范围为H1<35mm。可选地,所述第一水平距离H1的取值范围为15mm~20mm。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管段与所述压缩机本体之间的第二水平距离H2的取值范围为H2<35mm。可选地,所述第二水平距离H2的取值范围为15mm~20mm。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管段和所述第四管段之间的夹角β的取值范围为75°≤β≤13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管段和所述第五管段之间的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90°≤α≤18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五管段与所述第六管段之间的夹角γ的取值范围为80°<γ<9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室外机,包括:四通换向阀;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压缩机组件,所述第六管段与所述四通换向阀相连。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室外机,通过设置上述的压缩机组件,可以减小回气管的振动。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压缩机组件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压缩机组件的俯视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的压缩机组件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压缩机组件的俯视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组件应用在室外机中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室外机1000、压缩机组件100、四通换向阀200、底盘300、室外换热器400、压缩机本体1、储液器2、进口21、第一管段30、第二管段31、第三管段32、第四管段33、第五管段34、第六管段35、第一过渡管段36、第二过渡管段37、第三过渡管段3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图1-图5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组件100,其中压缩机组件100可以应用在空调器的室外机1000中,室外机1000还包括室外换热器400和壳体等元件,壳体包括底盘300,室外换热器400和压缩机组件100分别放置在底盘300上。当空调器具有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时,室外机1000还包括四通换向阀200等元件。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组件100,包括:压缩机本体1、储液器2和回气管,其中压缩机本体1上设有回气口。可以理解的是,压缩机本体1还包括排气口,压缩机本体1的工作原理已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进行详细描述。储液器2设有进口21和出口,出口与回气口相连,储液器2对冷媒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来的气态冷媒通过出口和回气口排入到压缩机本体1中进行压缩。回气管包括第一管段30至第六管段35,第一管段30设在进口21处,第二管段31和第三管段32分别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管段31的上端与第一管段30相连,第二管段31的下端通过第一过渡管段36与第三管段32的下端相连,第二管段31邻近储液器2设置,第三管段32邻近压缩机本体1设置。可选地,第一管段30焊接在进口21处。第四管段33和第五管段34分别沿前后方向或者左右方向延伸,第四管段33的第一端与第三管段32的上端相连,第四管段33位于储液器2和压缩机本体1之间且第四管段33位于储液器2和压缩机本体1的上方,第五管段34分别与第四管段33的第二端和第六管段35相连,第六管段35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具体而言,回气管包括第一管段30、第二管段31、第三管段32、第四管段33、第五管段34和第六管段35,其中第一管段30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第一管段30通过第二过渡管段37与第二管段31的上端相连,第二管段31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第二管段31的下端通过第一过渡管段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压缩机组件及具有其的室外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本体,所述压缩机本体上设有回气口;储液器,所述储液器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出口与所述回气口相连;回气管,所述回气管包括第一管段至第六管段,所述第一管段设在所述进口处,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分别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管段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管段相连,所述第二管段的下端通过第一过渡管段与所述第三管段的下端相连,所述第二管段邻近储液器设置,所述第三管段邻近所述压缩机本体设置,第四管段和第五管段分别沿前后方向或者左右方向延伸,第四管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管段的上端相连,所述第四管段位于所述储液器和所述压缩机本体之间且所述第四管段位于所述储液器和所述压缩机本体的上方,所述第五管段分别与所述第四管段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管段相连,所述第六管段在上下方向上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本体,所述压缩机本体上设有回气口;储液器,所述储液器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出口与所述回气口相连;回气管,所述回气管包括第一管段至第六管段,所述第一管段设在所述进口处,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分别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管段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管段相连,所述第二管段的下端通过第一过渡管段与所述第三管段的下端相连,所述第二管段邻近储液器设置,所述第三管段邻近所述压缩机本体设置,第四管段和第五管段分别沿前后方向或者左右方向延伸,第四管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管段的上端相连,所述第四管段位于所述储液器和所述压缩机本体之间且所述第四管段位于所述储液器和所述压缩机本体的上方,所述第五管段分别与所述第四管段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管段相连,所述第六管段在上下方向上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气管上设有配重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段与所述储液器之间的第一水平距离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